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香(Inula helenium L.)为菊科植物土木香的干燥根,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密被短柔毛;基生叶有柄,呈阔椭圆形;茎生叶大,无柄,长椭圆形,边缘具锯齿;头状花序腋生,黄色;瘦果表面有棱,冠毛多。土木香的花期为春季。“土木香”之名,原出于《蜀本草》。青木香与土木香为不同科的植物,二者的药效也有差别,在名称上不可混淆,因此,菊科植物,以“土木香”之名为宜。
植物学史
“土木香”之名,原出于《蜀本草》。青木香与土木香为不同科的植物,二者的药效也有差别,在名称上不可混淆,因此,菊科植物,以“土木香”之名为宜。
形态特征
土木香
多年生草本,高60~150厘米,可达250厘米。
根茎块状,有分枝。茎直立,粗壮,径达1厘米,不分枝或上部有分枝,被开展的长毛。
茎基部叶较疏,基部渐狭成具翅具长达20厘米的柄,叶片椭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10~40厘米,宽10~25厘米,先端尖,边缘不规则的齿或重齿,上面被基部疣状的糙毛,下面被黄绿色密茸毛,叶脉在下面稍隆起,网脉明显;中部叶卵圆状披针形或长圆形,较小,基部心形,半抱茎;上部叶披针形,小。
头状花序少数,径6~8厘米,排列成伞房状或总状花序;花序梗从极短到长达12厘米,为多数苞叶围裹;总苞5-6层,外层草质,宽卵圆形,先端钝,常反折,被
茸毛,宽6-9毫米,内层长圆形,先端扩大成卵圆三角形,干膜质,背面具疏毛,有缘毛,较外层长达3倍,最内层线形,先端稍扩大或狭尖;
舌状花黄色,舌片线形,舌片顶端有3~4个不规则齿裂,长2~3厘米,宽2~2.5厘米;筒状花长约9~10毫米,有披针形裂片;冠毛污白以,长8~毫米10mm,有极多数具细齿的毛。
瘦果四或五面形,长3~4毫米,有肋和细沟,无毛。花期6~9月。
生长环境
土木香多野生于山沟、河谷以及田埂边,喜光照强烈的湿润环境。耐涝不耐旱,植株耐寒性较强。在-15℃左右的低温下也能正常越冬;对土壤要求不高,一般土壤就可以栽种。
林缘,森林草原,栽培,海拔:1800~2000米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选平整、排水良好的土地,每亩施腐熟的圈肥或厩肥3.5~4吨,翻耕后整地做垄,垄宽50厘米,排水沟深40厘米、沟宽20厘米左右,保障排水通畅。
田间管理
播种和分根栽种的幼苗出齐后,中耕除草,促进小苗生长,出现缺苗断垄时,在阴雨天或早晚进行移栽补苗。当土壤表层出现5厘米左右的干燥层,应及时浇透水。在每年的7月中下旬,每亩施饼肥50千克或浇水时加入—些人畜粪。除留种外,出现花茎时剪掉,避免植株进行生殖生长,以保证根茎的养分充足,达到优质高产。
采收加工
土木香是以根入药,种植2~3年就可以采收。于秋、冬两季采挖,将根刨出,除去茎叶、泥沙和须根,将根切成10厘米左右长段,更大的要纵剖成瓣,风干、晒干或低温烘干,干燥后应撞去粗皮。一般亩产干品300千克。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土木香根部含有淀粉,可以用来酿酒。
药用价值
药用来源:土木香干燥根。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
炮制:拣尽杂质,水润切片,晒干。或麸拌煨黄后使用。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性味与归经:辛、苦,温。归肝、脾经。
性味:辛苦,温。
《河北药材》:味辛苦,性寒。
《陕西中药志》:苦,温,无毒。
《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辛苦,微温。
归经:《陕西中药志》:入肺、肝、脾经。
健脾和胃,调气解郁,止痛
安胎。用于胸胁、
脘腹胀痛,呕吐泻痢,胸胁挫伤,岔气作痛,
胎动不安。行气止痛。治胸腹胀满疼痛,痢疾,疟疾。
《蜀本草》:木香,今苑中种之。花黄,苗高三、四尺,叶长八、九寸,皱软而有毛。
《本草衍义》:尝自
岷州出塞,得生青木香,持归西洛。叶如
牛蒡,但狭长,茎高三、四尺,花黄,一如金钱,其根则
青木香也。生嚼之,极辛香,尤行气。
《
科学的民间药草》:内服治气管枝炎,
百日咳;外用可作防腐剂。
《现代实用中药》:治霍乱
吐泻,
疟疾,结核性下痢,
慢性肠炎。
《河北药材》:散风湿,降恶气,解毒。
《陕西中药志》:行气化滞,健脾和胃。治胸满腹胀,呕吐泄泻,
痢疾等症。
《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健胃,行气,止痛,治胃痛,气滞胸腹胀满、疼痛。
《西藏常用中草药》:健脾和胃,调气解郁,止痛,安胎。治
慢性胃炎,胃肠机能紊乱,
肋间神经痛,胸壁挫伤和岔气作痛。
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
《陕西中药志》:内热口干,喉干舌绛者忌用。
同属植物总状青木香的根在新疆、西藏等地亦作上木香入药。原植物形态与本种相似,其区别为茎常分枝,头状花序无梗或梗长0.5~4厘米,排成总状花序。药材根头部较膨大。
十六味红花丸 (《蒙药验方》) 用于新旧肝热,急慢性肝炎,肝区疼痛,食欲不振,黄疸,肝热诸症。红花24g 五灵脂24g 香青兰2lg 石膏18g 蓝盆花18g 炉甘石(制)18g 人工牛黄18g 黄柏皮15g 刺玫果15g 木通18g 土木香15g 巴沙嘎15g 水栀子9g 瞿麦15g 胡黄连9g 地格达9g 轻粉(制)9g。方中土木香以清巴达下热、止痛。
催汤丸 (本藏族验方). 用于感冒初起,咳嗽头痛,关节酸痛,防治流行性感冒。土木香膏30g土木香20g悬钩子茎(去皮、心)90g木藤蓼(去皮)50g野姜20g诃子(去核)36g余甘子40g毛诃子(去核)20g块根糙苏60g以上九味,除土木香膏外,其余土木香等八味,粉碎成粗粉,过筛,混匀,用土木香膏与水制丸,干燥,即得。水煎服,用冷水约400ml浸泡1~2小时后,煎至约300ml,趁热服汤;一次1~2丸,一日3次。肾病患者慎用。
四味土木香散 (蒙古族验方)。用于瘟病初期,发冷发热,头痛咳嗽,咽喉肿痛,胸胁作痛。土木香200g苦参(去粗皮)200g珍珠杆(去粗皮、心)100g山柰50g。以上四味,粉碎成粗粉,过筛,混匀,即得。水煎服,一次2.5~3.6g,一日2~3次。
植物文化
古罗马时代,人们就将土木香作为药物和食品。长期以来,它是良好的温补剂,可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土木想的植物拉丁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特洛伊的海伦。传说,当
海伦与帕丽斯动身前往特洛伊居住在一起时,她手中正握着土木香。而土木香的拉丁名helenium就是由Helen(海伦)转化来的。1804年,首先从土木香根中分离出菊糖,可缓解支气管炎。中国传统医药早有记载,有止痛、温中、驱虫的功效。
病虫防治
土木香的病虫害较少,进行普通的病虫害防治即可,关键是在使用农药时切忌用高残留的农药,以免药材的农残超标。
地理分布
中国分布:新疆自治区、湖北省。其它许多地区常栽培。
国外分布:广泛分布于欧洲(中部、北部、南部)、亚洲(西部、中部)、苏联西伯利亚西部至蒙古北部和北美。
繁殖方式
土木香可以用种子繁殖和分根栽种两种方式进行种植。
种子繁殖。直播,于3月下旬或4月上旬播种。在垄面按行距30厘米,开浅沟3厘米左右,将种子均匀地撒在沟内,覆土后稍微压实土壤,然后浇透水,每亩播种量约为2千克。在适温15~25℃时15天左右出苗,幼苗出现2~3片真叶时,按株距30厘米定苗。
分根栽种。每年春季开春,在土木香早期萌芽前,挖出越冬地下根状茎,按粗细分开,选用细根状茎,在垄上按行株距30×30厘米栽种,栽后要立即浇水,保持土壤湿润,10天左右便可出芽出苗。
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
土木香根含菊糖(inulin)达44%左右,含押发油1%-2%,油中主成分是土木香内酯(alantolactone),异土木香内酯(isoalantolactone),二氢异土木香内酯(dihydroisoalanto- lactone),土木香酸(alantic acid),土木香醇(alantol)及三萜类成分达玛二烯醇乙酸酯(dammaradienyl acetate),大牻牛儿烯D内酯(germacrene-D-lactone)及1-去氧-8-表狭叶依瓦菊素(1-desoxy-8-epi-ivangustin)。
药理作用
药材鉴别
理化鉴别
异羟肟酸铁反应 取少量土木香挥发油于试管中,加入异羟肟酸铁试剂2-3滴,呈橙红以反应。(检查内酯)
薄层色谱 取土木香押发油,用乙醚提取,无水硫酸钠脱水,回收乙醚。取粗制后的挥发油0.1ml溶于1ml石油醚中,代供试液。以土木香内酯作对照,同点于硅胶荧光板上,以石油醚(30~60℃)-乙酸乙酯-苯(70:15:15)为展开剂,展距18厘米。展开后,取出晾干,在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样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对庆位置处显相同的荧光斑点。
性状鉴别
根呈圆柱形或长圆锥形,稍弯曲或扭曲,长10~20厘米,直径0.5~2厘米。表面深棕以,具纵皱纹及不明显的横向皮孔,头部稍膨大,先端具稍凹陷的茎痕及棕以叶柄残基。质坚硬,不易折断,折断面不平坦,稍呈角质样,乳白以至浅黄棕色,形成层环明显,木南部略显放射状纹理。气微,味微苦而灼辣。
以根粗壮、质坚实、香气浓者为佳。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木层细胞5-6列。韧皮部宽广。形成层成环,不甚明显。木质部导管多单列排列较不规则。韧皮部及木质部中均有油室散在,直径50~200μm。韧皮部薄壁细胞及木质部的射线细胞中无含菊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