圜丘
古时冬至帝王举行祭天的圆形高坛
圜丘,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天坛路甲1号天坛公园内,为汉白玉制成的椭圆形石建筑。圜丘通高5.17米,各层台面均用艾叶青石铺设并在坛缘环以汉白玉栏杆。其上层坛高1.87米,直径23.65米,中心的圆形石板被称为天心石,天心石有石板九重,每重石板用九或九的倍数,合计石板405块。中层坛高1.63米,坛宽7.83米,皆墁以九重石板,记1134块,下层坛高1.67米,坛面宽7.8米,同为九重石板铺墁,石板数为1863块。
历史沿革
明嘉靖九年(1530年),圜丘始建。据《春明梦余录》记载:“嘉靖九年从给事中夏言之议,遂于大祀殿之南建圜丘,为制三成。”是年四月,明嘉靖皇帝朱厚熜改革祭祀礼制,从吏科给事中夏言奏请,实行天地分祀,决定建圜丘以祀天,令大学士张璁、尚书方献夫为圜丘择址,有张璁会同阁臣勘址,夏言建议即天地坛大祀殿南建圜丘,朱厚熜允其议,遂由张璁及礼部尚书李时勘定。五月,朱厚熜昭武定侯郭勋、大学士张璁主管圜丘兴建事宜,总督工程。工部右侍郎蒋瑶提督工程,都察院右都御史汪鋐,吏科给事中夏言监督巡查工程。是月,开始圜丘兴建工程。由于明代各典籍所记圜丘制度有异,礼臣上书报请朱厚熜定夺。朱厚熜裁定“圜丘第一层,径阔五丈九尺,高九尺;二层径十丈五尺,三层径二十二丈,俱高八尺一寸,地面四方,满垫起五尺”。
明嘉靖十年(1531年)十月,建成圜丘。
清乾隆十四年(1736年),因为圜丘坛上摆放祭品的地方比较窄,于是乾隆皇帝决定对圜丘进行扩建。
清朝末期,圜丘被逐渐破坏,各层的艾叶青石多被磨损,围栏、角柱等造型也有发生多处的破损。
民国元年(1912年)以后,更是将祭祀活动彻底废止,圜丘等祭祀用建筑被无限期的闲置起来,不加任何保护措施的任人随意观赏、抚摸。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当时的北平市文物管理部门组织有关人员,对圜丘开展了较为彻底的修缮工作,先是清除掉各处蔓延的树木和杂草,将坛面的石板重新铺设,并且更换了全部的已损坏的围栏和角柱,撤换了全部的出水等,另外还将艾叶青石板的支撑幄次用水泥砂浆进行了填充补强,然后采用粗制砂轮进行抛光处理。由于时间久远,圜丘最外侧的装饰构件也有较为严重的破损情况,维修人员保留了部分甬路和外侧尚完整的装饰物,将破损严重和多余的装饰物清理出墙面,另外将每个未被清理的装饰物也进行了恢复和清理工作,使得维修后的圜丘看起来焕然一新。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由北京市建设委员会牵头,天坛公园管理处联合国内众多历史和文化界专家,共同进行了对圜丘等建筑的维护修缮工作,对圜丘的外表面和坛面,进行了更换和修补,对最外侧的装饰墙进行了重新捉节夹陇工作,更换全部瓷瓦制构件,并将已经和尚未完全脱落的墙皮铲掉,采用高等级特制砂浆掺一定比例的红土后,重新抹灰修复。而成贞门甬道至圜丘的地面部分,则改成特制的装饰水泥方砖精心铺设。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准备,天坛公园管理处依照旧制的规格,对围绕圜丘而设的24座棂星门也进行了恢复工作,至此,整个圜丘便恢复了自建造以来一贯隆重、大气的风格。
建筑特色
圜丘有三层,而无论是其中哪一层所铺设的石板数皆为九或九的倍数。经过实际的测量,从上至下三层坛面的直径为:23.57米、39.25米、54.93米;最上一层、中间层、最下一层的层高尺寸分别是:1.87米、1.63米、1.67米,共计5.17米。圜丘坛的每一层都设有白色栏杆,经过查验,最上一层、中间层、最下一层的栏杆数分别是36个、72个、108个,每一层的石板铺设的块数以及每一层的栏杆数,都是9的倍数,体现古代帝王的封建思想。
圜丘三层台面,从上往下数,第一层台面中间的圆石称作“天心石”,从星象角度观察,“天心石”是天皇大帝星的准确坐标。围绕天心石共有9块石板铺墁,第二圈是18块,至第九圈是81块,9圈石板加上天心石,共406块。第二层台面的第一圈有90块石板,每圈递加9块,共1134块。第三层台面,从171开始,每圈递加9块,共计1863块。三层台面石板累计相加为3403块。但是由于四面出陛,二层陛下占压40块的位置,底层陛下占压72块。3403块减去占压的112块,实为3291块。这个数目除以9,为365.66,正好约为周天数(一个历年时间为365日5小时49分12秒)。
在圜丘的中心有一块圆形的石板,被称为天心石。“上天垂象,亿兆景从”的声学现象说的就是圜丘坛上的声学现象。若站在天心石上发出声音,会发现声音更加的浑厚和清楚,且带有回声,声音会随着距离越远,而变得越弱,古人将这种声学现象称作“景从”,故而,天心石也称景从石。
主要建筑
圜丘作为明清皇帝举行祭天大典的神坛,为汉白玉制成的椭圆形石建筑。通高5.17米,各层台面均用艾叶青石铺设并在坛缘环以汉白玉栏杆。其上层坛高1.87米,直径23.65米,中心的圆形石板被称为天心石,《楚辞》言“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故圜丘天心石有石板九重,每重石板用九或九的倍数,合计石板405块。中层坛高1.63米,坛宽7.83米,皆墁以九重石板,记1134块,下层坛高1.67米,坛面宽7.8米,同为九重石板铺墁,石板数为1863块。
圜丘四出陛,各层出陛台阶俱九级。圜丘的两重坛墙内墙为圆形,外墙为方形,上覆蓝色琉璃瓦,联檐通脊。内外壝俱设棂星门,棂星门又称为天田星,汉高祖时规定祭天先祭灵星,故建棂星门于坛前。棂星门门架为石作,门扉木作,上配棂窗,下置裙板,涂以朱红,饰以金环。圜丘东、西、南、北每面各有三座棂星门,中间的门为神门,是供皇天上帝走的;左边的门为御门,是供皇帝走的;右边的门为王门,是王公大臣走的门。由于等级不同,所以三个门面的尺寸也不同:中间的门尺寸大,宽400厘米,左侧的门宽256厘米,右侧的门最小,宽245厘米。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圜丘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天坛路甲1号天坛公园内。
门票价格
20元。
开放时间
圜丘位于天坛内,天坛四大门开门时间:旺季(4月1日-10月31日)6:00,淡季(11月1日-次年3月31日)6:30,全年20:00停止售票,21:00静园,22:00关门。园内景点开放时间:旺季8:00-17:30,淡季8:00-17:00。
交通信息
地铁5号线“天坛东门”站或14号线“景泰”站下车,步行可至天坛;另有多路公交可至(天坛南门站)。
参考资料
隐藏在圜丘坛的奥秘.北京市妇女联合会.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5 22:2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