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迹图,亦名《至圣文宣先师周流之图》,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正月十六日刻,石现在上海市。
作者简介
陈尹学画于华亭李藩,人物、水山、花鸟,初甚之细,后又疏老,有出蓝之目。
历史背景
历代多有宣扬孔子行迹之书。《论语》为孔子言记行事之滥觞,其后汉司马迁撰《史记》,以孔子入“世家”。宋明以来,集孔子圣迹之书日多,有附图以表圣迹的,如以文为主的《孔子家语》,以图为主的《圣迹图》等。《圣迹图》中所采择的孔子故事,材料多来源于《论语》、《史记》这两部书。
《圣迹图》约出现于明代,有彩绘本、木刻本、石刻本。旧有石刻的墨本,不知是否会较木刻本早些。山东曲阜孔府中就有《圣迹图》石刻,但其时代并不很早。今所知、所见的诸《圣迹图》,应以明正统九年(1444)张楷(字式之)序刊的《圣迹图》木刻本为诸本之祖。其后有明弘治十年(1497)何珣(字廷瑞)跋刊本、明弘治年间彩绘本、明正德元年邓文质刊本(已失传)、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沈藩朱胤木多刻本(现藏国家图书馆)、明隆庆六年刊本、明万历十七年(1589)武林吴嘉谟辑、序刊《孔圣家语图》十一卷(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以及明万历二十年(1592)山东巡按御史何出光(字兆文)石刻《圣迹之图》一百十二图,拓本、序刊,石同存山东省曲阜孔子府。
国家图书馆所藏这部《圣迹图》,原石刻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全套应有36幅图,每图有文有赞,但无题。孔子于唐开元二十七年(739)被追谥“文宣王”。清顺治二年(1645)御定文庙谥号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孔子”;十四年(1657),改称“至圣先师孔子”。故图首一开,隶书题“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周流之图”。
此册仅存图三十四幅,所缺二图为全套之第六、第七幅图。第六幅描绘周景王二十二年(公元前523年)孔子适晋学琴于师襄事迹;第七幅描绘周景王二十三年(公元前522年)孔子适周见老子事迹。除了有缺页之外,此册之图装裱次序有所混乱。
兹选辑《圣迹图》拓本四开,其中第一开为首题。第十一开描绘公元前509年“退修诗书图” (全套三十六幅图按编年排列之第十二幅图)的事迹;第三十二期描绘公元前484年“杏坛礼乐图”(全套三十六幅图按编年排列之第三十三幅图)”的事迹。第三十六开为蔺友芳题跋,全文楷书三十五行,末署“康熙二十一年岁次壬戊孟春月甲子吉旦,江南松江府青浦县知县加一级蔺友芳谨识”。
栏目关键词
善本特藏
辅助分类项
善本特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