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江(张人杰)、蔡元培、吴稚晖、李石曾被称为“国民党四大元老”,又称“国民党党国四老”。1924年,在国民党一大上,李石曾和吴稚晖被选为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1926年,张静江和蔡元培也入选监委。李、吴、张、蔡四人因关系密切,并称国民党四大元老。
蔡元培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孑民,号孑农,浙江绍兴山阴(今越城区)人。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蔡元培早年科场顺畅。17岁时考取秀才,22岁时中举人,次年入京会试告捷,1892年补复试,应殿试,被取为二甲三十四名进士点翰林院庶吉士。深受甲午战败耻辱的刺激,目睹了戊戌变法的过程,蔡元培认识到清廷政治改革“无可希望”,1898年10月,他毅然抛弃官职南下兴办教育。
1898年冬,蔡元培任绍兴中西学堂总理,广延教师,购置图书设备,增设新式课程,办学成效显著。1901年2月蔡元培因与旧派有矛盾经费无着等原因辞职。同年9月,被聘为上海南洋公学经济特科班总教习。黄炎培、邵力子、胡仁源、李叔同、谢无量等均出其门。1902年4月,蔡元培与叶瀚、蒋智由等在上海办中国教育会并任会长。同年,蔡元培与蒋智由、黄宗仰、林白水、陈梦坡、吴彦复等创立了爱国女校。因“墨水瓶事件”,教习郭镇瀛开除第五班学生,激起全校各班200余人集体退学。蔡元培力争无果,为了解决退学学生的学习问题,蔡元培成立爱国学社,任总理。1903年2月起,中国教育会和爱国学社学员每周都在张园举行公开演说会,议论时局。东京中国留学生的拒俄运动波及国内,蔡元培是国内拒俄运动的重要领导人。4月30日,蔡元培及其所领导的中国教育会在上海发起张园拒俄大会,会上组织了上海拒俄义勇队。他还联合同志,组织对俄同志会,创刊机关报《俄事警闻》,以“唤起国民”反抗俄国侵略。日、俄开战后,会名改为“争存”,报名改为《警钟日报》。1903年发生了“苏报案”,《苏报》对拒俄、拒法活动和各地学潮,都作了详细报道及评论,大事宣扬反满革命。清廷极力镇压,6月底,逮捕了章太炎邹容以及陈范之子仲彝等人,将《苏报》馆封闭,爱国学社随之停办。蔡元培辞掉相关职务,前往青岛学习德语,拟赴德留学。
1904年开始,蔡元培的思想日益激进,开始更多地从培植人才、宣传鼓吹,转向直接行动。认为革命只有两途,一是暴动,一是暗杀。暑期,蔡元培再任中国女学经理,“不取贤妻良母主义,乃欲造成虚无党一派的女子”。蔡元培为各地来沪革命志士的革命活动提供条件,爱国女学也成了海内外革命者联络的中心。1904年秋,华兴会拟议的湖南起义失败,蔡元培接待避难上海的华兴会会员。1904年底成立光复会,蔡元培被推举为会长,将江浙一带的革命势力联合在一起。在反清力量中,光复会与孙中山主持的兴中会、黄兴主持的华兴会呈鼎足而三的格局。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与黄兴、陈天华等革命党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蔡元培也于10月20日加入同盟会,并任同盟会上海分会会长。蔡元培凡事均为同盟会和整个革命事业着想,对于分裂破坏的行动深表反对。
1906年,由于革命团体内部的意见纷扰,加之暗杀活动的受挫“不耐人事烦扰”的蔡元培渐生倦意,再次计划赴德留学。1907年6月,蔡元培前往德国,开始了四年多的留学生涯。蔡元培先在柏林学德语,次年进莱比锡大学听课和研究,涉猎了心理学、美学、哲学、史学等当时几乎所有的人文学科,编著了《中国伦理学史》等一批学术书籍。蔡元培在继承中国固有文化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增收了西方近代文明的精华,融会贯通,形成他的“东西文化结合”的主张。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11月28日蔡元培抵达上海,投身建民国的事业。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大总统职,蔡元培被任命为教育总长。
蔡元培在民国初年的最大贡献是对中国教育的革故鼎新,奠定了民国教育的基础。从1912年1月始任职到7月,因不满袁世凯擅权,唐绍仪内阁中四位同盟会员一同辞职。在南京教育部的一个月中,蔡组织部员制发《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及小学、中学师范等课程标准规定初小男女同校,小学废止读经,中学废止文、实分科,并通令全国推行社会教育。2月初,蔡元培发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提出“五育并举”,以军国民主义、实利主义、公民道德、世界观及美育为此后的教育方针,替代原来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清末教育宗旨。蔡元培在民国教育总长任上还有一项重要工作是,筹划和主持召开中央临时教育会议,制定新学制,即“壬子——癸丑学制”,确立了新教育体制的基本框架。
蔡元培辞职后,携眷再赴德国学习。次年刺杀宋教仁案发生后,蔡元培回国,站在了国民党的反袁大旗之下。“二次革命”失败后,他再度游学法国。直至191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校长,以“兼容并包”的方针开启新文化运动。
蔡元培坚信“革命之根本,在求学问之深且宏”,毕生从事教育工作。1940年3月5日蔡元培在香港病逝,葬于香港仔山巅华人公墓。国民政府发布褒扬令,赞其为“高年硕学”、“万流景仰”。毛泽东在唁电中誉其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周恩来写挽联云:“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
张静江
张静江(1877~1950),谱名增澄,名人杰,以字行,别署钦光、卧禅,黛县人、居浙江吴兴(今湖州),青年时习书画。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其父张颂贤以银10万两为张静江捐得江苏二品候补道衔。次年,任一等参费随驻法公使孙宝骑赴法。在法国结识孙中山,并为同盟会筹集和掌管基金。在巴黎开设通运公司,经营古玩、茶叶、丝绸等,并在纽约开设分公司,为同盟会提供活动经费。光绪三十二年,与李石曾、吴稚晖等成立世界社,刊行《新世界》周刊,又编印《新世界丛书》。次年加入同盟会,资助孙中山在华南沿海一带发动武装起义。1911年(宣统三年)武昌起义后,从巴黎回国。1913年(民国二年)参加讨伐袁世凯,失败后赴东京、巴黎,支持孙中山改组中国国民党为中华革命党。次年蒋介石加入中华革命党时,张静江为监誓人;同年任中华革命党财政部部长,后在上海开办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1923年(民国十二年)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次年1月,任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并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1925年(民国十四年)7月,任广州国民政府成员,并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任广州国民政府委员。孙中山逝世后,和邹鲁等参加北京西山会议。又应邀赴广州,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主席。次年1月当选国民党第二届中央监察委员。5月,被选为国共两党联席会国民党代表,并被推举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会主席。不久辞职,让位于蒋介石。1927年(民国十六年)4月任浙江政治分会主席:7月任浙江省政府委员。次年2月任南京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主席;10月任国立北平故官博物院理事;11月任浙江省政府主席。1931年(民国二十年)6月任国民政府委员。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4月任江南铁路公司总经理。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先避居汉口,后经香港赴美国,寓居纽约。1950年9月3日在巴黎病逝。
吴稚晖
吴稚晖(1865~1953),原名眺,后改敬恒,小字奇龄,曾署础盒,本县雪堰桥南街人。吴稚晖上代无读书人,更无人做官,仅有市房四间,薄田数亩,家道寒素。父祖辈在家门口开设茶馆,借以谋生。六岁,其母病故时,他父亲才二十九岁,由于经济拮据,生活艰困,没有续娶,鳏居到老。母亲去世后,吴稚晖被带到无锡县城江尖咀外祖母家读书、抚养。
吴稚晖二十三岁时,在无锡参加县学考试,因非无锡籍贯受妒忌的人检举,被驱逐出考场。后回家乡参加阳湖县(即今武进县)县学考试,考上秀才。他二十七岁去南京参加乡试,中光绪辛卯科举人。他任过苏州吴县教官衙门西席、天津北洋大学堂国文教师、上海南洋公学学长等职。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高等师范。同年冬天,去广东参与筹办广东大学堂及广东武备学堂。第二年再渡日本,后回上海,参加“爱国学社”,与章太炎等参加《苏报》工作。《苏报》案发生,出亡英国。吴稚晖于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冬,参加同盟会。次年,与李石曾等在巴黎成立“世界社”发刊《新世纪》杂志,宣传无政府主义。武昌起义后归国。“二次革命”失败,与蔡元培等再赴欧洲。
1924年(民国十三年)起,吴稚晖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国民政府委员。1927年(民国十六年),他主张“清党”,反对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以后他历任国民党政府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中央研究院院士、总统府资政、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等职。一九五三年在台湾台北市病故,骨灰撒入东海。
李石曾
李石曾(1881~1973),原名李煜瀛,字石曾,笔名真民,真石增,晚年自号扩武,河北高阳人。李石曾出生于晚清的一个显宦之家。其父李鸿藻在清朝同治年间曾任军机大臣,在以保守著称的清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李石曾出生于1881年5月29日(光绪七年农历五月初二),是李鸿藻的第三子,6岁即熟读诗书,15岁从京城名儒齐禊亭习汉学,积累了深厚的国学根底。
1901年4月,李鸿章在京师贤良寺与八国联军议和。李石曾由光州骑马行程一个月到达天津,又由天津至贤良寺谒见李鸿章,商议出国事。商议结果,决定李石曾做为清朝驻法公使孙宝琦的随员前往法国,1902年抵达法国。1906年,他和张静江、吴稚晖等人在巴黎组织了世界社,1907年《新世纪》创刊号发行,宣扬无政府主义。1906年,经张静江介绍,李石曾加入同盟会巴黎分会。1911年夏,李石曾回国,积极参加辛亥革命。在天津,他和黄复生等组织了京津同盟会,出版《民意报》,在北方宣传和组织革命。1912年,李石曾和吴稚晖等人在北京创立留法俭学会。二次革命失败后,李石曾避往法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法国北方陷于战火之中,中国的留学生大都避往法国西南部,一进生活无着,处境艰难。1914年李石曾与蔡元培、汪精卫等组织了留法西南维持会。1915年6月,李石曾援引豆腐公司的成立,和蔡元培等一起组织勤工俭学会,号召留学生勤于工作。俭以求学,用自己的劳动收入来维持生活和学业。1917年,李石曾应蔡元培之邀回国担任北大生物系教授。他一边教书,一边继续为赴法勤工俭学奔走。他和蔡元培等人在北京建立了华法教育会和留法勤工俭学会。1917年,他在高阳县布里村创办了全国第一所留法工艺学校。1920年,李石曾在北京创办中法大学。同年,他得到孙中山和广州政府的经济支持,在法国建立里昂中法大学。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了末代皇帝溥仪出宫。11月5日,李石曾以民间代表身份参予其事,出任故宫财产清理保管委员会主席。1926年,故宫博物院成立,李石曾任院长。1927年4月,李石曾与吴稚晖、张静江等人多次开会密谋,鼓动和支持蒋介石反共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李石曾又全力支持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反动政府。抗战期间,李石曾在欧美从事外交活动。1948年他回国任总统府资政。1949年以后去瑞士。李石曾后于1956年定居中国台湾。1973年过世,葬于台北阳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