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礼拜堂,最初译名为“上海协和礼拜堂”,位于
上海市徐汇区衡山路53号,是一幢
哥特式复兴式风格的
基督教堂。由上海西侨建筑师布雷克事务所设计,江裕记营造厂承建,建成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3月8日。
历史沿革
民国十二年(1923年),在华美国人集资,在贝当路(今衡山路)开始建造教堂。
民国十四年(1925年)3月8日,教堂竣工并开始使用,最初名为“上海协和礼拜堂”,后改为国际礼拜堂,是当时上海规模最大的基督教堂。
民国二十年(1931年),建造3层侧楼小礼堂、牧师住房、办公室、活动室,后又置管风琴和建造400平方米交谊厅(今衡山路网球场)。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教堂扩建了西侧辅楼部分,为三层混合结构房屋,与原结构相连。
民国二十八年至三十八年(1939—1949年),国际礼拜堂建立儿童福利委员会,救济、收容流浪儿童。
1950年,国际礼拜堂改由中国牧师管理,并由理事会推荐出了该堂第一位中国理事长李仲道。
1958年,徐汇区17座教堂集中到国际礼拜堂和救主堂,实行联合礼拜。自此,国际礼拜堂成为徐汇区联合礼拜的主要场所。
“
文化大革命”期间,国际礼拜堂宗教活动被迫停止。 教堂被革命样板戏京剧《智取威虎山》剧团使用,管风琴及洗礼池、铜十字架毁坏。
1979年,党和政府落实宗教政策,国际礼拜堂大堂进行大修。
1980年12月25日(圣诞节),国际礼拜堂重新开放。
1983年,国际礼拜堂2楼大厅及3楼小礼拜堂安设了闭路电视。
2021年5月,国际礼拜堂进入修缮阶段,历时近两年,于2023年3月完工。
建筑布局
国际礼拜堂是上海地区规模较大的基督教教堂,占地7330平方米,建筑面积1763平方米,堂髙16米。国际礼拜堂由礼拜堂和三层高的副楼两部分组成,总体为L型布列,教堂(大堂)与左面(西侧)一幢三层副楼相连。
建筑特征
国际礼拜堂采用严格的复古设计手法,整体为简化的哥特复兴式风格。建筑为双坡式屋面,交叉型木屋架,两坡陡峭,铺盖青石板瓦。清水红砖外墙,水泥勒脚,红砖及石砌线脚。
国际礼拜堂在空间布局、装饰装修方面追求简洁朴素,整体古朴而庄重。 院内有草坪、花木与道路及植物小品陪衬,室内和室外呼应,营造出四季有景的氛围。
主要建筑
大堂
大堂采用单层砖木结构,连续砖拱墙承重,四周设夹层回廊。入口拱券门廊,两边设有尖拱长廊。大堂正中为祭台,两侧是二层廊式楼厅。各处走道都是水磨石子地坪。入口窗采用尖券,侧面用弧券双叶窗,石砌窗框和窗棂,镶嵌梅花纹玻璃,细部较为精致。大堂东、西立面一层大量采用了柳叶窗、尖券窗,北立面石质大型花窗以及三叶饰的窗套和斩假石的尖券拱门。
副楼
副楼位于大堂的左侧,建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为假三层混合结构,混凝土柱和砖墙承重。三层副楼底层是牧师的办公室,二楼是幼儿室,三楼是小礼拜堂。小礼拜堂供少儿或少数人做礼拜。
历史文化
名称由来
国际礼拜堂建成初期,因参加礼拜的绝大多数是美国基督徒,礼拜时使用的是英语,所以被叫作美国礼拜堂。抗日战争期间,有许多欧洲人、中国人前来做礼拜,所以改名“国际礼拜堂”。
保护措施
1989年9月,国际礼拜堂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所获荣誉
2023年12月8日,“上海市基督教国际礼拜堂保护修缮工程”入选第四届“上海市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示范项目”。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交通信息
从上海市人民政府出发,步行420米,在
人民广场站上车,搭乘地铁1号线在
衡山路站(4口出)下车,步行23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