《地下交通站》是由
英达执导,英壮总编剧,
吴樾、
鲍大志、
英壮、
高亮、
刘金山、
颜冠英、
赵卫东、
熊伟等人主演的抗战题材情景喜剧。
剧情简介
1942年春,敌后抗日根据地冀中小镇安邱城,此时共产党的军队势力不断发展壮大,周边数座县城都被解放,安邱城中的日伪无不人心惶惶,各思退路。 经营一间驴肉馆“鼎香楼”的大伙计蔡水根(
吴樾饰)颇得日伪赏识,而他实际上是将敌人玩弄于股掌之上的地下共产党员。 在蔡水根的带领下,几位共产党员展开了英勇无畏的地下抗日活动。
分集剧情
(分集剧情资料)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演职员表资料
角色介绍
角色介绍资料
音乐原声
(音乐原声参考资料)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2001年,该剧导演兼总编剧英壮酒后一个突然的灵感,成了《地下交通站》最初的模型。英式影视的另一位当家人,同时也是该剧总导演英达对这个大胆的拍摄想法非常犹豫,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进行实践。
2004年,英壮得到了广电总局同意拍摄的批复,该剧才最终确定拍摄,于是中国第一部革命战争题材的情景喜剧就诞生了。
剧本创作
在2004拿到许可开始,到2006年开拍之前,编剧就为了如何能兼顾原型和喜剧效果下了苦功夫。从剧本风格上讲,该剧秉承了英氏喜剧的一贯风格,在借鉴动作片、间谍片、悬疑片和惊险片的基础上,加大了喜剧性元素的使用。从剧本内容上看,该剧的剧本绝大部分脱胎于抗日战争的一些真实的故事,通过艺术加工最终形成了整套剧本。为了取材,该剧编剧团队翻阅观看了大量有关抗战交通的图文与影像资料,还在全国范围启动“寻找地下交通员”活动,广泛征集曾经在抗战时期隐蔽战线上的老英雄和他们的斗争故事,并且实地走访收集交通员的原型。
角色选择
该剧的角色选择与导演和编剧,也就是英式兄弟之前的影视合作脱不开关系。
饰演汉奸贾贵的演员颜冠英是该剧开拍前已经确定的演员,也是唯一已经确定下来的演员。他在此前已经与英达熟识,并以一个盲流的角色参与了英达执导的《
候车大厅》,颜冠英在里面饰演了一个小角色。英达通过这个小角色看到了颜冠英的演员潜质,这个缘分也促成了二人《地下交通站》的第二次合作。
另外一个重要人物,男主角蔡水根的饰演者吴樾和英达的缘分起源于之前一档英达主持的电视节目,吴樾在其中有精彩的表现,获得了英达的认可,于是提出了《地下交通站》的邀约。
拍摄过程
2006年电视剧《地下交通站》开机拍摄,同年7月20日该剧在北京英氏影视基地杀青。 拍摄过程中,英达、英状、英宁三名导演轮番上阵执导,各自有不同的风格。英达执导的时候经常会在讲解演戏的时候跑题,以至于演员们经常听得一头雾水。 而导演英壮则是三位导演中戏瘾最大的一位,每次在开拍之前,英壮都要在场景中将所有的角色都表演一遍,而且每一个角色的表演都相当入戏,每次英壮导演执导的时候,剧组里面都非常欢快。 和
英达、
英壮不同,
英宁是三位导演中导戏最快的一位,在导戏的过程中,通常一气呵成。有时大家还没有反应过来,英宁已经开拍了。
幕后花絮
该剧几乎每一集都会有一个明星艺人在剧组出现,客串剧中人物。
播出信息
2007年5月6日,电视剧《地下交通站》在山东卫视晚黄金时段全国独家首轮播出。 首轮开播以来,该剧凭借0.97个百分点的成绩夺得当时中国内地卫视收视率周冠军。 2008年十一国庆期间,该剧再次在山东卫视晚间黄金剧场重播。
衍生作品
2010年3月8日,电视剧《地下交通站》的续集《
二号交通站》在北京开机。 2011年5月末,由《地下交通站》原创班底推出《二号交通站》,陆续在各大地方台播出,该剧将故事发生地点从鼎香楼驴肉馆搬到一个小镇。
剧集评价
大众评分
专业评价
《地下交通站》是首部反映抗战题材的情景喜剧。 通过以蔡水根为首的几位共产党员的地下活动,以喜剧的形式,反映了当时我国人民艰苦卓绝英勇无畏的抗战史,塑造了一系列有血有肉的鲜活的正反面人物形象。 由于题材的新颖,该剧将一改传统情景喜剧的套路,在故事性和娱乐性方面双管齐下,使情节跌宕起伏、精彩刺激而又妙趣横生。 相对于传统情景喜剧而言,该剧的故事都将是全新的,是传统情景喜剧从未涉足的。 (新浪娱乐 评)
《地下交通站》一改以往抗战题材作品比较严肃或者悲情的基调,用室内情景剧的方式演绎了一幕幕喜怒哀乐的精彩故事。 (北京娱乐信报评)
该剧汇聚了英氏最强阵容的创作班底,同时邀请了众多著名影星担纲出演。 秉承了英氏喜剧的一贯风格,在借鉴动作片、间谍片、悬疑片、惊险片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加大喜剧性元素的使用,力争推陈出新,使观众在捧腹大笑的同时,受到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熏陶,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京华时报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