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相
具有最高德智的辅佐者
指具有最高德智的辅佐者。最初见于《晏子春秋》中,被晏子用来指称孔子。其词为先秦王道思想的体现:荀子曰:“得圣臣者帝。若伊尹周公,皆圣臣也。”圣相、圣臣亦即一意也。
典故出处
语出《晏子春秋·外篇下》:仲尼相鲁,景公患之,谓晏子曰:“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今孔子相鲁,若何?”晏子对曰:“君其勿忧。彼鲁君,弱主也;孔子,圣相也。君不如阴重孔子,设以相齐,孔子强谏而不听,必骄鲁而有齐,君勿纳也。夫绝于鲁,无主于齐,孔子困矣。”居期年,孔子去鲁之齐,景公不纳,故困于陈蔡之间。
注解
鲁定公9年,孔子被任命为中都宰,他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齐景公对鲁国的强大感到十分担忧,向晏子寻问应对之法。晏子回答:“请您不必担忧。鲁君是昏弱的君主,而孔子则是一流的辅佐者。您不如暗中贿赂孔子,假意答应让他来齐国为相。如果孔子在国内向鲁公劝谏而不被接纳,那么他肯定会背离鲁国、前来齐国,到时您不要收留他。这样,孔子与鲁国绝交,在齐国也不被录用,他就陷入困境之中了。”过了几年,孔子离开鲁国前往齐国,齐景公没有接纳他,于是只有流落在陈蔡之间。
按:据史记载,季孙氏接受了齐国的女乐,鲁国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前往卫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故孔子离开鲁国并非如《晏子春秋》记载是缘于晏子之谋。
后世引用
李商隐有《韩碑》诗云:“帝得圣相相曰度,贼斫不死神扶持。”此处李商隐用“圣相”一词指代唐代后期的名相裴度。据南宋葛方立《韵语阳秋》,李商隐在诗下自注“圣相”一词,曰:《晏子春秋》:“仲尼,圣相。”盖《晏子春秋》在李商隐时已经不为人所重,读之者少,故李商隐恐人以为疑,因注诗下。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1-11-29 16:46
目录
概述
典故出处
注解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