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欧亚科学院成立于1994年,是由世界各国著名科学家、技术专家、文化活动家组成的科学团体。
宗旨
联合欧亚大陆及世界各国科学家,为解决各国共同面临的紧迫性问题,加强在改善环境与生态、遥感技术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电子通讯联系、疾病防疫。以及进一步发展经济、文化和精神文明等方面的空间合作。
院士
国际欧亚科学院成立于1994 年, 时处全球一体化蓬勃发展的年代, 国际欧亚科学院的成立具有浓厚的国际学术界相互交融的色彩, 反映了世界科技新的发展趋势。国际欧亚科学院拥有欧洲、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和澳洲等46 个国家600 余名院士、通讯院士和荣誉委员, 他们都是各国著名的自然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和社会科学家。国际欧亚科学院总部设在莫斯科,分别在欧洲(芬兰)、欧亚(俄罗斯) 和亚太地区(中国)建立区域中心,并在15 个国家建立了科学中心。
合作与活动
经当时的国家科委批准,1995年5月在北京成立了
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办事处设在我院地理科学与自然资源研究所。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作为一个实体,有利于发挥中国科学家在国际科技舞台的作用,同时通过中国科学中心与其它国家科学中心的联系,沟通与促进双边或多边政府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
任务
优先任务
1.对于抛向大气层、水域和自然界其他对象排放的有害物质,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体健康所造成的危害进行鉴定性评价。
2.发展全球统一技术原则和标准的地球信息科学。
3.对人类健康和经济活动有害的自然灾害和技术过程进行预警和预报。
4.东西方文化在形成现代文明中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前景研究。
5.寻求东西方人类精神相互理解的途径。
6.为探讨世界宗教教义共性的神学研究。
7. 利用航天遥感系统和通过国际通讯渠道传递数据。
8. 促进能源保护和科技大含量工艺学的运用。
9. 联合医学家和生物学家的力量研究流行病学、危险疾病的传播、病源生态学以及与其相近的微生物学、免疫学和卫生学。
10. 促进在经济、文化、科技、和宗教方面东西方国家的接近。
11.根据有关国家的咨询要求,在解决与民族、政治和其他界限有关的国家间有争议的问题时,对各种现代和历史档案文件与资料进行分析和鉴定。
当前任务
国际欧亚科学院联合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欧亚大陆的著名科学家,依靠这种科学家的广泛联合,有可能共同解决区域性或全球性问题。国际欧亚科学院除重点研究预防医学、流行病学、生态学、地球信息科学、航空航天遥感方法等学科与领域外。当前在国际欧亚科学院和全人类面前的紧迫任务是研究自然和技术原因产生的灾害,社会经济危机及其预测。其中包括亚洲东部和南部经常发生的强烈地震;臭氧空洞的形成;由于温室效应引起的气候变暖;全球海洋和大气的污染;东南亚一些国家的经济危机等等。这些大范围和全球性问题都需要进行研究和预测。国际欧亚科学院应该在这些方面发挥应有作用。国际欧亚科学院在提出各种设想和建议及在实施过程中,不受任何国家、联盟或任何权力机构,或任何政治局势的影响。国际欧亚科学院只相信和依靠科学思维、科学探讨、科学论证、科学调查和科学实验,借助最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广泛地传播信息。
组织结构
国际欧亚科学院的组织结构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按科学领域组成科学学部;二是按国家或大的区域范围建立科学中心。共划分14个学部:
1. 航空航天方法与地球遥感技术学部;
2. 生态问题与环境评价学部;
3. 研究地球的地学、生物、水域和大气层的航空航天与地面资料综合判读学部;
4. 自然灾害现象与危险的技术过程预测预报学部;
6. 全球和局部地区通讯系统科技问题学部;
7. 预防医学、
医学地理学、流行病学、病源生态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和卫生学学部;
8. 经济地理学、国际经济联系和商业往来学部;
9. 人口学、人种学、考古学和历史学学部;
10. 文化学学部;
11. 各国人民宗教联系学部;
12. 地理政治和国际法学部;
13. 当今社会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则学部;
14. 自然资源和能源开发与保护技术学部。
在以下国家建立了国家科学中心:
奥地利、白俄罗斯、保加利亚、英国、德国、以色列、中国、波兰、俄罗斯、斯洛伐克、乌克兰、法国、捷克、南斯拉夫、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