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宣言,表示为适应战况,统筹全局,长期抗战起见,将国民政府首都迁驻
重庆。同时宣称:我国自决定抗战自卫之日,已深知此为最后关头,为国家生命计,为民族人格计,为国际信义与世界和平计,皆已无屈服之余地,凡有血气,无不具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决心。宣言表示:此后将以最广大之规模,从事更持久之战斗,以中华人民之众,土地之广,人人本必死之决心,以其热血与土地,凝结为一,任何暴力不能使之分离,外得国际之同情,内有民众之团结,继续抗战,必能达到维护国家民族生存独立之目的。
国民政府迁都的决策,是在1937年10月中下旬作出的。抗战爆发后,经过三个多月的作战,国民党军在北方相继丢失河北、察哈尔、绥远和山西、河南北部地区,退向黄河沿岸。在上海,经过“持久消耗”也渐渐不支,开始全线撤退。尽管国民政府对“国际干预”抱有很大希望,却很难得到西方国家的实际支持。在战事不能很快结束的情况下,国民政府被迫接受准备长期抗战的事实,对战时策略进行重新调整。10月下旬,蒋介石在国防最高会议上提出将国民政府迁移重庆,并将此举与坚持长期抗战结合起来,开始作迁都准备。
重庆是一座山城,位于四川盆地东南,正当嘉陵江与长江汇合之处,交通便利,商业发达,为西南地区的重镇。国民政府作出迁都重庆的决策,主要基于以下考虑:其一,北方战事发展,使迁都洛阳已不可能;其二,迁都西安距陕甘宁边区过近,并且缺少拱卫之屏障;其三,四川四面环山,一条大江直抵中原,若挟地势之利,便可抵御日军入侵;其四,四川号称“天府之国”,物产丰富,可以支持长期抗战。
1937年10月29日,蒋介石在国防最高会议上作《国府迁渝与抗战前途》讲话,明确提出迁都重庆,以四川为抗日大后方,继续抗战。30日国民政府决议迁都重庆。11月17日,国防最高会议也决议: “为长期抵抗日军侵略,中央党部、国民政府迁至重庆办公。”同一天,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率文官、主计、参军三处部份人员离京西上,揭开了国民政府迁都重庆的序幕。
自卢沟桥事变发生以来,平津沦陷,战事蔓延,国民政府鉴于暴日无止境之侵略,爰决定抗战自卫,全国民众同仇敌忾,全体将士忠勇奋发;被侵各省,均有极急剧之奋斗,极壮烈之牺牲。而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 暴日倾其海陆空军之力,连环攻击,阵地虽化煨烬,军心仍如金石。临阵之勇,死事之烈,实足昭示民族独立之精神,而奠定中华复兴之基础。
迩者暴日更肆贪黩,分兵西进,逼我首都。察其用意,无非欲挟其暴力,要我为城下之盟。殊不知我国自决定抗战自卫之日,即已深知此为最后关头,为国家生命计,为民族人格计,为国际信义与世界和平计,皆无屈服之余地。凡有血气,无不具“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决心。
国民政府兹为适应战况,统筹全局,长期抗战起见,本日移驻重庆,此后将以最广大之规模,从事更持久之战斗,以中华人民之众,土地之广,人人本必死之决心,继续抗战,必能达到维护国家民族生存独立之目的,特此宣告,惟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