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城厢南面有条马路叫“国货路”,它的由来与国人抵制“洋货”有关。芜湖、杭州、上海、福州等城市都有以国货路命名的街道。
上海市区的马路多以国内地名、人名,再加上方位来命名,但
上海老城厢南面有条马路却叫“国货路”,它的由来与国人抵制“洋货”有关。自鸦片战争以后,上海成为通商口岸,洋货大量涌入,冲击我民族工业,导致许多企业破产、工厂倒闭、工人失业。为此,许多爱国人士强烈要求政府抵制洋货,提倡国货。1928年5月,南京中央政府批准了上海实业界提出的在上海举办“中华国货展览”的申请。从这一年的5月开始,中华国货展览进入了紧张的筹备阶段。考虑到如果在租界内举办,必然会受到外来势力的阻扰,当时上海的慈善机构“新普育堂”的董事长陆伯鸿提议让出新普育堂的房子和场地无偿提供给展览会。新普育堂是1911年几家慈善组织合并后在陆家浜南的地方新建起来的,它是座“山”字型的“红房子”,其东西两侧分别为三层楼房,中间是大教堂,楼前有一方宽广的操场,正是举办大型展览会的好去处。新普育堂门口原先有一条煤屑铺筑的路,因为是通向中华国货展览会的必经之路,也拓宽重筑为柏油马路。
1928年11月1日下午2时,“中华国货展览会”隆重开幕,南京国民政府要员专程来沪参加。蒋介石亲自行升旗礼,工商部长孔祥熙行启门礼,在“中华国货展览会”会场门口,搭有一座中国传统样式的红漆大牌楼,上盘金龙,显得富丽堂皇,牌楼之后镶有“物华天宝”四个金字。大门处有孙中山的巨幅遗像,内设游艺场,开幕后三天,日夜演出京戏,梅兰芳、程砚秋等名伶登台献艺。全国各地送来机器、纱布、绸缎、服装、日用百货、图书、工艺品,以及南北干货、应时水果等等商品,上海特别市政府各局也将各种统计报表、工作计划、工作成绩、实物等陈列展出,甚至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也布置陈列室,展示了该行的业务状况。展览会到1928年元旦闭幕,为期整整两个月。会后“爱用国货,抵制洋货”,一时成为上海市民的自觉行动。“煤屑路”后来也被改名为“国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