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美学的平面上:威廉·福克纳小说创作论》是2004年1月1日
学林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
福克纳曾借用华莱士·斯蒂文斯的一首诗《看乌鸫的十三种方式》(Thirteen Ways of Looking at a Blackbird),来说明自己对小说之“真”的理解:“没有人能够直视真理,它明亮得让你睁不开眼睛。我观察它,只看到它的部分。别人观察,看见的是它略有不同的侧面。虽然没有人能够看见完整无缺的全部,但把所有整合起来,真理就是他们所看见的东西。这是观看乌鸫的十三种方式。我倾向于认为,当读者用了看乌鸫的所有十三种方式,真理由此出现,读者就得出了自己的第十四种看乌鸫的方式。”“福克纳的论述中也涉及了观察视角和观察对象之间的关系。如果我们再一次借用福克纳从斯蒂文斯那儿借来的比喻,略作别解,那么也可以把福克纳本人比作一只“乌鸫”。它从美国南方飞出,停落在批评家众目睽睽的关注视线之中。它不是一只羽色艳丽的凤凰,而是一只黑不溜秋的凡鸟,没有欢快的鸣唱,但叫声中充满哀诉和不悦耳的杂音。人们从各个角度观看它,解读它,希望从这个物种中发现自然的印记、进化的遗痕、环境的侵蚀和生命的信息。
近些年来,福克纳一直吸引着众多学者和批评家的注意力。从深度和广度上讲,福克纳研究已经超过了批评界对马克·吐温和海明威的关注。一种可以称之为“福学”的跨文学的文化研究正在形成建立之中。人们从不同角度观察“乌鸫”,虽然不见全鸟,但也各有发现。福克纳研究论文和著作十分丰富,从马克思、福柯、伯格森、盾姆斯的哲学理论人手的,从结构的、解构的、语言学的、美学的、心理的、种族的、女权的、历史的、新历史主义的、文化的、民俗的、生平的、技巧的、主题的、互文的、神话原型的等视角出发的,与《圣经》和希腊经典进行比较研究的各类讨论,涉及了广阔的人文研究领域。朱振武教授的研究独辟蹊径,讨论的是通向各种阐释背后的更加深层、更加本质的东西,即小说创作发生的心理动机:是何种作用于潜意识的心理力量,促使作家提笔作书,写下那些形形色色奇奇怪怪的美国南方人的故事,而那些故事又该如何进行文化解读,才能真正发现其埋藏在深层的含义。这是观察乌鸫的又一种方式,为同类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范例。
福克纳的作品已经超越了时空,超越了文学而成为人类文化遗产的宝贵的一部分。但是谈到福克纳,人们总是联想到美国的南方。福克纳出生在南方,在小说中写的也是南方的人物、背景和事件。是南方的土地滋育他长大,塑造了他的性格。他非常熟悉南方的地貌、历史和人民,他的生活习惯、思想方式和文化视野都与这块不幸的土地相联系。南方的地理是远离美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边远地区;南方的历史是经历过蓄奴制、
南北战争和北方工业入侵的灾难深重的历史;南方的人民是受尽屈辱和压迫的“另类”。福克纳青少年时期,美国南方正经历着剧烈的社会变迁和文化震荡。随着蓄奴制的废除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开始,南方的农业经济正在瓦解,人口开始从乡村向城镇迁移。这种不可逆转的变化出现的初始时期,这个传统瓦解、人心浮躁的时刻,正是福克纳小说的历史背景。南方这个曾被门肯贬斥为“文学沙漠”的地区,随着福克纳的出现而出现了被人们冠之以“南方文艺复兴”的文学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