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庙位于
武汉市黄陂区
前川街道前川大道216号,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圣庙也叫文庙、圣宫,解放初期统一称为圣庙,是古代读书人朝觐孔子的地方。在
黄陂乃至武汉市,作为古代学者朝拜孔子的地方,圣庙是保存最好的明清时期古建筑。
简介
圣庙位于
武汉市黄陂区
前川街道前川大道216号,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圣庙或叫文庙原有圣宫之称,解放初期通称圣庙,是古代读书人朝觐孔子的地方。
黄陂乃至武汉市,作为古代学者朝拜孔子的地方,圣庙是保存最好的明清时期古建筑。
座北朝南,建筑面积264平方米,面阔21.8米,纵深45.1米。悬山式屋顶,有垂脊四条和正脊一条,双重檐,飞檐斗拱,大五柱落脚,屋面为青筒布瓦。文革期间被破坏,1985年、2000年曾二次进行过维修。2000年11月,
黄陂区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圣庙位于
前川城区中轴线前川大道以东、街办事处以西,昔时有一片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桂殿兰宫,静斋雅舍、圣祠明堂,连宇覆地,透出浓郁的儒脉书香。这就是俊彩星驰,人文荟萃的孔儒学宫,是旧时黄陂生员(秀才)科举应式进修之场所。北部大成殿(亦称孔庙、圣庙,今为人民会场)里供奉着孔子灵位。
千百年来,这里棨戟遥临,香烟缭绕,冠盖云浮,无数文人学者在此向这位圣哲虔诚地顶礼膜拜。南部学宫内建有棂星门,名宦祠、乡贤祠、东斋、西斋、明伦堂、教谕署等近二十处儒文建筑。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废科举,县学停办。学官内先后开设县中心小学、木兰女子学校。1938年学言被毁于日寇魔爪,仅留下大成殿在满目疮痍中悲愤孤立。
历史背景
隐于前川大道农机大楼后的圣庙,是古黄陂学宫的大成殿(亦称文庙、孔庙),但黄陂城隍庙及圣庙是家喻户晓,而询问学宫却鲜为人知。学宫是中国古代地方教育官署、官办学校(儒学)和祭祀孔子庙堂的“三合一”设施,是封建科举的附庸。故了解黄陂学宫的过去,得从封建科举说起。
科举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选拔官员的制度。中国自汉废除诸侯分封制,久历养士、军功、门第、“察举选士”、“九品中正”等改革后,至隋才以科举制雏形开始打破士族地主、世家大族对统治权力的垄断。创于隋的科举制完备于唐宋,兴盛于明清,废止于清末,在中国有1300余年历史。
考试是封建科举的核心。考中了举人就取得当官资格,考中了进士就可在全国统一分配当官。如明清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是在通过了考核的秀才中考录举人,会试是在举人中考录贡士,殿试是皇帝在贡士中考录进士。而秀才为府(或直隶州)、县儒学的学习者即生员,明清成为儒学生员也得通过县府两级童生试及省提督学院主持的院考等几重考试关隘。
中国封建统治者奉儒家思想为正统,尊创立儒家学说的孔子为至圣先师,以儒家经典为科举考试主要内容。由此,开元初唐玄宗就下诏“各州、县皆立孔庙”供奉祭祀孔子,元丰中宋神宗又令“天下川县皆立学”大兴儒学,于是从宋代就有了儒学与孔庙组成的特色建筑群--学宫。
再说黄陂学宫。由于史志资料有限,己难觅黄陂学宫明代前的详情。仅据明嘉靖进士郑佶《兴复带河记》:“黄陂自宋人即夫子庙为学……”,清康熙《湖广通志》:“黄陂县儒学在县治南,明初知县吴旻因宋元故址创建……”,清康熙《黄陂县志》:“遡自明洪武十五年诏天下通祀孔子,陂邑乃即县治东南隅重建文庙。正德丁卬七月,教谕杨梁力捐百金,请于督学陈公凤梧购民居拓其址,伐石树棂星门,而殿庑堂斋以坎就理,越明年九月落成……”,清嘉庆《大清一统志》:“黄陂县学在县治东南,明洪武十五建,本朝康、煕雍正间屡修,入学额二十名”,清同治《黄陂县志》:“明末尽圮,本朝前令张公尚忠粗为缮葺廿载又复颓败。邑令杨廷蕴偕县丞李成纪於康熙五年各捐资重修,记见艺文,后圮。康熙四十九年,知县顾采捐资七十金,教谕高元杰、训导陈献猷率绅衿募费五百余金重修。五十三年,教谕彭寿东训导陈献猷率绅士请复学田修建泮池及古沟,新建崇圣宫并景程堂。雍正五年,添建照墙。乾隆三十八年,知县黄元湻、教谕孙廷槐、训导喻文璐仝阁邑绅重修圣殿……”等等,只可谓黄陂学宫始建于宋,后屡历圮毁重建。
又据清同治《黄陂县志》之城池图,黄陂学宫之地界,北起今
黄陂区实验中学南的农机公司宿舍楼,南抵区文化馆后的光润里,东起今前川街道办事处大院西墙,西止今大南街东侧之后,占地近2公顷。旧志称,黄陂学宫气势恢弘。清同治间黄陂学宫的中轴线上,自南而北有与宫墙相连的影壁(照墙)、跨越泮池的状元桥、石柱冲天的棂星门、单檐殿顶的戟门、供奉孔子的大成殿、读书讲学的明伦堂、供奉孔子祖先的崇圣祠。且学宫戟门东有名宦祠、西有乡贤祠,大成殿前两侧有东庑和西庑,明伦堂前东有坐春斋、西有立雪斋,明伦堂东为教谕署、西为训导署,训导署前还有敬一亭,……。
从清同治《黄陂县志》还可知,黄陂学宫不但有万仞宫墙围之,且宫墙南端的影壁昔日还书有“腾蛟起凤”四字;泮池周有石栏,池溶碧水粼粼;大成殿前露台青石柱栏相拥,台阶斜卧石级可登;大成殿内旧祀塑像,明代正德年间遵制易为朱地金书木主(俗称牌位),……。旧制还规定,未出过状元的县,其学宫不得开正门。黄陂学宫在戟门前两侧宫墙开有边门,县城正街(今前川大道)从两边侧门横穿学宫。
古黄陂学宫“庙以崇先圣,学以明人伦”,曾为黄陂造就众多儒士学人。明朝湖广提学副使
沈钟曾为黄陂学宫撰《修学原记》,沈在文中就赞扬黄陂“邑固有学,其储养人材渐渍,两夫子(注:指“二程”)遗化数百载如一日,出而掇科跻仕者代不乏人。”《明清进士题名碑录》也昭示黄陂学宫英才辈出。碑记明清540年,全国共考录进士52624人,平均每县30.36人,然黄陂为90人,尤清嘉庆、道光、咸丰年间,黄陂出进士27名(106人中举),占湖北中选进士的9%,位列全省第二。
清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初四日(1905年9月2日),慈禧太后面对众多位高权重大臣“废除科举,兴办现代学校”的联衔上奏,以光绪皇帝名义谕令废止科举。科举废止,黄陂县儒学也随之停办。其后,学宫内曾创办黄陂县立中心小学、木兰女子学校等。
大革命时期,学宫也为黄陂革命史留下光辉一页:1926年11月,黄陂县农民协会在学宫宣告成立,圣庙乃县农民协会旧址。1938年黄陂沦陷,在日本侵略军飞机的大轰炸中学宫仅有圣庙幸存。
宗圣庙
圣庙的组成部分,黄陂古学宫的一部分。黄陂区蔡家榨街道曾家大湾失落近30年的祠堂额碑被发现,长133厘米、宽47厘米、厚13厘米石碑上,“宗圣祠”三个大字依然清晰。
黄陂曾氏一脉为明末清初由湖南迁徙来鄂,至嘉庆年间始筑宗圣祠于村头,现存祠堂为清末所建,仍依旧制花岗石为基,红砖为墙,东西42米、南北14米,占地588平方米。据曾浩文回忆,祠堂分上中下三殿,横梁立柱、门栏窗棂皆雕龙画凤,额碑悬于门楼,左右镶以祥瑞图案的石雕,尤其是外墙一色的红砖砌筑,体现出封建朝代对儒圣的尊崇和特殊的规制,在当时蔚为壮观。宗圣祠在黄陂东乡一带远近闻名。一是因为祠堂大,二是因为礼堂墙身为红砖砌筑,这一点极为罕见。专家分析,以先祖功德名作为氏族祠堂之名极为罕见。
“宗圣”指的是春秋末年鲁国先贤曾参的封号。曾参又称为曾子,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嘉祥县)人,相传曾参16岁时拜孔子为师,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孔子的孙子孔伋师从参公,又传授给孟子。因此,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是孔子学说最重要的继承人和传播者,有《大学》、《孝经》传世,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孝道为先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及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丰富思想道德营养,是我国儒家学派的重要思想内容。凭借其在儒家学说中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儒家的重要建树,曾参得以走进大儒殿堂,与孔子、孟子、颜子、子思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
史载,自北宋仁宗皇帝改孔子“文宣公”封号改为“衍圣公”后,至南宋时,曾参与颜回、子思、孟子被尊为“四配”,并于元至顺元年封为“郕国宗圣公”,明嘉靖年间改封为“宗圣”。通常,民间有“曾无二姓”之说,曾姓后裔均把曾参奉为开派祖先。
曾氏族谱记载,宗圣祠上殿为祭祀之所,中殿两厢办有族学曰“省身学堂”,延聘塾师收本族弟子及外姓学童课读。土改后,宗圣祠被充作“公共财产”辟为粮店谷仓,1952年以后改作当地乡村学校,祠内卸门拆窗变成了教室,最多时学生达500余名。直到破“四旧”年代,祠堂内外木雕石刻之类的物件悉数被毁,“宗圣祠”额碑从门楼高处跌落尘埃,数易其地被当成了垫脚石,后来竟不知所踪,直到前不久曾庆山扯翻地时将其创出。
蔡榨分管“新农村”建设的干部介绍,曾家大湾乡风醇厚,讲孝道、重读书在百二十户人家的村子里蔚然成风,村民或在家务农,或出门经商,和睦相处,安居乐业。据了解,近百年间从这个村里走出的名人不少:嘉道年间的绍兴水师提督
曾大观、光绪年间的实业家曾谓卿、同盟会员曾觉、现代诗人
曾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