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青少年程序设计竞赛(International Teenager Programming Contest)简称:“国青赛”,是科学性和创新性的活动。
总体方案
2017年2月10日
目录
一、活动背景
二、活动介绍
1、中文全称
2、英文全称
3、网址
4、会徽
5、指导思想
6、评选宗旨
7、活动目的
8、参赛意义
9、竞赛的优势
10、奖项设置
11、考试范围
三、组织单位
1、主办单位
2、支持单位
3、承办单位
四、组委会架构
1、专家指导委员会
2、组委会秘书长
3、主试委员会
五、举办时间
1、初赛
2、总决
六、赛事安排
1、初赛安排
2、决赛安排
七、合作单位
八、媒体
活动背景
信息学-即计算机程序设计学科,是计算机科学中的最重要的一门学科,它建立于数学的基础之上,又和数学的学习息息相关。信息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它还是一种很重要的职业技能和技术,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未来的世界,必将是计算机盛行的世界。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掌握好一门计算机语言,就能够和计算机更好地沟通,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信息学是学科教育和素质教育最佳结合的典范,也是我们信息学竞赛的宗旨。
即:
致力于推广学科教育和技能教育相结合的模式,为未来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份力量!
根据“十三五规划”中的创新驱动的战略重点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研究和推进教育现代化与人才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研究的精神,我们提出了“国际青少年程序设计竞赛”(以下简称“国青赛”)的构想。
我们在原有的信息学竞赛模式下,提出自主创新模式,让学生在学习和竞赛中充分体会科技创新的实质意义。
慧明教育创办人陶亮老师在2006年就开始致力于科技信息学的教研培训工作,通过建立各种有效机制(建立培训网点、培养教师、组织学习资源、开展夏令营活动等),引导有潜质的学生积极参加信息学奥林匹克活动,从而培养了不少素质全面又具有一定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信息学特长生。
经过十年的不懈奋斗,慧明教育参加信息学奥林匹克活动的学生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例如张子禾、杨晨、刘明君等一批优秀学生因整体素质全面发展又有特长,部分同学被直接保送上了清华大学,还有其他同学也都分别被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等高校降分录取。
活动介绍
1、中文全称
“国际青少年程序设计竞赛”
中文简称:“国青赛”
2、英文全称
International Teenager Programming Contest
英文缩写:ITPC
4、会徽
5、指导思想
竞赛将在考核内容及考试形式上采用完全的创新模式,在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的同时,更在突出学生学习的实用性。竞赛内容涉及: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软件知识、程序设计知识、组合数学和运筹学知识以及计算机应用知识等,同时将考核学生的编程和上机调试的操作能力。
6、评选宗旨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选拔科技创新型人才。
7、活动目的
旨在贯彻国家关于加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理念,是致力于在青少年中推广计算机程序设计,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一项科学性和创新性的活动。
8、参赛意义
我们在原有的信息学竞赛模式下,提出自主创新模式,让学生在学习和竞赛中充分体会科技创新的实质意义。
本项赛事的举办,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组织严密、内涵丰富。
“国青赛”充分体现了人才选拔的一个创新模式,并成为优秀学生和大学之间的重要桥梁。我们为学生建立了由小学中学到大学的一个完整的绿色通道。学习优秀的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大学的教育模式和对生源的需求,优秀的大学也可以直接了解相关专业的学生学习情况。
9、竞赛的优势
(1)学习信息学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锻炼并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程序的编写和不断优化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3)信息学与数学相辅相成,对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4)为学生升学途径的优化以及大学专业的选择,奠定扎实的学科基础。
10、奖项设置
初赛设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为一等奖:10%;二等奖20%;三等奖:30%;其中,获得三等奖以上的学生,有资格参加全国决赛。
2017全国决赛将在北京举办,设金银铜奖和纪念奖,获奖概率为:金奖10%,银奖20%,铜奖30%,10%的纪念奖。
11、考试范围
★首届“国青赛”青少年程序设计竞赛决赛的满分为600分(程序设计480分+120科普知识),竞赛时间为180分钟。
★考察学生在程序设计上发现问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察学生的思维模式和逻辑推理。“国青赛”决赛部分的科普知识试题将达到20%的比例。
组织单位
1、主办单位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国际创新教育联盟
2、承办单位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教育专业委员会
北京慧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3、协办单位
国际信息研究学会中国分会
中科院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IMC国际数学竞赛组委会
北京聚力汇智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组委会架构
1、专家指导委员会
1、专家指导委员会
卢晓晨:现任中国技术供需在线执行 副主任、中国高校技术转移联盟办公室 主任、
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 董事、国际创新教育联盟 秘书长。
丁 琛:中国科学教育促进会 秘书长
一带一路青少年和平友好发展国际联盟 秘书长
马云飞:北京数字内容产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
王亚利:中国科协科技管理高级工程师,中国信息协会
能源分会常务理事。
黄庆明: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院
“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魏红祥:博士,中科院物理所副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
基金获得者,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评委。
王守国:博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电子学会应用磁学分会秘书长、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纳米材料与器件分会副秘书长等。
张元勋: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
学院副院长、执行院长、国科大教务部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彭永红:英国.桑德兰大学大数据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IEEE大数据专委会主席
蒋严冰:清华大学博士后,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
孟 濬:博士,浙江大学自动化系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华科学
艺术创新联盟科技专委会主任九三学社浙大委员会副秘书长。
陈志成: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后。现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基础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中国信息协会大数据分会 理事,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工业大数据
专委会主任,中华科学艺术创新联盟 理事长及执行主席。
周国民: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所长兼纪委书
记,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团队“农业系统智能控制与虚拟技术”首席科学家。
北京科技信息学会副理事长。
张冠华: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在3GPP、DVB、OIPF和
MPEG等国际标准化组织工作多年,流媒体标准专家。
翟 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息学副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创新创业中心 主任
苏 铁:博士,信息化与信息安全专家,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评委。
臧天婴:英国文学博士,江苏省教育学院 副教授。
徐茂权:中关村互联网+人才学院 副院长
陶 亮:慧明教育 校长,IMC国际数学竞赛联盟 理事。
2、组委会秘书长
陶 亮
3、主试委员会
慧明教育工作室(由北京市相关重点中学信息学学科一线优秀教师组成)。
2、组委会秘书长
陶 亮
3、主试委员会
慧明教育工作室(由北京市相关重点中学信息学学科一线优秀教师组成)。
举办时间
1、初赛
每年的三月底四月初
2、决赛
首届“国青赛”将于2017年8月初北京举办,活动为期7天。
赛事安排
1、初赛安排
初赛举办时间:每年三月底四月初
初赛分组:按照省,直辖市的方式在全国举办初赛。初赛分为高中组,初中组和小学组。
初赛参加资格:在校中小学生。
初赛考试方式:上机答题。
初赛三等奖以上有资格参加决赛。
2、决赛安排
首届“国青赛”青少年程序设计竞赛实施方案
1、举办时间和地点:首届“创新杯”将于2017年8月初北京举办,活动为期7天。
2、2017“国青赛”活动内容将分为两大类:
(1)赛事、颁奖典礼等重要活动的日程安排
·2017“国青赛”青少年科技程序设计竞赛及科普活动赛事
时间:2017年8月7日 上午9:00-11:30(150分钟)
2017“国青赛”青少年科技程序设计竞赛颁奖典礼及学生文艺表演
时间:2017年8月8日 13:30-18:00
(2)交流访问、参观游览活动的安排
活动参观 暂定 (科技馆、大学、中学)
七、合作单位
英国.桑德兰大学大数据研究院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科院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华杯赛组委会
IMC国际数学竞赛组委会
北京慧明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八、媒体
首届国际青少年程序设计竞赛在京举行
2017年3月25日, 由国际创新教育联盟主办,北京慧明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国际青少年程序设计竞赛(以下简称“国青赛”)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拉开帷幕。该项活动吸引不少爱好程序设计的学生到现场参赛。
“国青赛”竞赛在考核内容及考试形式上采用完全的创新模式,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的同时,更在突出学生学习的实用性。
据组委会的张健主任表示:“青少年学习计算机编程成人编程有很本质的区别,成人编程主要注重于实际功能,而学生们所学习的编程一直到高中阶段都是以算法为主。孩子们不会像成人那样为了完成功能而写代码,孩子们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怎么去最快速,最优化的去解决问题。”
“国青赛”的秘书长陶亮介绍:该竞赛是一种全新人才选拔的创新模式,并有望成为优秀学生和大学之间的重要桥梁。该活动尝试为学生建立了由小学中学到大学的一个完整的绿色通道。学习优秀的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大学的教育模式和对生源的需求,优秀的大学也可以直接了解相关专业的学生学习情况,从而打造一个双向互动并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生态链。
组委会有关专家表示:“在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上指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国青赛”能够正确把握这一重要的思想,进一步贯彻落实“科教兴国”的方针战略,其对未来的中国乃至国际社会的和谐友好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