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国际会议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每5年举行一次,中国历史学会于1980年申请参加该组织,并应邀参加同年在布加勒斯特举行的第15届大会。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第21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上,经过大会陈述、执行委员会投票等程序,最终以36票支持、8票反对、5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将在中国济南的山东大学举行的议案,并于2015年8月23日正式开幕。
大会简介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始办于1900年,每5年举办一届,至今已举办了21届(世界大战期间未能举行);每届参会的各国历史学家都在1500—2000人之间,是世界历史学家的盛会。此次在荷兰举行的第21届大会,参会国家100多个,正式注册代表近1600人,另有部分自由参会人员,总人数超过了2000人。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从未在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举办过。20世纪30年代,胡适等人曾以个人身份出席过大会。20世纪80年代,在胡乔木同志的提议下,中共中央批准了中国史学会以国家会员的身份加入国际历史学会的报告。此后,中国史学会组团参加了1985年的第16届(团长刘大年,成员有季羡林等18人)以及此后的历届大会。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并取得北京市政府的正式支持,中国史学会代表团曾在加拿大召开的第18届大会上,正式提出2000年在北京举办第19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申请,但因种种原因,这一申办议案没有被通过。
当前世界各国的历史研究各有侧重,但仍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这主要体现在世界历史学界每五年召开一次的“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上。这是一个学术会议,参加者有附属于大会的各相应的专业委员会,如现代欧洲史研究会、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学会等会员,以及对大会感兴趣的世界各国学者个人。会议的承办者,过去主要是欧美国家,因此长期以来每届大会的主题主要反映欧美国家学者的研究情况,缺乏反映研究第三世界国家历史的选题。但是随着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越来越多,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发展中国家例如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研究第三世界国家历史的选题也越来越多。
历届举办地
历次召开
第19届
历时8天的第19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于8月13日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召开,2000年正值奥斯陆建城1000周年纪念,大会闭幕的周末,市民倾城上街庆祝,载歌载舞,盛况空前。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每5年举行一次,中国历史学会于1980年申请参该组织,并应邀参加同年在布加勒斯特举行的第15届大会。今年的大会因在世纪之交召开,参加者特别踊跃,据云达两千人。大小会议(主题大会、专题讨论会、圆桌座谈会、报告会)不下一百余次,使人应接不暇。  大会组织的三个主题报告吸引了众多听众:第一个题目是“全球史(世界史)的概念与方法论”,下分两个副题:1、世界史是否可能?2、数世纪来各大洲之间的文化交流。第二个题目是“千年的时间与历史”,下分两个副题:1、时间的构建与区分,2、千年运动与对未来的幻想。第三个题目是“历史的用途与历史学家在历史中的地位”,下分三个副题:1、近代以前历史的应用和滥用与史学家的地位,2、
近代社会中历史的工具化与史学家,3、近代史学的批判功能。  专题讨论会也很有特色,共分20个专题,如20世纪史学的评估;记忆与认同;各种社会如何构建与处理其过去;科学发明(科学知识的传播与接受);司法理论与实践;历史中的伊斯兰社会;传教、现代化、殖民与非殖民化;宗教与性别;家庭结构与人口统计——欧亚社会比较;区域与区域化;自古至今的写作与阅读习惯;环境史的最新发展;16至20世纪知识交流的方式等等。  圆桌座谈会的题目更多:传媒革命,历史教学,欧洲与非欧洲法制的交遇与对抗,性别、种族、排外与民族主义,疾病史,档案的公开与共产主义史(1990—2000),50年来冷战史著作评议等,充分反映了近年来国际史学界注视的方向。  英国历史学家奥布莱恩就第一个主题“世界史是否可能?”所作的报告,对我们了解西方学界对世界史研究的新趋势和存在的问题颇有帮助。  “世界史是否可能?”这个问题在我们看来似乎是幼稚可笑的。但在西方历史学界看来,世界史确实还是一门有争议的学科,何况摆脱“西方中心主义”对他们大多数历史学家来说比对我们困难得多。不过近一二十年来情况有了转变。奥布莱恩教授首先从史学史发展的角度列举古代的希罗多德、司马迁,中世纪的奥罗息斯、奥托主教,近代的伏尔泰和哥丁根学派,到当代的麦克尼尔、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世界史著作和观点,认为他们代表了扩大历史研究领域、重视其他文化和民族的世界史学传统。  有些后现代主义者顾虑“全球史”的复兴会重新突出西方在科技、军力、经济发展的超前性。奥布莱恩指出,这种顾虑也不是没有根据,因为不少历史学家仍被几个不正确的观点所误导:一是认为欧洲在19—20世纪在科技和经济的领先地位可以追溯到1815年以前若干世纪;二是认为欧洲的政治、法律、文化遗产对促进其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特别有利(即所谓“特殊论”);三是认为亚洲人一直生活和工作在不利的环境下,这种生态实际长期束缚和阻碍着亚洲的经济发展。这就是说,西方在历史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是由于它的“特殊”条件,是东方所望尘莫及的。这些片面的观点近年来遭到了东西方历史学家
的批评和驳斥。  最后,奥布莱恩预测:历史比较方法和跨文化的国际交往研究将是21世纪世界史学的主要风格,只要处理得当,这两种方法“定能加深我们对异质文化的了解,满足全球范围内一体化和相互依赖的要求,并且促进对各民族、团体、文化在历史上丰富多彩的贡献的理解和赞赏”。
第20届
2005年第20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首次在欧洲和美国之外的国家举行。虽然这次大会是在澳大利亚的悉尼举行,而不是在亚洲等发展中国家举行,但是会议的组织者明确表示,这次大会在澳大利亚举行有不同寻常的意义,表明了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对第三世界国家历史研究的重视。这次会议的选题也反映了世界历史学界共同关心的问题、反映发展中国家与现代化关系的历史。
第20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确定了三大主题,即历史上的人与自然,神话与历史的关系,战争、和平、社会与历史上的国际秩序。这三大主题体现了对传统课题的重视,更强调了当今时代的需要。“人与自然”包括了生态史、环境史等内容,是目前备受关注的问题;“神话与历史”则包括了大量的传统基础课题,目前大量的考古材料和解密材料,对研究传统未解的历史之谜提供了研究的基础;“战争、和平、社会与历史上的国际秩序”既包括了传统课题,更包括了当今时代提出的迫切需要研究和解答的新研究课题。
这次大会非常重视亚非拉国家的历史。在大会组织的6个专题讨论会中,除一个是研究1000—2000年中欧在东西方历史中的地位外,其他都是研究亚非拉国家历史的题目。其中关于对中国历史与现代化问题的研究,大会还专门设立了一个分论坛,足见大会组织者对中国历史研究的重视。
第21届
简介
第21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将于2010年8月22—28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是由国际历史学会主持的,每五年举办一次,是全世界历史学家的盛会。建设世界史学科,必须加强国内外世界史学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中国史学会是国际历史学会的国家会员,按照惯例,中国史学会决定组织中国史学家代表团出席这次大会。  这次大会确定了三大主题:帝国的衰落;作为文化的城市;宗教与权力。
另外,还有21个专题讨论会。议题分别为个人传记与微观史;征服与人口学;谁拥有历史?过去与现在的史料;非洲的殖民帝国与文化混杂;变化中的旅行文化;移民;现代历史中自由与不自由的劳工;跨文化视野中的书籍;20世纪伊斯兰世界的国家建构;消费社会与经济变迁;“我们吃,我们穿,故我们存在”:历史中的食物与服装;信贷的社会史;民族认同与对霸权的记忆;边疆与边界;历史与人权;性暴力:历史、文化与表述;新共和国:19世纪拉丁美洲的国家建构;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基督教中的高等教育;前现代时期南亚与东南亚的宗教与社会;通向一种世界史?全球化世界中的社会政策与政治;作为历史要素的情感:古代世界的感知与感情。
15个圆桌会议。主题分别为奴隶制;历史学与伦理学;18世纪之前的宽容;关于殖民化的相互冲突的记忆;古代与中世纪的天文学和占星术;世界的形象:为世界绘制地图;历史学存在一种全球方法吗;参见专题21;死亡的权利;公共空间概念的使用;城市暴力;古代与中世纪的种族多样性、文化交流与认同;口语文化与书写文化的冲突;集体认同的女性图像表达;妇女与学术文化。
10个联合讨论会。议题分别为性别与教育;城市、知识与传媒;历史上的人文主义;历史编纂的政治史;图像、大众传媒与历史;民族史与历史学的全球化;作为创新政治模范的小国家;体育运动中的国际关系:历史编纂学的趋势与新挑战;现代史中的空间概念;从古代到现今的贸易与文明。
4个特别讨论会。议题分别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项目的历史;伦理学、历史研究与法律;中国、印度和日本的现代化:一项比较研究;历史视野中的世界形象。4个特别讨论会中,其中第3项“中国、印度与日本的现代化:一项对比研究”是中国史学会建议的,由中国史学会主持。
此外,还有国际史学会22个分支机构召开的各种讨论会。按照规定,专题讨论会的主持国学者不能超过三人,需要多个国家学者参加。其他各种场次的讨论会也需要中国学者出席。
李伯重在开幕式上作基调报告
应历史科学国际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Historical Science)秘书长Jean-Claude Robert教授的邀请,清华大学历史系和国学院教授李伯重出席了2010年8月22-28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第21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The 21st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Historical Science, CISH2010),并在开幕式上做了题为“Water and the History of China” 的基调报告(keynote speech)。李伯重教授是第一位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上开幕式上做主题报告的中国学者。
首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于1923年在布鲁塞尔举行,随后历史科学国际委员会1926年5月15日在日内瓦成立,这是历史学科最重要的国际组织。我国的中国史学会于1982年加入了该组织,成为该组织的正式成员。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每五年召开一次。参加此次大会的学者有一千五百人左右,来自世界各国。中国史学会派出了由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教授、秘书长陶文钊教授率领的阵容强大的代表团参加了这次大会,并成功地获得了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主办权(将于2015年在山东济南举行)。陶文钊教授还当选为历史科学国际委员会执行局成员。
今年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开幕式讲演的主题是水与历史。开幕式在阿姆斯特丹音乐厅(Muziektheater Amsterdam)举行,做主题讲演的学者有李伯重(中国)、Ibrahima Thioub(塞内加尔)和Jean-Claude Robert(加拿大)三位历史学家。
本次大会举行的讨论会(session)有122场,其中大会组委会提议组织的特别讨论会(special session)有两场。在这两场特别讨论会中,一场是李伯重教授与日本学者友部纯一教授、印度学者Prasannan Parthasarathi教授合作组织并主持的“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 India and Japan: a Comparative Study”。五十余位各国学者参加了这场讨论会,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教授、印度加尔各答发展研究所所长Amiya Bagchi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苏基朗教授、日本北海道大学松浦正孝教授等学者作了报告。
第22届
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第21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上,经过大会陈述、执行委员会投票等程序,最终以36票支持、8票反对、5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将在中国山东大学举行的议案。
2009年初,中国史学会分析讨论后认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行影响深远;全球经济危机时期,中国恢复经济发展的实力和信心,更是鼓舞着全世界。中国的发展显然为申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创造了充足的条件,因而,中国史学会应在2010年召开的第21届大会上,正式申办2015年的第22届大会。
中国史学会在讨论有关申办设想时认为,第22届大会如能在中国举行,山东济南及山东大学应成为首选的举办地。山东是孔孟故乡、中华文化的发祥地,近年来山东经济的发展也一直处在全国的最前列。山东大学素以“文史见长”,许多领域的研究居国内乃至国际学术界前沿。请各国历史学家到山东来讨论历史文化问题,可以使他们通过山东正确地认识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也可以更进一步了解山东、宣传山东,为山东省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过渡创造国际舆论。2009年2月6日,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在历史文化学院院长王育济的陪同下,专程拜会了中国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张海鹏先生(现为中国史学会会长),双方座谈后议定:拟申办的2015年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将在山东大学举行。
积极申办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意义十分重大,这既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大机遇,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届时,全世界的2000多名顶尖级史学家齐聚济南,也将是山东的一大文化盛事,不仅将极大提升山东省和山东大学的国际影响力,极大提升齐鲁文化和孔孟儒学的影响力,同时,对开拓山东的旅游市场,推动山东经济走向世界,也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因而,此项工作得到了国务院以及山东省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姜大明省长亲笔签发了致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执行局和执行主席的个人信函。
近一年来,在中国史学会的领导下,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与中国史学会秘书处紧密合作,扎实推进申办的各项准备工作,先后完成了相关申办陈述文件编纂,相关宣传视频和宣传画册的制作等。今年7月12日,徐显明校长在北京与张海鹏先生等举行最后一次申办工作会议,就申办工作的各项具体事宜进行了周密安排。
8月21日—28日,中国史学会代表团共18人前往阿姆斯特丹,参加了第21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并成功地完成了第22届大会的申办工作。山东大学王育济、姜生教授做为中国代表团的代表全程参与了大会的各项活动,并在8月24日中国代表团举行的招待酒会上,向各国代表团团长和国际史学会执行局各位执委,着重介绍了山东省济南市和山东大学的相关情况,回答了相关问题。在这次招待酒会上,山东大学设计制作的《山东o济南o山东大学: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申办地》的大型画册,受到欢迎和好评,对8月26日的执委会投票产生了积极影响。会议期间,王育济、姜生教授还应邀出席了阿姆斯特丹市长的招待酒会,拜会了荷兰史学会会长布罗蒙教授。在8月28日中国代表团的总结大会上,张海鹏团长对山东大学在申办工作中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
5年之后的2015年,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开幕式、闭幕式将在山东大学新建的体育馆中举行,大会的主会场和大部分分会场将设在山东大学的各个校区;届时,预计会有2000名以上的外国史学家参会,山东大学将有众多的学生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大会。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04 14:02
目录
概述
大会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