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供给
地球所能提供给社会经济已经利用、尚未利用、难以利用土地的总和
地球所能提供给社会经济已经利用的各类生产和生活用地,以及人类尚未利用和难以利用土地的总和。土地供给通常分为自然供给和经济供给。土地自然供给指地球所能提供给人类社会利用的各类土地资源的数量,包括已利用的土地资源和未来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又称为土地的物理供给或实质供给。土地的经济供给是指在土地自然供给的基础上,投入劳动进行开发后,成为人类可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各种用途土地的有效供给。土地的经济供给是个变量。
词条解释
土地供给是指可利用土地的供给,即地球所能提供给人类的各种生产和生活用地的数量。土地的供给通常分为自然供给和经济供给两种。
自然供给及制约
土地自然供给的含义
自然形成的可供人类利用的土地称为土地的自然供给。为此,土地的自然供给又称为土地的物理供给或实质供给,它是指地球供给人类可利用土地的数量,这个数量包括已被利用的土地资源和未来可供利用的土地资源,即后备土地资源
世界土地的自然供给
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公里,其中海洋面积为3.61亿平方公里,占地球表面积的70.8%;陆地面积为1.49亿平方公里,占地球表面积的29.2%。在陆地上,还有近50%的面积是永久冰盖地、干旱沙漠地、岩石、沼泽、高寒地区等难以利用和无法利用的土地。除此之外,尚有相当数量的土地存在各种障碍因素,如高山、石山、峭壁、陡绝的山地、干旱缺水的土地等。这样,适宜人类利用的土地只有7000万平方公里左右。
世界各国的土地自然供给存在很大的差异。例如,印度、法国、德国、意大利、巴基斯坦、英国和美国,国土面积的18.1%~48.6%是耕地,而加拿大、巴西、俄罗斯、澳大利亚、埃及,耕地仅占国土面积的2.9%~6.3%;南非、澳大利亚、英国、美国、巴西的永久性草场为国土面积的23.1%~68.8%,而加拿大、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的永久性草场仅为国土面积的1.5%~5.9%。世界若干国家的土地利用情况如下表:
世界若干国家的土地利用情况 单位:万公顷
注:其中,南非、加拿大、巴西为2003年数据。原始资料由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原始数据详见联合国粮农组织官网。
表格转引自《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7)》,409页,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中国土地的自然供给
根据国家统计局官网《中国统计年鉴(2016)》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陆地面积为947.8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499.87万公顷,园地面积为1432.33万公顷;林地面积为31259.00万公顷,森林面积20768.73公顷,森林覆盖率21.63%;牧草地21942.06万公顷。未利用地263.8万平方公里。全国现有人均耕地1.3亩,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左右。上述数据表明,我国土地(尤其是耕地)的自然供给十分有限。我们应该倍加珍惜每寸土地,特别是耕地。
土地自然供给的制约因素
(1)适宜人类生产生活的气候条件
(2)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质地和气候条件
(3)具有可资利用的淡水资源
(4)具有可供人类利用的其他资源
(5)最基本的交通条件
供给及影响因素
土地经济供给的含义及概述
土地的经济供给是指在土地自然供给的基础上,投入劳动进行开发后,成为人类可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各种用途土地的有效供给。开发新土地、用地结构的调整等活动都会影响土地的经济供给。可见,土地的经济供给是个变量。
在人类利用土地的过程中,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扩大土地经济供给的活动持续不断地进行着。土地经济供给的增加不仅指总量的增加,而且包含某种用途的土地随着利用效益的提高在数量上的增加,以及一定面积土地上产出的增加。前两者是土地经济供给的直接增加,后者是土地经济供给的间接增加。不论是日本的野口悠纪雄,还是土地经济学的鼻祖伊利·莫尔豪斯都特别强调土地经济供给间接增加的重要性。
土地经济供给的影响因素
(1)各类土地的自然供给:某种用途的土地自然供给从根本上限定了该类土地的经济供给的变化范围,它是经济供给的基础和前提。
(2)利用土地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技术的发展程度:随着人类利用土地的知识和技能的逐步提高,人类可以更多利用原来未被利用的土地,使利用效益不高的土地变为利用效益较高的土地,这是间接增加了土地的经济供给。而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在实现由土地得到更有效利用的同时,使新土地资源的发现及开发更加容易。技术发展甚至还能成为某类土地的替代品,亦相当于间接增加了某类土地的经济供给。
(3)社会需求:社会需求的变化是土地利用方向变化的主要原因,而土地利用方向的改变则影响各类土地经济供给的相对数量,从而间接影响土地经济供给。
(4)产品价格:会对某类具体的土地经济的供给产生较大影响。
(5)土地开发利用计划:各国政府的土地开发利用计划对土地经济供给的总量以及结构等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6)土地供给者的行为:土地供给者对土地的安排也有较大影响。
增加土地经济供给的措施
相应的:增加土地经济供给从它的影响因素入手,主要有扩大土地利用面积、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度、建立合理的土地制度、调整消费结构、利用新技术、保护土地资源。
与自然供给关系
(1)土地自然供给是土地经济供给的基础,土地经济供给只能在自然供给的范围内变动。
(2)土地的自然供给是针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及动植物的生长而言的,人们偏重于耕地或粮食用地的供给。
(3)土地的自然供给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一定的,无弹性的,并且不同用途土地的供给是不同的。
(4)人类难以或无法增加土地的自然供给,但可以在自然供给的基础上增加经济供给。
土地的供给曲线
(1)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土地的供给曲线在全部土地数量的点上垂直。
(2)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的分析前提之所以得到土地供给曲线垂直的结论,并不是因为自然赋予的土地数量是(或假定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因为假定了土地只有一种用途即生产性用途,而没有自用用途。
土地供给现状
生存环境问题,人口增长问题,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国情问题,都在影响着土地供给,土地供给成为世界性问题。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18 21:54
目录
概述
词条解释
自然供给及制约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