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工业建筑诊断与改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国家科技部1993年组建并于1996年通过验收,依托于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原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是我国土木建筑结构诊治技术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具有国内一流的建(构)筑物诊治综合配套技术能力和权威性。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是我国工业建筑和环境保护专业等领域的大型综合研究机构,现有职工1266人,
专业技术人员910人。国家工业建筑诊断与改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冶金工业工程质量监督总站检测中心、工业环境保护国家工程中心、国家钢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钢渣水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国家级中心设于总院。建院50多年来,在建筑技术、建筑材料及环保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数百项科研成果、配套技术和施工工法,编制了数百项国家和各部委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获科技进步奖2000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00多项,国家发明奖100多项。结构工程、地基基础、建(构)筑物结构检测、可靠性鉴定、加固改造,工程结构安全监测与测试,环境治理、评价和资源综合利用等综合配套技术,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所开发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有14项列入国家科技部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11项列入经贸委重点新技术推广项目,25项列入建设部国家级工法和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在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社会效益,有力地推动了相关行业的科技进步。
国家工业建筑诊断与改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一批素质高、经验丰富的高中级工程技术人员和一系列先进的技术装备。“中心”共有工作人员108人,其中具有中高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80余人,硕士以上学历人员76人,设备约1400台(套),价值约1600万元,技术和设备力量雄厚,特别是“中心”的技术领导基本都是在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改造领域工作几十年,富有创见、国内知名的专家。
国家工业建筑诊断与改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建筑工程质量检验、土木建筑结构可靠性鉴定评估、结构加固修复、混凝土耐久性研 究等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行列,已累计完成国家及
省部级科研项目几十项,获得国家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十余项。近十年来在结构检测鉴定方面已主编的国家级或部级标准、规程,有《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144-2008)、《钢结构检测评定及加固技术规程》(YB9257-96)、《钢铁工业建(构)筑物可靠性鉴定规程》(YBJ219-89)、《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 146:2003、《
喷射混凝土加固技术规程》(CECS 161:2004),这些标准与规程都是国内最早有关工程结构可靠性检测鉴定方面的技术性指导文件。“中心”正在编制的鉴定与加固、修复标准规程有《火灾后建筑结构可靠性鉴定标准》、《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应用技术规范》、《混凝土结构修复与防护技术规程》等。“中心”一直从事工程结构的检测鉴定与加固改造工作,具有非常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中心”凭着几十年研究开发研究,对我国各时期规范、标准制定背景的掌握,以及已完成的多项工程的处理经验,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能够做到检测、分析、处理合理得当,曾作仲裁纠正过一批不合理或错误的工程检测、分析、处理结论挽回了损失。已累积完成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检测鉴定与加固工程几千项,使一大批老旧建(构)筑物得到治理和改造,确保了结构安全,延长了使用寿命。近三年完成建筑工程诊治项目500余项,每年诊治的工程建设规模都在300万平方米左右。其中包括“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中组部办公大楼”、“水利部办公大楼”、“科技部办公大楼”、 “宝山钢铁公司与武汉钢铁公司等大型工业建筑结构”、“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游泳馆、比赛馆、水球馆、训练馆等结构” 等工程的结构检测与可靠性鉴定,又进行了“宝钢一炼钢主厂房”、“上海卢浦大桥”、“秦山核电站安全壳结构”、“深圳会展中心”大型钢结构等10余项结构安全监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