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通寺塔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圆通寺塔,又称元统寺塔,圆通寺塔位于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县城以北35千米的六坝镇城堡内;圆通寺始建于宋徽宗年间(1101~1125年),现圆通寺已毁,只存塔楼。
历史沿革
圆通寺始建于宋徽宗年间(1101~1125年)。
天启四年(1624年),重修圆通寺。
顺治七年(1650年),又重修圆通寺。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再重修圆通寺。
雍正七年(1729年),建圆通寺塔。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圆通寺塔又加高重修。
1994年,甘肃省人民政府拨出专款对圆通寺塔进行维修。
建筑格局
圆通寺塔坐东朝西,正面偏南30度,是一座砖、土、木混筑履钵式的藏传佛教密宗金刚宝座塔,全塔通高23.37米,台基面至塔顶高21.9米,自下而上由塔座、塔身、相轮、塔刹组成,塔体四周约3.31米处有砖砌护栏;塔周围修南北寺大殿几座、配房数间,内塑佛像,供人膜拜。
圆通寺塔的塔座为两层叠涩须弥座,呈正方形,边长8.7米,台基高20~40厘米,塔座之上是须弥山,须弥山上、下四角各设小塔1座,上下各4座,共计8座,上下两层对应,为同类其他塔中所罕见;中央最大的塔为大日如来佛,四面小塔东为阿弥陀佛,南为宝生佛,西为阿弥陀佛,北为不空成就佛;上方四小塔的每个小塔上塔刹均无,只有西南角小塔仅存刹盘,下方西南角小塔刹缺损,所有小塔均有不同程度的残损。
圆通寺塔的须弥座上面为覆钵体塔身,其上为塔脖,呈圆状,顶部四周每面开5个佛龛,共计20龛,佛龛内设佛像计23尊,其中铜质佛像6尊,铁质佛像2尊,泥质佛像2尊,木质佛像13尊;周围开20龛,每龛内或置铜佛或置菩萨像。
圆通寺塔的塔脖之上有相轮13重,俗称“十三天”,显示该塔较高的级别,内筑大立柱从第八层开始,相轮逐渐向北倾斜,塔顶中轴线偏离15厘米,第十二与十三层四周均有不同程度的裂缝11条。
圆通寺塔的相轮之上有圆形华盖,围绕着铁流苏,并等距离悬垂铁制风铎;华盖之上为瓷制墨绿釉宝瓶,高1.5米;华盖、瓦件、宝瓶构成了整个宝塔的塔刹。
文物遗存
圆通寺塔遗存有一面清康熙年间铸造的《重修圆通寺塔铁质碑记》,高32厘米,宽19厘米,厚1厘米。上为拱门形,下为双层基座,两面都有文字,阳文楷书,共206字。碑记称:“众谓有寺不可无塔,又于康熙元年,本寺主持湟中比丘寂定募化随缘,创修其塔”。
圆通寺塔共遗存35个风铎,铎身铸有“金火匠人赵国清”字样,形状上小下大,喇叭口,门字形钟钮,“S”形铃攀。
铁流苏是圆通寺塔宝盖周围的装饰件,现存6块,微弧状,上部为方形,下部为云头状,镂空。其中一块铸有“康熙三年柒月”和捐造信士的姓名等,一块上铸“佛华严径”四字,其它块件没有铭文。
历史文化
据清代编《甘州府志·卷五》记载:“圆通寺,在六坝堡,宋徽宗敕建,明天启四年重修。本朝顺治七年、康熙三十六年两次重修,雍正七年修塔,乾隆四十三年又补石包修塔一座,原高七丈余,今增高八丈余,阔周围一十一丈,配殿廊房俱照旧增加。”
圆通寺塔形成了“古塔钟声”的景观,是民乐县旧七景之一。
文物价值
圆通寺塔造型优美、历史悠久,居民乐古建筑之首,是河西走廊一座重要的喇嘛塔;它的建造是多民族聚居共存的结果,是多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产物,是多民族大融合、大团结,国家统一稳定、繁荣强盛的象征物。
文物保护
1981年,圆通寺塔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6月25日,圆通寺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圆通寺塔位于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县城以北35千米的六坝镇城堡内,距国道227线1千米。
交通信息
从民乐县六坝镇人民政府出发,向北行驶约270米即可到达圆通寺塔。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18 23:53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建筑格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