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大地测量和
地球物理联合会在1960年
赫尔辛基大会上决议,取国际
纬度局的五个
台站在1900~1905年(相当于1903年)所测定的
地球自转轴的平均位置作为地面极,即
极移原点,这就是通常所称的“国际协议原点(CIO)”,它属于
固定平极的类型。地球坐标系指向的不断变化,在实际工作中造成许多困难,因此,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和国际大地测量学会早在1967年便建议,采用国际上5个纬度服务站,以1900年~1905年的平均纬度所确定的平均地极位置作为基准点,通常称为国际协议原点(conventional international origin,CIO)。
因际协议原点的出现是国际学术组织试图将地面极定义唯一化的一种措施和尝试。应该承认,相对于不同模式,不同框架的多个地面极的混乱局面,这无疑是在选定地面极统一比方面的一大进展。
1963年以后,国际极移服务局一直定期公布相对于国际协议原点的极坐标,它是由50个参与台站综合得出的。严格来说,按照赫尔辛基大会的决议,国际协议原点只能依据国际纬度局的五个站的纬度值来定义的。对国际协议原点来说,真正以国际协议原点作为地面极或极移原点的也只是这五个台站,国际极移服务局所给出的极移坐标是采用了远远多于这五个台站的测量数据得出的,尽管国际极移服务局声称这些数据是以国际协议原点为参考点(即作为极移原点),但严格来说是有相当差别的。
上面提到,独立于国际极移服务局进行极栘服务的,还有国际时间局,它也定期公布地极坐标。在1959年至1967年期间,国际时间局公布的极坐标是相对于“历元平极”,国际时间局将这一时期所公布的参考框架系统称为“1962BIH”系统。从1968年开始,国际时间局也开始了以国际协议原点作为极移原点,这时它所发布的极坐标和与之相应的参照框架,称为叫“1968BIH”系统。这是国际时间局试图解决与国际极移服务局之间有两个各自不同的地面极定义的又一次努力。上面已经指出,国际极移服务局所公布的国际协议原点,由于采用台站数据和数据处理方法的不同,这个公布的IPMS的原点和原定义的国际协议原点会有差异。因此,上述情况同样也适用于国际时间局。它与国际极移服务局所公布的,以及与定义的国际协议原点,三者并不一致。所以,只能说国际时间局1968年开始决定以国际协议原点为参考点所公布的极坐标,在消除原来与国际极移服务局所公布的极坐标的不一致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劝,或者说情况有了较大改善。
从1982年7月1日,美国的两个台站(尢气亚和盖沙斯堡)关闭以后,国际协议原点这一名词和定义更是名存实亡了。因此,国际时间局在公布了“1979BIH”系统后认为,协议地面极就是国际时间局所公布的极坐标所相应的那个极移原点,避免再次引出是否符合国际协议原点定义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