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参政会旧址,位于重庆市
渝中区中华路168号,为抗战时期
国民政府所设置的最高咨询机关“国民参政会”的办公旧址。
历史沿革
国民参政会旧址始建于20世纪20~30年代。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1月,重庆和丰商业股份有限公司经理王成章从赖郁安、赖树勋、赖执中3人手里买下此房,当时的门牌号是油市街4号。国民参政会从武汉迁到重庆后,王成章将房屋租给国民参政会使用。担任国民参政会秘书长的邵力子在此办公和居住。
解放后,国民参政会旧址为重庆市交通局办公所用。
1994年,交通局搬迁后曾改作经营用房使用,后停业闲置。
2009年,国民参政会旧址重新进行了修缮,整理为重庆市交委后勤中心。
建筑格局
国民参政会旧址建筑为中西式砖木建筑,坐西向东,前坝后院,原有独立院墙与周边隔离。二楼一底,带有阁楼,有带老虎窗,中西结合,面阔18.9米,进深19.3米,高15.3米,共有房间21间,建筑面积1459.08平方米,占地面积364.77平方米,保护范围面积约1677平方米。国民参政会旧址青砖外墙,墙面部分用小鹅卵石嵌在竖向灰缝中作装饰线条。楼前有一较大的院坝,楼后有一小天井。室内设有壁炉,阁楼顶部开有烟囱和4个天窗。二层临街的两扇窗户四周有西式风格的浮雕窗套,造型典雅大方。
文物遗存
国民参政会旧址窗户饰有浮雕。
历史文化
国民参政会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7月,国民参政会在汉口成立,是抗战时期由国民党、共产党及其他抗日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参加的最高咨询机关。同年10月,迁往重庆。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迁回南京。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3月结束。前后历时十年,共召开四届13次大会,提出的各种建议案多达2600余件,其中有11次会议都是在重庆国民参政会旧址举行的。国民参政会成立后,中共中央派毛泽东、林伯渠、陈绍禹、秦邦宪、董必武、吴玉章、邓颖超7人接受国民政府的邀请,参加国民参政会,担任参政会议员。国民参政会由成立、发展到最后消亡的历史,反映了国共两党由合作到分裂的过程。
文物价值
国民参政会旧址小楼是当时国民政府设立的最高咨询机关的所在地。国民参政会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共同努力的结果。国民参政会前期对于团结全国人民,发扬抗日民主,推动全面抗战起了积极作用。后期由于国民党推行消极抗战政策,逐步丧失其进步作用。国民参政会的存在及其演变在中国近代史特别是抗日战争史上具有重要的政治影响。中共参政员与各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充分利用这个合法的政治舞台,为抗战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国民参政会见证了这一重要历史,为研究当时的历史事件提供了载体。
保护措施
2013年3月5日,国民参政会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9月,国民参政会旧址被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联合公布为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国民参政会旧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中华路168号。
交通信息
步行:自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步行前往国民参政会旧址,路程约820米,用时约13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