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太空实验室
中国国家太空实验室
国家太空实验室,是由中国空间站舱的科学实验柜,每台实验柜都是一个小型的太空实验室组成。在国家太空实验室里,可以支持开展单学科或多学科交叉的空间科学实验。
发展历史
2022年3月,在“天宫课堂”第二课里,航天员叶光富和王亚平展示了“高微重力科学实验柜”和“无容器材料实验柜”,这两个实验柜正是出自张璐团队之手。
2022年6月,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发布会通报:神舟十四号任务期间,将全面完成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太空空间站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
2022年10月,梦天实验舱将发射升空、与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对接,中国空间站建造将全面完成,国家太空实验室建成。
2023年8月18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召开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与发展情况介绍会,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林西强介绍:国家太空实验室已正式运行,空间应用有序展开、成果频现。截至当前,空间站已安排在轨实施了110个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涉及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和空间新技术领域,获得原始实验数据近100TB,下行了近300个实验样品,部分项目已取得阶段性应用成果。
实验室特点
一是建成了功能完善、性能先进、学科覆盖全面的国家太空实验室平台。中国空间站舱内25个科学实验机柜与一系列舱外设施接口,能够支持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空间天文与天体物理等诸多学科方向的研究与应用,每一个实验柜或舱外设施都可以说是一个综合实验室。空间站平台为应用载荷提供强大的机、电、热、信息、排气以及机械臂、货物进出舱等基础支持条件,还优化提升了货船、人船天地往返运输能力,为科学实验持续滚动开展、实验载荷升级换代及维修维护提供有利条件。
二是瞄准前沿战略系统谋划,构建了空间站应用专家体系,从顶层把握世界空间科技发展大势,合理规划领域布局,敏锐抓住空间科技发展新方向,酝酿形成高水平项目群。
三是面向应用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优化了应用项目征集、遴选、培育、立项和择优机制,吸引和凝聚国内外一流科学与应用团队,持续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与应用。
四是形成了完善的载荷研制能力和入站准入机制。建立起载荷研制保障、总装集成、软件评测、工效学与医学评价、系统联试等研制支持条件,形成载荷分级分类研制流程,充分运用数字化、智能化等先进手段,持续提升载荷工程化研制能力。通过对载荷各类接口和在轨飞行流程全面测试,协同完成应用载荷入站确认,形成应用载荷规范化入站准入机制,为在轨科学实验顺利实施提供坚实基础。
五是形成了强大的在轨实验支持能力。充分发挥在轨航天员特别是载荷专家的作用,开展载荷舱内组装与更换、升级与维护、实验过程监控、实验样品更换和处置等。
社会影响
2023年12月,入选2023年度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04 12:37
目录
概述
发展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