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环境保护矿山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技术中心
依托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立的技术中心
“中心”在突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个国家发展战略核心的前提下,紧紧围绕矿山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中心”目标,以矿产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矿山固体废物堆场(尾矿库、排土场)灾害预警、预报和灾害控制,矿产二次资源利用以及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为主要任务,以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发中心。
建设历程
为适应市场经济以及国家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方向,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以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为依托的“国家环境保护矿山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技术中心”经国家环保部1999年8月3日以环发[1999]176号文印发了“关于批准建立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的通知”批准建立,经过3年的建设,于2002年通过验收并挂牌。
研究方向
能够解决行业重大前沿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难题;能够持续不断地将科研成果产业化和工程化;具有良好运行机制和自我发展能力,集研究开发、设计、中试、孵化和开放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为总体目标。“中心”还积极配合国家提倡的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行动,加大开发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综合利用的力度,在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生态环境保护及灾害治理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
行业服务
环境标准、规范,政策是规范环境行为,提升环境质量,保证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载体。中心积极开发相关政策、规则、标准、规范,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构建管理信息保障系统服务,中心承担国家环境保护部、国家安全管理局标准、法规和指南的制定工作,分别发布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等本行业技术规范、标准政策、指南共8项,将该领域政策、标准和规范等系统化、科学化,使矿山开采和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硬件设施
“中心”为了实现具有集研究、开发、设计、中试、推广与产业化、工程化于一体的能力,具有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的能力,分别建成包括矿山固体废物二次资源利用实验室、尾矿特性实验室、尾矿充填室内模拟实验室,尾矿建材实验室,矿山植被复垦实验室、尾矿库安全运行自动监测系统实验室在内的15个实验室,这些实验室能够进行矿山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包括矿山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恢复、灾害控制与治理)相关的科学试验、分析测试、产品检验等研究工作;中心”还拥有矿产固体废物资源化中试线、矿产固体废物二次资源利用中试厂、固体废物氧化焙烧中试线;“中心”还建立了与马钢公司(尾矿再选、矿山生态恢复)、江西铜业公司(尾矿库与排土场灾害预警与防治)、铜陵有色公司(地下矿山开采无、少废工程)、南京锌阳矿业公司(全尾矿充填)等多个工程化基地。
专利转化
中心近年来取得专利有:多功能破碎清塞机、一种多功能破碎清塞机的液压系统、乳化炸药基质连续敏化机、顺流型湿式粗粒永磁筒式磁选机、一种陡坡铁路柔性可调节式防爬桩装置等。中心通过地域辐射,发挥成果地区的示范效应。东北地区以鞍本地区为中心,皖江地区以马钢为中心,西部地区以攀钢为中心,中南地区以武钢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已经明显形成了四个辐射地带。如“尾矿中弱磁性铁矿物回收技术研究”、“高效铁矿石反浮选捕收剂”等项目就是针对近几年我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快速发展,并且矿山行业实施“精料入炉方针”和“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的策略而研发的提质降杂、提高铁精矿利用新技术,该成果在鞍钢调军台、齐大山、弓长岭三大选厂成功应用,高炉入炉料(铁精矿)铁品位提高3.0个百分点,二氧化硅降低3.21个百分点,铁精矿质量达到或超过了进口铁精矿,选厂效益3.14亿元,炼铁效益5.44亿元,节能1.0亿元,项目总效益9.58亿元,同时增加了10亿余吨可利用的铁矿石资源,该成果获得2003年冶金科技进步特等奖,200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技术以鞍本为中心,积极向歪头山铁矿、调军台选厂、齐大山选厂、胡家庙选厂、弓长岭选厂、韩旺选厂等地推广应用。“冶金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技术”为了加快矿山生态环境建设,在冶金矿山建立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示范点(区),以示范促进推广应用而研发,通过编制矿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区的建设规划、开展矿山无尾排放工艺技术研究和新老排土场、尾矿库废弃地生态重建、植被恢复技术的研究,提出了探索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的示范模式,充分显示了模式的综合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为老矿山的生态环境指明了道路。该项目已获得2005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马鞍山市2006年二等奖。本项目的实施,成功解决了马鞍山市政府多年因尾矿库粉尘污染而引发的群体性上访事件,为稳定一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21 17:40
目录
概述
建设历程
研究方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