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安东尼的诱惑
居斯塔夫·福楼拜著长篇小说
《圣安东尼的诱惑》是法国作家居斯达夫·福楼拜的作品。该小说反映福楼拜对资产阶级社会制度和精神文化的绝望。作品以剧本的形式写成,细致地描述了圣安东尼一生中的一个夜晚如何面对各种严酷的诱惑。
内容简介
长篇小说《圣安东尼的诱惑》取材于宗教传说,反映作者福楼拜对资产阶级社会制度和精神文化的绝望。
作品以剧本的形式写成,细致地描述了圣安东尼一生中的一个夜晚如何面对各种严酷的诱惑。《 圣安东尼的诱惑》 共7个场景,除开头一个场景写晚祷前安东尼思潮奔涌的回忆外,后边6个场景都是写他在魔鬼诱惑下孽生的重重梦幻,最后他在晨曦中见到了基督。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期,欧洲西部处于封建制度危机在逐步加强的状况中:社会动荡、疫病流行;封建主和教会强制推行苛捐杂税、为镇压人民的反抗而施行残酷刑罚,种种灾难更加沉重地压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头上。天主教会傅布宗教迷信,把灾难看做是世界末日即将到来的征兆。甚至有人用占星术计算,预言所谓的“末日”将于1524年2月5日,以洪水的形式到来。
1852年路易·波拿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以一种特别丑恶的形式恢复了君主制”,他组建了警察、僧侣和学校教师的监督管制机构,侨居国外的雨果揭露说:“他们摧残人民,堵塞自由之口,凌辱知识的名誉,他们用双脚践踏人民而感到荣幸之至。”
哲学背景
斯宾诺莎1675年写成、死后由友人出版的“无神论的学说”——《伦理学》,在哲学思想发展史上“第一次摆脱了中世纪以来神学的羁绊,扔开了第一推动力的信仰主义”。福楼拜崇拜斯宾诺莎,他潜心研读斯宾诺的无神莎论著作,并“借移”到《圣安东尼的诱惑》之中让斯宾诺莎的无神论哲学思想化作希拉瑞昂论辩的有力武器,“形成了《圣安东尼的诱惑》文本行动的基石”。
创作灵感
人文灵感
热那亚是地中海的海港,意大利西北部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热那亚最大的特色是以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式与哥特式的建筑闻名。圣洛伦佐大教堂、马泰奥教堂、圣乔治宫,以及克里斯托夫·哥伦布故居,都是一些最重要的历史遗迹;比安科宫和罗索宫是两家最大的画廊;东方艺术博物馆和大教堂收藏有大量中世纪的艺术珍品。热那亚的每一寸地面上都洋溢着历史的氤氲。热那亚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和奢侈享受的圣堂。
1845年5月13日,福楼拜到达位于里约福斯卡里大广场上的巴尔比宫,它建于1582年至1590年间,显示了文艺复兴和前巴洛克时期的风格。其中勃鲁盖尔的《圣安东尼的诱惑》油画,给福楼拜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彼得·勃鲁盖尔是16世纪最伟大的佛兰德斯画家,由于他对农民生活的熟悉和大量农民题材作品的创作,使他获得“农民勃鲁盖尔”的绰号。《圣安东尼的诱惑》(The Temptation of Saint Anthony)油画(大约作于1555至1558年间)作品,描绘了基督教隐修院的创始人安东尼抵制魔鬼种种诱惑的故事。
安东尼(Anthony of Egypt,Saint,约251—156)生于下埃及的科马(Coma)一个富有的家庭。他20岁开始禁欲修行;34岁时,他遵从耶稣的教导:“你若愿意作完全人,可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产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从286年前后到305年,安东尼隐居于尼罗河畔的皮斯皮尔(Pispir)山中,此时,据圣安东尼传记的权威作者,基督教神学家圣亚大纳西说,魔鬼再次向他进攻。此前,魔鬼就一次次以寂寞无聊、怠惰懒散和无数女子的幻影来挑战他,都被他以虔诚的祈祷克服了。魔鬼这次的进攻是以狼、狮、蛇、蝎子等野兽的幻影出现。它们或是向他攻击,或是干扰他的清静。但是圣安东尼都鄙夷地付之一笑:“不管你们有什么法术对我,只有一位能够支配我。”此话一说,他们就随一阵烟消失了。圣亚大纳西接着写道:是上帝帮他战胜了魔鬼。大约20年后,圣安东尼迁到尼罗河和红海之间的东部旷野某山上,创立起安东尼隐修院。
按基督教的说法,“诱惑”主要是骄傲、贪婪、淫欲、嫉妒、贪吃、暴怒、懒惰这“七宗罪”;此外还有懦弱、巫术、变形等。老勃鲁盖尔《圣安东尼的诱惑》油画里的怪兽、蛇蝎、蝙蝠,作为魔鬼的化身,可以是“诱惑”的象征,毕竟没有明白画出女子的幻影。但是福楼拜看过之后,在他的笔记上只写了这么几个字:“躺卧的裸女,爱情的困境。”几天之后,他甚至这样写道:“圣安东尼身边有三个女人,他正设法避开她们的爱抚;她们全都裸体,皮肤乳白,微笑着要用双臂拥抱他。”
作品背景
1845年,福楼拜在热那亚之行中看到勃鲁盖尔同名作品《圣安东尼的诱惑》(The Temptation of Saint Anthony)油画而所获得创作灵感。促使福楼拜构思和动笔创作长篇小说《圣安东尼的诱惑》的动力本身,更多是他阅读歌德的《浮士德》而激发的灵感。
1846—1849年以及1856和1870年福楼拜曾数易其稿。四个改写本表明作者思想变化的过程。1849年的本子受斯宾诺莎的哲学影响,是虚无主义的。第二个本子内容不变。第三个本子表现出前几个本子所没有的宗教感情。”
福楼拜于1845年5月开始至1849年创作《圣安东尼的诱惑》。福楼拜写了三个文本,其中有几个选段分别于1856年和1872年发表,最后于1874年定稿出版。
人物原型
圣安东尼于251年生在埃及中部口思的一个富裕的基督徒家中。圣安东尼20岁左右的时候,他父母死了同时留给他下一大笔财产。有一次,圣安东尼走进教堂,听到有人正在读圣经马太福音第19章21节:“耶稣说,你若愿意做完全人,可去变卖你的所有,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
圣安东尼认为这是上天的启示,于是分散了所有的财产,退隐到离村不远的一个墓地里。在这里,他艇受了魔鬼的千方百爵的锈惑,恶念、情欲和各种贪念的折磨后,信心依然坚定。他在墓地里住了有12年,后来又隐居到上埃及的山洞中。
圣安东尼的声名逐渐远播,许多人成为了他的学生,他所到之处便自然形成一个修道院。这样,他也就成了基督教修道业的创始者。圣安东尼死于356年左右。他所受到的诱惑,成为中世纪有名的传说。
人物介绍
安东尼
安东尼本是隐修院的高僧。当初安东尼离家隐修时,母亲急得“倒在地上死去活来”,情人阿莫娜丽娅“一直在哭泣”。安东尼隐修的精神支柱,是上帝和《圣经》。
安东尼隐修后也羡慕世俗人间的生活,要是不做教士的话,“完全可以自己作主”当一名语法学家、哲学家、天象家,或凭着健壮的体魄去当兵冒险获得军功,也可“用钱买一个过桥税税官的职务”,腰缠万贯,享受难得的特权。
作品赏析
主题思想
《圣安东尼的诱惑》的主题思想:突破隐修误区,在人生信仰上皈依自然。
一夜的诱惑:化作安东尼光怪陆离的梦魔
安东尼是在灵与肉的焦虑中入梦的。在该小说的第一场景中,福楼拜首先写安东尼独坐茅庐冥思,暗示他梦幻形成的心理机制。从前安东尼在科尔岑时,“苦修苦炼,功德完满”,信徒相从,深孚众望。可是,在基督教确立正统地位的教派纷争中,他的弟子纷纷离去。
安东尼隐遁荒漠,吃的是又硬又黑的面包,住的是泥草屋,全部家当是一只瓦罐。安东尼还要靠自己编筐同游牧人以物易物后才能换得食物。总之,事业坎坷,众叛亲离,生活清苦都给安东尼的内心留下难以平复的创伤,他累积了难以排遣的孤独感和忧郁。
按照隐修戒律,凡是进入隐修会进行隐修的人,须向天主发三绝大愿:绝财(不置私产)、绝色(不娶)、绝意(不持私意,唯修会之命是从)。
安东尼在隐修过程中,他的“灵”性“自我”终究阻挡不住“肉”的“力必多”进逼,安东尼的“自我”保护本能在尖锐的冲突中败阵。于是安东尼的精神危机爆发了,他狂燥得“嚎啕痛哭”,甚至对《圣经》以及上帝的存在提出质疑。
安东尼隐修后,羡慕世俗人间的生活。世俗的天伦之乐、开怀畅饮、儿女情长等不时地勾起安东尼的情思和欲火。对比隐修的苦寒生活,安东尼的信念动摇了:“难道老这样过下去?倒不如死了好!”
安东尼隐修的精神支柱是上帝和《圣经》。安东尼一番痛哭之后,他不断地责备自己,“‘我’真软弱,‘我’的上帝!”安东尼认为,《圣经》内容跟基督教教规自相矛盾:约帕的彼得“从来没有吃过”“凡俗物和不洁净的食物”,可是在饥饿难熬的时候,上帝降下“走兽、昆虫和飞鸟”并指示彼得:“起来,宰了吃” 。安东尼读到这里反躬自问:“主愿意他的使徒什么都吃?”《圣经》中“摩西十诫”第六诫曰“不可杀人”,而《以斯帖记》记载,犹太人向仇敌复仇,杀了“7万5千哈曼人” 。
书珊城内“尸横遍地,花园门边,楼梯上,到处都有死人”,安东尼联想起现实中的教派纷争与杀戮,他惊魂未定,头脑中出现了“凶杀流血的悲惨情景” 。于是安东尼的信念开始动摇,禁忌和欲望、信守和行为发生了严重对立,灵与肉的冲突使安东尼再一次陷人精神分裂的境地,他开始质疑宗教神学宇宙观与人生观。
安东尼由尼布甲尼撒遭到惩罚,追想到希西家向巴比仑使者显示财富,又由希西家的财富联想到以财宝觐见所罗门的示巴女王,示巴女王惊羡所罗门的智慧和豪华,“诧异得神不守舍”,产生了对所罗门的深深爱恋。
安东尼流动跳跃的思绪奔涌向前,他推断道:“所罗门或许是靠魔法般的学识克敌制胜的。他的学问很高深:宇宙是一个整体,它的各个部分,犹如人的各个器官,互相影响。这种学问在于认识事物相吸相斤的天然属性,并加以利用。
宇宙不是上帝创造的,宇宙存在于本身相互联系的物质世界;上帝定下的永恒不变的秩序,人原本可以能动地去改变它。这些闪耀着唯物论和无神论的思想火花,一下子猛烈地燃烧起来,各种欲望勃发,安东尼想女人、想钱财、想权力、想威严。安东尼坠进梦幻深渊。
在安东尼的梦幻中,有实现愿望的梦,诸如他饥肠辘辘,就梦见各式佳肴,“大块红色的鲜肉,硕大的鱼,带羽的鸟,带毛的兽,几乎和人体同色的水果。雪自的冰块与淡紫色的水晶壶交相辉映”,在梦中他看见“平生从未见过的东西:黑色肉糜,金色肉冻”,这些东西似乎伸手可取、张口可吃,然而醒来,“桌子消失了,什么也没有了?没有了!”显然这是食欲作崇。在孤独的隐修禁欲生活中,安东尼做过物欲、情欲、性欲望的梦:隐修士是要“绝财的”,他却梦见自己拥有“大量的钻石、红宝石、蓝宝石、带帝王肖像的大金币。”安东尼兴奋得发狂,“‘我’要去那里亲自领略成堆的金子被‘我’踩得往下沉的滋味。‘我’要把双臂伸进金子堆里,就像伸进粮食口袋一般。‘我’要用金币擦脸,‘我’要睡在金子上面。”
隐修士是要“绝色的”,安东尼却梦见显贵富有、美貌绝伦的示巴女王“舍弃了一切——乃至所罗门王”来向他求爱,她绵声细语,百般挑逗,甚至进行神秘的性暗示。这些满足愿望的梦,尽管不乏荒唐,但都是安东尼隐修生活中物质现实的反照,“都由迫切的生理需要——如饥、渴、性欲等所引起。”
安东尼梦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焦虑性的梦。安东尼焦虑性的梦,一部分来自于他人生遭逢中“创份性的情感经历”,另一部分来自宗教禁忌约束道德规范形成的恐惧。
在西方信奉基督教的社会中,最大的宗教禁忌莫过于对上帝的存在和《圣经》的虚妄提出质疑。这就是《圣安东尼的诱惑》中改装成“魔鬼”的神秘诱惑物。
在《圣安东尼的诱惑》里,“诱惑”显然不是“蛊惑”,对于圣安东尼说来,它无异于是一场生动形象的启蒙宣传。
福楼拜能在《圣安东尼的诱惑》中表达他对宗教神学体系的批判,指斥《圣经》,质疑上帝,披露其荒谬,揭破其虚妄,确属难能可贵。而福楼拜采用梦幻表现手法,让希拉瑞昂扮成魔鬼来宜传真理,又显示出令人惊叹的斗争艺术。
福楼拜巧妙地运用梦幻机制实现了他终生企求的创作隐衷:醉心斯宾诺莎的哲学,质问宗教,否定超自然的上帝存在。在作品的创作中,福楼拜改造了民间传说,在他的笔下,安东尼非但没有“克服”魔鬼的诱惑,反而在希拉瑞昂的诱导下获得新生,他不是胜利者,而是个被批判的对象。试看,最初“肉欲作崇”时,他从梦中惊醒,尚能用“带铁钩的绳索”抽打自己,尔后经过希拉瑞昂的辫论,尤共是让他在游历万象的实践行动中认识先贤、认识字宙、认识自然,他在困惑中反省苦修禁欲的行为和对上帝愚忠愚信的痴述,终于颖悟出自然的真谛——在人生信仰上皈依自然。
艺术特色
场景描写
《圣安东尼的诱惑》的场景描写别开生面,作者有时只是简单的几句话就清楚地交代了人物的动作行为和心理活动,有时也会大篇幅地用文字描绘场景,如全文最长的一处场景描写一一亚历山大城,作者不惜浓墨重彩,先借安东尼为全知全能的叙述者,从远景将帕内姆假山对面的玛瑞奥提斯湖、风格各异的宏伟建筑、厄诺斯特港口及其商贩、挑夫、泰依巴德僧侣的行动全部一网打尽,悉数交代亚历山大城的地理环境风貌,后借安东尼为行动者,从近景讲皇宫大殿内的宾客、竞技场、尼布甲尼撒王等人的行为,逼真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纵观《圣安东尼的诱惑》的场景描写,可依次分为描述性场景、直觉性场景和象征性场景三类。
1、描述性场景:
描述性场景在《圣安东尼的诱惑》中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再现客观事物及艺术意象。
如在第一幕对安东尼所居住的泰巴依德境内的场景描写,开篇直接点明:“在泰巴依德境内一座大山的峰顶上,有一个巨石环绕的半月形平台,一间泥土和芦苇搭成的平顶小屋坐落在平台的后方。”交代了安东尼的居住环境,也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在文本中,作者通过棕桐树、屋子里放的瓦罐和一块黑面包以及书、浩瀚的金色沙浪一浪高过一浪、火焰般的红光和淡紫色的暮霭等简单的几笔,把电影艺术中的人、景、物、光、声、色各具象元素都集中在这一场景中,使其富有色彩,富有声响,富有质感而富有意蕴。
又如第五幕希拉瑞昂引导安东尼面见希腊诸神,描写奥林匹斯山上的青铜宫殿诸神的座次和诸神的外貌、形态,这些描述性场景形象地再现了人物经历的场景。
2、直觉性场景:
如第二幕安东尼幻觉来到亚历山大城,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以安东尼为线索的描述场景,一边是亚历山大城内玛瑞奥提斯湖、鳞次栉比的建筑物和厄诺斯特港口景象,另一边是安东尼及其泰依巴德僧侣血腥仇杀和在巴比伦皇宫与皇帝共同享受的场面。亚历山大城内的景象与安东尼梦幻中潜意识行为交织在一起,安东尼从过去被压抑的情境中解放出来,在亚历山大城中变成了一种快意的满足:“血水淹到安东尼的腿肚,他在血泊中走着,吸吮着唇上的血滴,他感到鲜血沾满四肢,湿透皮肤的快乐,不由得哆嗦起来”;曾排挤、侮辱安东尼的尼西亚的神父们衣衫槛褛,面目狠琐;帕伏努斯刷鬃毛,亚历山大提筐拾粪,而他本人则被众人夹道恭迎;甚至安东尼变成尼布甲尼撒王,“学野兽爬上餐桌,像公牛一般鸣叫起来。”种种幻象都满足地弥补了安东尼之前遭逢的创伤,释放了主人公自己的情感压抑。
福楼拜把同一时间、不同空间层次的各事物、人物以“焦点透视”、“散点透视”、聚中有散、散中有聚诸种形式集中起来,让读者把握安东尼压抑己久的情绪和迫切释放的心态。
现代派艺术表现的最初端倪
1、怪诞——诡橘的变形和自我异化:《圣安东尼的诱惑》的创作,萌发于勃鲁盖尔的同名画。勃鲁盖尔是16世纪尼德兰“ 梦幻怪诞”画师,他为人怪癖,笔下的画多是充满恐怖的梦幻世界,“嘎嘎作响的骼镂,蠕动的根状的东西,可怕的巨兽和怪异的动物”,他画的《圣安东的诱惑》便是梦幻怪诞画的代表作。
福楼拜在表现安东尼的梦幻时,驰骋他自己的想象力。在文本中,福楼拜采用畸变、怪异、丑陋、扭曲、夸张、突兀等手段描摹怪诞形象,创造出令人惊恐的艺术效果。例如第7场景安东尼想要知道生命存在的“最原始形态”时,在他面前现出了“狮身人面”的斯芬克司、狮首羊身蛇尾的喀迈拉、没有嘴唇的阿托米人、只有半边身子的怪兽尼斯那斯、无头的布莱米、侏儒般的傅格米人等数十种象征性的动物,他们“从天而降,从地里冒出,从石缝里淌出。到处是发光的眼睛、咆哮的嘴唇、鼓起的胸脯、伸长的爪子、格格响的牙齿、劈啪响的肉体”,一时搅得天昏地暗,吓得安东尼瑟瑟发抖。
在《圣安东尼的诱惑》作品中,福楼拜表现安东尼在宗教禁忌的强大压力下心理被揉皱挤扁,就孕育出怪诞异化的胚胎。这方面最典型的例证就是安东尼梦见他自己变成了一头牛。
安东尼读到《圣经·但以理书》,看到上帝惩罚“巴比仑俘囚事件”的罪魁尼布甲尼撒,“将他变成了四蹄行走的牲畜”,就会心地“笑起来”;后来在梦幻中,他来到巴比仑王宫,亲眼看到尼布甲尼撒迫害“被俘的国王们”,命他们“俯伏在地,无脚无手,嚼着他扔下的骨头”,又看到尼布甲尼撒折磨奴隶的痛苦场面和他王宫里花天酒地的生活,更看到他“用祭神的圣钵吃喝,随即摔碎这些器皿”,还“心血来潮”要烧毁宫殿,“重建巴比塔,废黝上帝”,这时安东尼内心的恐惧升腾上来,他察觉自己变成了尼布甲尼撒,也“学野兽爬上了餐桌,象公牛一般鸣叫起来” 。
2、象征——神秘的暗示和隐晦难解的迷:
福楼拜着力显示一个困惑的隐修者“心内图景”,他的笔锋要剔肤彻骨,深人到安东尼梦幻潜意识中,“写出圣安东灵、肉的战争”,所以“作者不得不广行采用象征的表现”。
值得重视的是,福楼拜作品的象征,不同于一般以具体事物表抽象意义的“象征手法”,而是类似后世象征主义作家强调的神秘的暗示,有的甚至是隐晦难解的谜。这一类象征通常用鲜明的意象来表现。
例如第七场景中,夫色微明,安东尼恍惚觉得两个女人来到面前,一个老态龙钟,“一块麻布从她的白发直裹到她的脚踝”,“眼睛里闪烁着墓灯样的光”,她青春焕发,“有两片富于肉感的红唇” 。
前者引诱安东尼到死亡里去寻求“安慰、休憩、遗忘、永恒的安详”,后者引诱安东尼及时行乐,“随心所欲”,倾刻间,他们又各自变幻成骼镂般的死神和臂部肥满的淫欲之神。这两种诱惑采用象征来暗示,隐隐约约表现出福楼拜在人欲横流的金钱社会中厌倦木已的悲观情绪。
3、意识流——超时空的绵延和非理性的潜意识活动:
《圣安东尼的诱惑》的表现内容和表达方式与传统的心理小说不同,成了后世意识流小说创作的先导;它虽然是一部戏剧,但它情节淡化,“一切活动在于圣安东的下意识”,“一切妄念,皆由心生”,作“蛛网式”的发射和收束,以表现人物潜伏至深的危机意识。如写安东尼进人梦幻之前,意识已经恍惚迷离,他往昔的回忆颠三倒四,杂乱无序,福楼拜在表现时随着人物“散射”的思绪放纵笔力,大段大段的内心独白,把安东尼的疑俱、惊恐、欲望、隐私和盘托出,在安东尼感触敏感的地方还使用了零乱的词语和不完整的句式。
待到安东尼进入梦幻之后,福楼拜展现的手段更加活泼,其中有洞幽烛微的内心分析,也有模糊朦胧的感官印象,时序的羁绊完全被打乱,空间地域也广裘伸延,从远古印度摩尼佛祖禅机,到古希腊罗马时代教派争讼,从安东尼本能的欲望,到生死奥秘和星球寰宇,众多意象,交汇错落,组接成类似电影屏幕镜头,在安东尼面前倏忽闪过, 令他目不暇接,头晕脑旋。福楼拜表现“心理真实”的高超本领,常使意识流小说家们惊叹不已。
4、隐匿——作家在作品中隐蔽得象上帝一徉无形而有力:
1852年福楼拜在给路易丝·柯勒(高莱)的信中曾说:“作家在作品中应该象上帝在宇宙中一样,到处存在,又无处可见。”1857年,福楼拜在致尚特比女士的信中再一次重申“客观性”的隐匿原则:“虚象(假若有的话)来自作品的客观性。艺术家在他的作品中,应当象上帝在造物中一样,销声匿迹,而又万能;到处感觉到,就是看不见他。”的确,如果不认真研读《圣安东尼的诱惑》所沐浴的斯宾诺莎哲理内涵,单凭表面印象,会以为作家所描写的是“中世纪埃及的一个圣者如何克服魔鬼诱惑的宗教传说” 。
篇末,福楼拜描述安东尼欣喜若狂的神情:“啊!幸运呀,真幸运!‘我’亲眼见到了生命的萌发,运动的产生。‘我’的脉搏跳得如此剧烈,快把血管服破了。‘我’想飞,想游泳,想象狗一般叫,牛一般鸣,狼一般嚎。我多么想长出翅肪,长出甲壳,长出硬皮,长出鼻。‘我’多么想喷云吐雾,扭曲身子,让它开裂,散到各处,渗进万物,同气味一起发散,象草木一般生长,象水一般流消,象声音一般震响,象光一般发亮。‘我’多么想躲进所有的形体,钻进每一个原子,直到物质的深部——成为物质!”
安东尼已在人生信仰上皈依自然,所以剧尾描述白昼来临,红日中显示出耶稣基督的面容,“安东尼画着十字,开始祈祷” 。他这时所膜拜的“上帝”,与斯宾诺莎在《神学政治论》中所宣称的“上帝” 一样,都变成了“自然”的同义语:“自然的力量与效能,其本身就是神的力量与效能,而且神的力量就是上帝的本质。” 由此,福楼拜运用斯宾诺莎的唯物论和无神论,艺术地批判了现存的宗教神学体系。
福楼拜的客观主义,表现出他为着“冒犯某些强大的宗教和政治利益粗而又避免“在法律上遭到麻烦”的文学才智,同时他所创立的隐匿的创作原则又为现代派作家们效法,这以后,客观主义成了“西方文学现代性艺术的特征之一” 。
作品影响
《圣安东尼的诱惑》在西方文学史向着20世纪文学新潮过渡的进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圣安东尼的诱惑》文本处理心理挤迫而形成的怪诞异化,启发了卡夫卡写人变甲虫;尤奈斯库写人变犀牛;奥尼尔写人到毛猿兽笼里寻找“归属” 等,铸成了现代派作家频繁运用的主题。
作品评论
作者通过中世纪圣·安东尼克服魔鬼种种诱惑的传奇故事,说明科学与宗教是并行不悖的思想的两极。
——《不列颠百科全书》
《圣安东尼的诱惑》是一部充满奇情异想、怪诞诡橘的宗教梦幻剧,表现中世纪埃及基督教隐修院创始人圣徒安东尼内心的精神危机,他在魔鬼种种诱惑面前,从困惑走向新生,从而反映出福楼拜对宗教信仰的反叛以及他对人欲横流的金钱社会的厌弃。该作品,论它包容万方、博古通今的容量,论它关于人生意义精神探索的深度,论它对后世催促文学革新的影响,都是非同凡响的;罗曼·罗兰禁不住称赞它“是法国的《浮士德》”。
——巴文华(三峡大学文学院教授)
作者简介
居斯达夫·福楼拜(Gustave Flaubert),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1821年12月17日出生在卢昂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家庭。其作品反映了1848—1871年间法国的时代风貌,揭露了丑恶鄙俗的资产阶级社会。从小生活在医院环境培养了福楼拜实验主义倾向,使他注意对事物的缜密观察,而与宗教格格不入。福楼拜的作品对19世纪末及至20世纪文学,尤其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他被誉为“自然主义文学的鼻祖”、“西方现代小说的奠基者”。主要作品有:《狂人回忆》、《情感教育》、《包法利夫人》、《萨朗波》、《圣安东尼的诱惑》、《布瓦尔和佩库歇》、《三故事》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20 20:58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创作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