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尾鹱属(学名:Pterodroma)是属于鹱形目、鹱科下的一属海洋鸟类。共有35个物种。该属鸟类具有短而坚固的喙,适合捕食从海洋表面捕获的软猎物。它们的喙基部都有管状鼻孔。翅膀通常又长又窄,它们复杂的翅膀和面部标记可用于种间识别。模式种
巨翅圆尾鹱。
动物学史
圆尾鹱属(Pterodroma)约有35种的海鸟,属于鹱形目(Procellariiformes)。圆尾鹱因其快速的编织飞行而得名,就像躲避
牛虻巨翅圆尾鹱(Pterodroma macroptera)。
这里列出的物种是美国鸟类学家弗兰克·吉尔(Frank Gill)、帕梅拉·塞西尔·拉斯穆森(Pamela Cecile Rasmussen)和大卫·唐斯克(David Donsker)代表
世界鸟类学家联合会(IOU)维护的在线列表中认可的物种。该属包括36种,其中一种在历史时期可能已经灭绝。
形态特征
圆尾鹱属共有35种中型到大型的海鸟。模式种巨翅圆尾鹱:全身羽毛呈深色,大部分为乌褐色,喙底部有不同的浅色和灰色区域。喙呈黑色。下翅呈现均匀的黑色,但根据光线,较大的覆羽更苍白和更灰,并且在主羽的底部可以看到一个略带银色的斑点。带有对比鲜明的浅灰色反射性较大的覆羽和飞羽。翅膀通常又长又窄,适合在公海上长距离移动。尾巴呈楔形。喙黑色,尖端呈钩状。眼睛为黑褐色。腿和脚蹼是黑色的。可以通过其全黑的下翼、粗短的喙和其他同属鸟类区分。类似的淡足鹱有淡淡的粉红色喙。雌鸟与雄鸟相似。幼鸟的喙周围有浅灰色区域,初羽时羽毛大多为黑色。
栖息环境
圆尾鹱属均是高度远洋的鸟类,在繁殖季节之外,它们通常在外海聚集,通常在深水区。密度在大陆架上不那么重要。在繁殖季节,它们在海拔400-1400米的几个亚南极岛屿的平地、山脊和斜坡上的洞穴中筑巢。沿海地区:远洋、岩石海岸线;包括岩石岛屿、海崖,细砂或卵石海岸、潮下砂、潮汐带——污泥、宏观藻类、海草床。海洋区域:表层(0-200米)、中上层(200-1000米);海岸线和上层:悬崖和岩石岛屿。
生活习性
行为
该属物种不繁殖时是远洋鸟类。在繁殖季节后广泛扩散。它们可以在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亚热带地区看到。但它们仍在温暖的深水中活动。一些游荡者可能会到达南美洲的东海岸,到达乌拉圭和巴西。然而,也有一些常年停留在繁殖岛附近。即使在强风中也能快速飞行,以强劲的翼拍和长滑翔完成适度的高扫弧行飞行。通常单独觅食,但它们可能会在丰富的食物来源周围形成小群。它们会跟随拖网渔船,与其他管鼻类和鲸目动物为伍。然而,它们主要还是形成单特或异性的小群体。该物种非常适合远洋,只为繁殖而上岸。
食性
在夜间觅食,主要以头足类、鱼类和甲壳类为食,这些动物是通过海水表面抓取和捕获浸泡的食物。鱿鱼是它们最重要的食物来源。
分布范围
圆尾鹱属广泛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虽然圆尾鹱属的物种分布范围广泛,但大多数圆尾鹱属物种仅限于单一海洋盆地(例如大西洋),并且该属中的游荡现象并不像其他一些海鸟物种那样常见。
繁殖方式
该属物种在岛屿上筑巢,通常是一雄一雌制,它们之间有长期的配对关系。繁殖期雌雄会在亚南极和南极岛屿的繁殖地上空进行空中追逐表演,伴随着响亮的叫声。在洞穴里,常见表现出相互炫耀和求爱。该物种在冬天繁殖。在1月底至2月返回繁殖地,并在几天内进行产卵前的迁徙。
它们在松散的群体中繁殖,单独筑巢,巢建在松散的群体中。挖掘60-290厘米长的洞穴,但也会在可用的情况下使用岩石裂缝,或在植被下或树根遮蔽处建立巢穴。鸟巢内铺设有树叶和树枝。在繁殖季节,它们会保护洞穴。
雌鸟在6月下旬至7月产下一枚白色的卵。孵化期约为51-58天,由雌雄双方共同承担,通常17天替换一次,共三次,其中两次由雄鸟承担。刚孵化的雏鸟绒毛呈深棕灰色,脸上裸露着灰色的皮肤,在孵化后108-128天之间就成熟了。将在7岁时达到性成熟。
下级分类
保护现状
全部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8年ver3.1——无危(LC)。
灭绝(EX)——1种;极危(CR)——2种;濒危(EN)——6种;易危(VU)——12种;近危(NT)——2种;无危(LC)——12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