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面配置是指主图及图上所有辅助元素,包括图名、图例、
比例尺、插图、附图、附表、文字说明及其他内容在图面上放置的位置和大小。
要求
1.保持整体图面清晰易读
保持图面清晰易读这是设计图面配置的基本要求之一。一方面,地图各组成部分在图面的配置要合理;另一方面,所设计的
地图符号必须精细而且便于阅读,选择色彩的色相和亮度易于辨别,可以方便地找到和区分出所要阅读的各种目标。
2.保持整体图面的层次结构
为了使设计的主题内容能快速、准确、高效地传递给用图者,必须处理好图形与背景的关系,使主题和重点内容突出,不受背景图形的干扰,整体图面具有明显的层次感。为此,在地图设计时,主题和重点内容的符号尺寸、色彩纯度和亮度,应该比其他次要要素符号大而明显,颜色浓而亮,使其处于整个图面的第一层次,其他要素则处于第二或第三层次。
3.保持整体图面的视觉对比度
视觉对比度是表达图形信息传递质量的重要指标。
地图设计时,可以通过调节图形符号的形状、尺寸和颜色来增加对比度。对比度太小或太大都会造成人眼阅读的疲劳,降低视觉感受效果,影响地图信息的传递。
4.保持图面的视觉平衡和整体协调
保持图面的
视觉平衡和整体协调是地图图面设计中最重要的基本要求。地图是以整体的形式出现的,然而在一幅地图上,又是由多种要素与形式组合而成的。这就涉及若干有对应关系要素的配置,例如,主图与附图、陆地与水域、主图与图名、
图例、
比例尺、文字及其他图表(照片、影像、统计图、统计表),彩色与非彩色图形等。图面设计中的视觉平衡原则,就是按一定方法处理和确定各种要素的地位,使各要素配置显得更合理。这往往没有固定的标准,必须通过图廓范围内的试验,取得满意组合。
内容
在同一幅地图上,图面配置的内容包括图面主区和图面辅助元素(地图的图名、图例、比例尺、
统计图表、照片、影像、文字说明等)的配置。
1.图面主区的配置
主区构图时,应占据地图图幅面的主要空间,地图的主题区域应该完整地表达出来;地图主区图形的重心或地图上的重要部分,应放在视觉中心的位置,保持图面上
视觉平衡。
配置主区时还应注意,主区要饱满匀称,与周边保持协调,不能将主区范围的全部都伸向图框,甚至撑破图廓。这不但不便于建立主区与邻区间的拓扑关系,而且主区的空间位置也会不清楚。当然,也不要为了留出四周空间,而过多地缩小主区,这不仅使主区构图过小,也浪费了幅面和纸张。只有在主区获得尽可能大的面积的同时,图面仍留有适当的空间,以用作其他元素的配置,这才是比较合适的。
2.图名的配置
图名应简练、明确,具有概括性。通常图名中应包含制图区域和地图主题两方面的内容,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但如果是人们常见的
普通地理图或政区图,也可以只用其区域范围命名,如《焦作市地图》。
地形图和小比例尺的分幅地图都是选图幅内重要的居民地名称作为图名。在没有居民地时也可选择自然名称,如区域名、山峰名作为图名。
图名通常置于北图廓外的正中央,距外图廊的间隔取图名字大的1/3;也可以放在图内的右上角或左上角主区外的空位置;可以横排,也可以竖排;可以用框线框起来,也可以不要框线,直接将图名嵌入地图内容的背景中。
分幅地图上图名一般都用较小的黑体字;挂图、旅游地图等常用宋变体、黑变体(长体、扁体、空心体等)及其他艺术字体,字的大小一般不应超过图廓边长的6%。
3.图廓的配置
图廓分为内图廓和外图廓。内图廓通常是一条细线(
地形图上附以分度带)。外图廓的形式较多,地形图上是一条粗线,挂图则多以花边图案装饰。花边的宽度视其黑度取图廓边长的1%~1.5%。当图面上有坐标网时,其网格注记多标注在内外图廓之间,因此内外图廓之间要有充分的间隔;当图面上没有坐标网时,内外图廓的间距就很小,通常为图廓边长的0.2%~1%。
4.图例的配置
图例的位置,从布局上要考虑在预定的范围内,密度适中,安置方便,便于阅读。图例、图解比例尺和地图的高度表都应尽可能地集中在一起,在图内的主区或图外的空边上系统编排。但是当符号的数量很多时,也可以把图例分成几个部分分开放置,这时要注意读者的读图习惯,从左向右有序地编排。
5.比例尺的配置
地图上用得最多的形式,是将
数字比例尺和直线比例尺一起表示在地图上。比例尺在分幅地图上多放在南图廓外的中央。或者左下角的适当地方;在内分幅的挂图上,常放在图例的框形之内,也可放在图内的图名下方,但这时的比例尺应整饰醒目一些。
6.附图的配置
附图在图幅上的位置,一般来说并无统一格式,但要注意保持图面的视觉平衡,避免影响阅读图面主区。附图通常置于图内较空的地方,并多数放在四角处,可以在上,也可以在下,但大型挂图不能放在上面。有时也可以置于靠近图廓的中间部位,或稍微离开图廓边的一定位置。挂图不能放在上面。有时也可以置于靠近图廓雕
7.图表和文字说明的配置
为了帮助读图,往往配置一些补充性的统计图表,以使地图的主题更加突出,这种图表在专题图上较多。附图、图表、文字说明的数量不应太多,以免充塞图面,其配置应注意图面的视觉平衡。
理论依据
地理区域图形千变万化,图面要素千差万别,尽管没有固定的图面配置模式,但是必须符合美学原理、视觉心理和地图内容的要求,只要符合这些法则就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1.多样统一
多样统一是形式美的总原则,也是图面配置的总原则。如主要内容与一般内容的统一,即宾与主的对比统一,一般内容之间也要统一协调。多样统一表现在多方面,设计者必须善于运用各种形式因素来体现这一原则,例如整体与局部、方与圆、长与短、大与小、疏与密、多与少,要从全局出发,做到既多样又统一。
2.对称与均衡
对称的设计可以获得平衡、安稳、沉静、庄重的效果。地理区域绝对对称的很少,绝大多数制图区域外形都是随机的,形态均衡的和不均衡的都有。遇到不均衡的图形时,通常用图框内放置图名、图例、统计表格资料、附图、局部放大图、照片等方法来取得均衡。利用配置要素的色彩、明度、尺寸、形状、密度、位置的调整,来取得视觉上的平衡。
3.空间分割比例
就构图的美感来说,空间分割十分重要。图面结构的变化,取决于形象占有画面空间的位置和面积,也就是说,取决于空间的分割。探索构图中的空间分割原则,对于我们构图的配置很有帮助。
4.对比
通过不同要素的色彩、明度、尺度、位置的对比,可以强化主图的地位,说明副图与附属要素的从属地位。如主图与副图,陆地与水域,主图与图名、图例、比例尺、文字及其它图表(照片、统计图、统计表),要有合理的色彩、明度、尺度、位置。例如,中间位置和上方为主要位置,放置主图很突出。尺度大的为主图,尺度小的为副图。
5.节奏和虚实
图面配置切不可将各种图面要素填满了事,要将图面上各种要素按照美的规律来组织,使它们相互照应,相互补充,并留有空白,切忌附属内容(图名、图例)分割线与制图区域靠得太紧,更不能相接触。同时,要造成色彩的色相和明暗等变化,增强节奏性。
6.视觉动力学原理
一块平面就是一个视觉应力场。平面上任何一个视觉要素的存在都会产生一定的视觉动力,类似于物理学上的动力。但是,视觉动力是一种视觉心理感应,例如重心、平衡感、稳定感、引力均衡感等。图面配置只有达到重心平稳、平衡安定才具有美感。
影响因素
地图图面配置千变万化,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但是,影响地图图面配置因素主要是制图区域的图形的形状、介质的形状、附属内容的多少。
1.制图区域图形的形状
制图区域是地图的主体,一切布局都是以它为中心来进行,这是地图图面配置的一个重要特点。制图区域图形千变万化,图面配置也就很难形成固定的模式,必须随着区域图形的变化而变化。虽然制图区域图形千变万化,但是大体上还是有一定规律的,我们将它们归类,以便找到设计的规律。
地理区域外形经过简化可以概括为方形、三角形、矩形。因为对于图面配置来说,并非所有空白区域都是可利用空间,尤其是一些小空间更不宜填上内容,因而没有必要计较图形上的小弯曲。如果将地理区域画上方框,可以分成三类:方形、长宽比适中的矩形和特别长的矩形。因为绝大多数地图产品最后都要画图框,只不过呈三角形和倾斜的方形、矩形地理区域画上图框后会留下较多的空白区域。
地理区域图形特征对图面格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假如纸是长方形的,长宽比适中的不必作任何处理,方形的或特别长的地图可以加陪衬内容来填补空白,或者顺其自然。
2.介质形状
介质形状也是图面配置要考虑的关键因素。用于书刊插图形状可以是任意形状,不必计较是方的还是长的,甚至是任意形的(不加图框)。挂图、
地图集(册)的图面配置必须考虑是否与纸张协调。原因有两方面,其一,常用纸张都有一定的规格,或方形或长形,最常见的是长形的,方形用得较少,图面配置只有符合这种尺寸才便于印制和使用;其二,图框与纸张形状不协调会留下较多的空白,影响版面的美感。如果区域图形画框后与纸张形状不协调,就要考虑用图名、图例、副图、附表等来补足空白,避免让纸张留下太多的空白;如果区域图形画框后是长宽比适中的矩形,图面配置难度就比较小;如果区域图形画框后是长宽比很大的矩形,可采用两种办法来处理,一种办法是顺其自然,图多长纸就多长,另一种办法是用一些附属内容加高或加宽使之接近于纸张的长宽比。
地图的介质还有其它形状,如扇形、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等,只要运用美学原理去构图,均能达到良好的设计效果。
3.附属内容多少
地图设计者常常会遇到制图区域以外还要附加其它内容,从而增加了设计的难度。不过只要按着美学原理去设计,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