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超级计算
天津中心(简称天津超算中心)是由科技部于2009年5月批准成立的首家国家级超级
计算中心,由天津市
滨海新区和
国防科技大学共同建设,部署有2010年11月世界
超级计算机TOP500排名第一的“
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和百亿亿次“
天河三号”
原型机系统。“天河三号”原型机系统入选由
两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18年度
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天津超算中心构建有超算中心、
云计算中心、
电子政务中心、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研发环境,是我国
应用范围最广、研发能力最强的超级计算中心,为全国的科研院所、大学、重点企业提供了广泛的
高性能计算、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端
信息技术服务。
建设情况
“
天河一号”是
国防科技大学承担
国家863计划“千万亿次高效能
计算机系统研制”重大攻关项目取得的标志性成果。该校通过与
天津市滨海新区密切合作,于2009年9月研制成功了
峰值性能为每秒1206万亿次的我国首台千万亿
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实现了我国自主研制
超级计算机从百万亿次到千万亿次的跨越,我国从此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2009年11月,在国际超级计算机排行榜中,该系统位居
亚洲第一、世界第五。“
天河一号”一期系统研制成功后,国防科技大学根据与天津市滨海新区共建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的合作协议,迅速启动了“天河一号”在滨海新区的安装部署工作,同时对一期系统进行了一系列
关键技术升级与综合
性能优化,自主研制了3款大规模
集成电路芯片,4类结点机、2套网络、15种
印制电路板,以及操作系统、
编译系统、并行程序
开发环境与
科学计算可视化系统。在异构融合
体系结构、64位
多核多线程自主
CPU、基于高阶路由的高速互联通信、多级
并行编译优化、高性能虚拟计算域、软硬一体的
低功耗控制等方面,实现了一系列新的重大
技术突破。其每秒4700万亿次的峰值性能和每秒2566万亿次的
持续性能,双双刷新了当前世界超级计算机系统
运算速度记录。升级后的“
天河一号”二期系统(TH-1A)由140个机柜组成,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
全系统具有高自主、高性能、高能效、高安全和易使用等显著特点,
综合技术水平进入当前世界领先行列。作为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的业务主机,“天河一号”已在
石油勘探、高端
装备研制、
药物设计、
基因测序、新能源、新材料、
工程设计与仿真分析、气候气象海洋、遥感数据处理、金融
风险分析、
动漫设计等领域获得了成功应用,该中心与有关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建立了几十个分中心与
联合实验室,为上千家的用户单位提供了
高性能计算服务。
2010年10月28日,中国
高性能计算机TOP100组织发布2010年度前100强排行榜,经过技术升级优化后的“
天河一号”(TH-1A)超级计算机系统,以峰值性能每秒4700万亿次、持续性能每秒2566万亿次(LINPACK
实测值)的优异性能再登榜首。据
国防科技大学有关专家介绍,升级优化后的“天河一号”,部分采用了该校自主研制的“
飞腾-1000”CPU芯片,峰值性能提高了3.89倍,持续性能提高了4.45倍,其
运算速度与能效均达到当前国际领先水平。
高性能计算
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世界各主要
发达国家都将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制和应用作为科技与经济发展重要的战略制高点,我国也大力加强
高性能计算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以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36计划)信息技术领域“
高效能计算机及网格服务环境”重大项目“千万亿次高效能计算机系统”为基础,国家科技部于2009年5月批准成立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NSCC-TJ,简称天津超算中心),由天津市滨海新区和
国防科技大学合作共同建设。共建天津中心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走
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指示精神的重大举措,是充分发挥
国防科技成果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
牵引作用、为
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成功实践。
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业务主机是TH-1A系统。
TH-1A系统于2010年9月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升级完成,参加2010年11月世界超级计算机
TOP500排名,位列世界第一,实现了从亚洲第一向世界第一的重大跨越,取得了我国自主研制超级计算机综合技术水平进入世界领先行列的历史性突破。TH-1A系统装机使得天津中心成为我国首个拥有千万亿次计算机的超级
计算中心,也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千万亿次计算机的科研和公共服务机构之一。
2024年6月,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与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联合共建的超智融合创新中心在中新天津生态城揭牌。
2024年6月,天河天元大模型算法的备案通过,备案号为网信算备120116196305801240019号。
服务领域
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是2009年5月批准成立的首家国家级超级计算中心,部署有2010年11月世界超级计算机TOP500排名第一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构建有超算中心、
云计算中心、
电子政务中心和大数据研发环境,是我国
应用范围最广、研发能力最强的超级计算中心,为全国的科研院所、大学、重点企业提供了广泛的高性能计算、云计算、大数据等高端
信息技术服务。
在支撑
科技创新领域,天津超算中心服务科研、企业、政府机构用户数已超过1600家,主要用户已经遍布全国近三十个省市自治区,应用涉及
生物医药、
基因技术、
航空航天、天气预报与
气候预测、
海洋环境模拟分析、航空遥感数据处理、新材料、新能源、
脑科学、天文等诸多领域。天河一号上每天运行的研发任务数超过1400项;累计支持国家、省部级重大项目超过1300项,涉及
项目资金超过10亿元。支撑国家级、
省部级奖励成果和包括Nature、Science在内出版成果超过1600项,研发了一批具有
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软件,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
科研成果。
在推动
传统产业转型,引导新兴产业发展发挥重大作用,构建了石油勘探
数据处理平台、生物基因健康平台、动漫与
影视特效渲染
云平台、工程设计与仿真云平台、建筑工程设计与管理云平台(
BIM)等,为近两百家重要企业提供了优质服务,与众多的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了提升企业研发效率和
产品竞争力,推动传统
产业转型和培育
新经济增长点,构建完善产业发展链条,实现区域内外资企业和
产业聚集等突出成效。根据初步统计,节省企业研发投入数亿元,为企业带来相关
经济效益超过30亿元。
社会影响
国防科技大学与
滨海新区共建国家
超级计算天津中心,有力提升超级计算、软件和
集成电路的研发和产业化水平,有力促进滨海新区
信息产业发展,有力推动高水平研发转化基地建设,中心结合天津滨海新区产业实际,着眼
市场经济发展,创新建设
运营模式,形成更多产业化成果,成为军地科技合作的典范。
天津市已将超级计算应用推广工作纳入到了“十二五”发展规划,滨海新区将以应用需求为牵引,立足天津,面向全国,按照“高科技
公共服务、信息产业发展、信息专业人才聚集培养”三位一体的思路建设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为提高国家
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战略新型
产业技术创新提供强大的
高性能计算支撑。
超级计算中心
共建单位:国防科技大学·滨海新区政府·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长沙中心(2011年)
部署机型:天河一号
深圳中心(2009年)
广州中心(2013年)
部署机型:天河二号
共建单位:国防科技大学·
中山大学·
广州市政府·广东省政府
现任领导
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党组书记、应用研发首席科学家孟祥飞。
所获荣誉
2021年9月,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的天河医疗
健康大数据产业化平台项目入选2021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名单。
2021年12月15日,入选全国科技系统抗击
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拟表彰公示名单。
2023年4月,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入选2022年“科创中国”系列榜单。
2024年1月19日,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的天河超级计算创新应用团队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
2024年11月20日,从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获悉,由国防科技大学研制,部署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的“天河”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系统,在最新公布的国际Graph500排名中以6320.24 MTEPS/W的性能夺得Big Data Green Graph500(大数据图计算能效)榜单世界第一的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