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文化资产
国家财政以各种形式向文化企事业单位拨款投入的资金及其转化的有形资产积累和无形文化资产沉淀而形成的财富
国有文化资产是指在从事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提供文化服务的文化企业和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中,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含绝对控股相对控股)和其他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经济成分,包括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固定资产流动资产
组成及分类
国有文化资产主要是由国家财政以各种形式向文化企事业单位拨款投入的资金,及其转化的有形资产积累和无形文化资产沉淀而形成的财富。国有文化资产包括政府享有所有权和追溯权的政府投资及其收益;包括由政府拨款维持的社会团体长期存在所形成的文化品牌、文化产品版权等无形资产。
文化经济学角度来看,国有文化资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国有文化资产包括文化事业单位和国有文化企业的国有财产及文化版权;狭义的国有文化资产主要是指增值型或经营性的国有文化企业的各类资产
从行业角度而言,国有文化资产主要分布于第三产业,部分性涉及第二产业,因其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因而不同于通常意义的国有资产。国有文化资产分为经营性和非经营性的。经营性国有文化资产主要分布于出版发行业、新闻广播影视业、文化旅游业、网络服务业、广告业、艺术创作业、演出业、文化娱乐业、教育培训业、体育业、文化产品制造业、文化用品印刷包装设计业、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会展文化服务业、文化产品出租与拍卖行业等。非盈利性国有文化资产主要分布于博物馆、图书馆、主题公园、文化馆(站)、部分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经营性和非经营性国有文化资产的区分是相对的概念.因为尚有一些行业目前还不能用这两类方法进行分类。
文化资产特点
国有文化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也不断取得进展。1988年成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局,开始对国有资产进行界定、评估和登记等工作,归口财政部管理。1998年该局撤销并入财政部,由政府多个部门分别行使出资人的职责。2003年国务院组建正部级的国有资产监督委员会,作为其直属部门。期间,各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也相继出台。
1995年国有资产管理局出台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实施办法》,2003年国务院颁布了《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2006年财政部出台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2008年全国人大颁布了《企业国有资产法》。通过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我国国有资产被赋予了作为公共投入生产社会公共产品和作为一般资本参与市场活动的双重职能。
由于我国国有文化资产承载着宣传文化教育功能,是确保党对意识形态领域影响力、控制力以及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载体,因而具有不同于一般国有资产管理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这种特殊性和复杂性表现为:
首先,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单位的理论划分道遇技术操作难题。由于我国文化事业单位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文化事业单位的原初功能设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提出公共文化服务概念后,出现了对接上的功能性紊乱。由此,在对事业单位的划分上需要有清晰的标准,但在实践中对于介于两者之间单位的划分、显得比较困难。
其次,财政部门的监管幅度和能力难以适应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的艰巨要求。长期以来,财政部门对国有文化资产的管理参照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办法.但这个管理方法对国有文化资产不能完全适用。
第三,国资委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管制度尚不完全应用于国有文化企业资产的监管。由于文化产品服务的内容属性决定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及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等方面的需要,因此尽管国资委可以对文化企业保值增值履行其职能,但对其社会责任特别是在复杂国际政治环境和国内政治经济制度下的意识形态、文化安全却无法保证。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21 19:36
目录
概述
组成及分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