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约伯的天平上》是2004年9月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舍斯托夫。本书是舍斯托夫的一部重要代表作,全书分为三个部分。
内容介绍
《在约伯的天平上》(灵魂中漫游)
第一部分是他对俄罗斯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托尔斯泰两位大师的评述。舍斯托夫指出,陀思妥耶夫斯基具有双重视力,即“天然视力”和天使赋予他的“超天然视力”。天然视力看到的是必然存在,是自明,而超天然视力则看到了自由自在,是要让人战胜自明。因则当人把生当作生,死当作死来看时,并不排除另一种生就是死,死就是生的看法。舍斯托夫认为,托尔斯泰在面对最后审判时刻时,不得不抛弃自己伟大过去的一切,因为他已领悟到,死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行尸走肉地活着。
第二部分是舍斯托夫关于敢想敢为和俯首听命的片段集。其中论述到启示、哲学标准、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最后审判、存在的假象、存在的秘密、什么是美、认识你自己、哲学的当前任务、形而上学真理、通向真理之路、死的讽刺等问题,每节都主题鲜明、语言精炼、寓意深刻。
第三部分是舍斯托夫评述斯宾诺莎、帕斯卡尔、普罗提诺等著名哲学家的文集。舍斯托夫认为,正是斯宾诺莎继承了笛卡尔的“怀疑一切”与“我思故我在”的思想,以为只有实体、数学方法是惟一的探索方法,其实质就是否定圣经,也就杀死了上帝。帕斯卡尔则与大多数哲学家相反,他不是去为理性大唱颂歌,而是在呻吟中去探索,到圣经中去寻找真理。普罗提诺虽然不否认理性,但他对理性失去信心,成了理性的憎恨者。最后一篇是舍斯托夫答复赫林教授评论的文章,论述什么是真理的问题,此文与胡塞尔有关,请把它与舍斯托夫论述胡塞尔的文章一起阅读。
本书撰写于1920-1924年间。1920年舍斯托夫离开俄国,定居巴黎。他写的“最后审判时刻”,发表于《现代人札记》(第1-2期)。1921年,他又写完“战胜自明”一文,这两篇文章组成了本书的第一部分。1922年,他写完“时代之子和继子”一文,1924年写完论述普罗提诺的“发狂的演说”一文,1926年写完“什么是真理”,它们共同组成了本书的第三部分。1924年他写了“科学和自由研究”一文,发表于1925年3月19、20日《新闻报》,后收入本书作为序。
作品目录
中译序
科学和自由研究(代序)
第一部分 死的启示
1.战胜自明(Φ.M.陀思妥耶夫斯基诞辰一百周年纪念)
2.最后审判时刻(л.H.托尔斯泰的后期作品)
第二部分 敢想敢为和俯首听命
1.死者的(Morituri)
2.启示
3.界限
4.哲学标准
5.科学和哲学
6.最后审判
7.存在的假象
8.窃听
9.窃听的注释
10.今天和明天
11.观念的和物质的
12.温顺的学派
13.存在的秘密
14.死和梦
15.解释和现实性
16.问题从何产生?
17.道德和悲观主义
18.恍惚和幻想(Quasi una fantasia)
19.两则逻辑
20.上帝怎么是人?(Cur Deus homo?)
21.结论
22.无法解开的结
23.老年人和过来人
24.思想的生活
25.爱磨人的儿童(Enfant terrible)
26.机械降神(Deus es machina)
27.什么是美
28.自由、裁决、无差别(Liberum arbitrium indiffeentiae)
29.问题和答案
30.认识你自己吧
31.无意识
32.词的起源
33.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奥古斯丁主教
34.历史前景
35.贪心
36.重新评价
37.回忆
38.哲学的当前任务
39.金毛羊
40.真和善
41.生死簿摘抄
42.形而上学真理
43.存在的“非理性残余”
44.混沌的观念
45.认识的来源
46.问题
47.表面性和深度
48.通向真理之路
49.只通过信仰(Sola fide)
50.死的讽刺
51.“崇高”的来源
52.敢想敢为和俯首听命
第三部分 关于历史哲学
1.时代之子和继子(斯宾诺莎的历史命运)
2.帕斯卡尔的哲学
3.发狂的演说(关于普罗提诺的神魂颠倒)
4.什么是真理?(关于伦理学和本体论)
俄汉人名对照表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