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发布的规划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阶段。为贯 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深入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 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科技规划纲要》),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作用,制定国家“十二 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形势与需求
“十一五”是全面贯彻落实《科技规划纲要》、科技发展取得重要成就的五年。在党中央、国 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科技工作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 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顺利完成“十一五”主要目标和任务,我国科技发展进入重要跃升期。
——科技创新能力加速提升。16个科技重大专项全 面实施,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重点领域初显跨越发展态势,取得了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超级杂交水稻、高速铁路、实验快堆、量子通讯、铁基超 导、载人深潜、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等一批标志性重大成果。科技研发活动的产出快速增长,质量明显改善。“十一五”期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上升到世界第3 位,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25.7%,授权量年均增长31%;国际科学论文总量由世界第5位上升到第2位,被引用次数由世界第13位上升到第8位。
——科技资源总量快速增加。“十一五”期间,全社会研发投入显著增加,2010年达到6980亿元,是2005年的2.8倍。国家财政科技投入年均增长 20%以上。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年均增长13%,2010年达到255万人年。国家(重点)实验室共新建156个,总数达到33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新建114个,总数达到387个。新建国家工程实验室91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发展至575个。一批标志性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科学工程建设完成。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得到加强,有力促进了科技资源整合共享。
——科技支撑引导作用日益凸显。科技创新在支撑重点产业振兴、有效应对国际金融 危机中作出积极贡献,为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西电东送等重大工程以及北京奥运、上海世博等重大活动提供重要支撑,在抗震救灾、粮食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中发 挥了关键作用。国家高新区,国家高新区总数达到83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总 产值年均增长17%以上,2010年达7.6万亿元。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全国技术市场合同交易总额年均增长20%,2010年达到 3906亿元的规模。
——自主创新环境不断优化。《科学技术进步法》修订实施,《科技规划纲要》配套政策加快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教育规划 相继出台,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力度明显加强。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技术创新工程深入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取得明显成效, 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不断完善,科技中介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军民融合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稳步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更加紧密。科技对外开放不断拓展, 国际科技合作进一步加强。创新文化和科研诚信建设得到重视,科普工作广泛开展,全社会关注创新、支持创新、参与创新的氛围正在形成。
“十二五”时期,世界科技发展呈现新趋势,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新要求,我国科技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世界科技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学科交叉和技术融合加快,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加速,科学技术正孕育着新的突破。网络和信息技术加速渗透和深 度应用,将引发以智能、泛在、融合和普适为特征的新一轮信息产业变革。新型节能环保技术、新能源技术等加速突破,将推动世界进入绿色、清洁、低碳发展的新 阶段。生物医药海洋开发、空间观测、新材料等领域的研发创新和产业集聚,将成为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强大动力。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 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就业取向,而且将引发社会生产方式、全球竞争格局和国民财富获取方式的重大变革。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主要国家都将科技创新提 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纷纷大幅增加研发投入,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部署,竞相争夺科技创新人才,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先机和主动权。
我国 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重要时期。一方面,经济结构转型加快,体制活力显著增强,国民收入稳步增加,教育水平和人才质量持 续提升,经济发展将保持长期向好的趋势,综合国力将再上新台阶,必将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另一方面,突破能源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应对人口老龄化, 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对科技创新提出更加迫切的需求。
面对新的形势,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科技发展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和深层次问题。主要表现为:原始创新能力比较薄弱,企业技术创新活力和动力亟待加强,产学研用结合不够紧密,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相对缺乏,科技资源配置 效率有待提高,自主创新政策落实需要进一步深化。我们必须科学判断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和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着力解决科技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 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导作用。
总体思路
(一)总体思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支撑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深化改革开放,深入实施《科技规划纲要》,着力攀登科技发 展制高点,着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满足改善民生的重大科技需求,着力提升科技创新基础能力,着力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 系建设,实现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性跨越,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奠定坚实基础。
突出以下基本要求:
——坚持把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地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以创新促转型,以转型促发展,推进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和扩大内需紧密结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坚持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作为主攻方向。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与产业升级紧密结合,推进先进科技成果向传统产业的转移和面向市场的商业化应 用。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努力攻克和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农业农村科技创新,支撑重点产业振兴 和传统产业升级,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坚持把科技惠及民生作为本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业问题、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紧密结合,加强先进适用科技成果的推广普及,使科技进步成果能够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坚持把增强科技长远发展能力作为战略重点。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前瞻部署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鼓励自由探索,持续增加科技积累,进一步提升原 始创新能力。着力解决关系国家未来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推进重大科学技术突破,增强共性、核心技术突破能力。
——坚持把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作为强大动力。加强国家中长期科技、人才、教育规划纲要实施的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建立企业主导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为重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科技发展的国际化程度,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下推进自主创新。
(二)发展目标
“十二五”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 供有力支撑。基本建成功能明确、结构合理、良性互动、运行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国家综合创新能力世界排名由第21位上升至前18位,科技进步贡献率力 争达到55%,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研发投入强度大幅提高。全社会研发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2.2%。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投入持续增加,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明显提升,科技创新投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展。
——原始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学和技术重点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次数进入世界前5位,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3件,研发人员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12件/百人年。
——科技与经济结合更加紧密。产业技术创新明显加强,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明显提高。全国技术市场合同交易总额达到8000亿元,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8%。
——科技创新更加惠及民生。社会公益领域科技水平整体提升,适应民生改善需求的技术和产品得到大力发展,科技支撑可持续发展和改善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显著增强。
——创新基地建设再上新台阶。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科技自身发展需求的创新基地布局更加合理。建设若干具有世界水平的研发机构和世界好的研究型大学,建成一批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创新平台,形成比较完善的公共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和服务体系。
——科技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每万名就业人员的研发人力投入达到43人年。全民科学素质显著提高,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5%。
——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科技管理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有效落实,全社会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
(三)战略部署
今后五年我国科技发展的总体部署:
——加快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十一五”全面启动实施基础上,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力争在重点领域实现战略性跨越。
——围绕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技术研发、集成应用和产业化示范,集中力量实施一批科技重点专项。
——围绕产业升级和民生改善的迫切需求,加强重点领域的科技攻关,力争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和重大公益技术,切实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前瞻部署若干重大科学问题研究,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8个关键领域重大科学问题,实施6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强化重点战略高技术领域研究,加强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的建设布局。
——组织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加强科技领军人才、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建立60个左右科学家工作室、300个左右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和政策落实,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和知识创新工程。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应用、保护和管理。深化国际科技合作,营造更加开放的创新环境。
重大专项
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是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将实施国家科 技重大专项作为深化体制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载体,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新型举国体制,加强围绕产业链 的系统部署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产品,建设一批技术水平高、带动 性强的技术创新平台和产业化示范基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同时,结合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紧迫需求,充实调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1.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   以满足国家信息产业发展重大需求的战略性基础产品为重点,突破高端通用芯片和基础软件关键技术,研发自主可控的国产中央处理器(CPU)、操作系统和软 件平台、新型移动智能终端、高效能嵌入式中央处理器、系统芯片(SOC)和网络化软件,实现产业化和批量应用,初步形成自主核心电子器件产品保障体系。
2.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
重点进行45-22纳米关键制造装备攻关,开发32-22纳米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工艺、90-65纳米特色工艺,开展22-14纳米前瞻 性研究,形成65-45纳米装备、材料、工艺配套能力及集成电路制造产业链,进一步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装备和材料占国内市场的份额分别达到10%和 20%,开拓国际市场。
3.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
以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后续演进为主线,完成时分同步码分 多址长期演进技术(TD-LTE)研发和产业化,开展LTE演进(LTE-Advanced)和后第四代移动通信(4G)关键技术研究,提升我国在国际标 准制定中的地位。加快突破移动互联网、宽带集群系统、新一代无线局域网和物联网等核心技术,推动产业应用,促进运营服务创新和知识产权创造,增强产业核心 竞争力。
4.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
重点攻克数控系统、功能部件的核心关键技术,增强我国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的自主 创新能力,实现主机与数控系统、功能部件协同发展,重型、超重型装备与精细装备统筹部署,打造完整产业链。国产高档数控系统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 8%~10%。研制40种重大、精密、成套装备,数控机床主机可靠性提高60%以上,基本满足航天、船舶、汽车、发电设备制造等四个领域的重大需求。
5.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
以寻找大油气田、提高采收率、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油田技术服务和非常规天然气战略性产业为主攻方向,加强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地质理论研究,攻克非常规天 然气高效增产等13项重大技术,研制深水油田工程支持船等11项重大设备,建成8项示范工程,使老油田水驱采收率提高3%~5%,海上稠油油田聚驱采收率 提高5%,勘探开发整体技术水平达到或接近国际大石油公司的水平。
6.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
突破先进压水堆和高温气 冷堆技术,完善标准体系,搭建技术平台,提升核电产业国际竞争力。依托装机容量为1000兆瓦的先进非能动核电技术(AP1000)核电站建设项目,全面 掌握AP1000核电关键设计技术和关键设备材料制造技术,自主完成内陆厂址标准设计。完成中国的装机容量为1400兆瓦的先进非能动核电技术 (CAP1400)标准体系设计并建设示范电站,2015年底具备倒送电和主控室部分投运条件。完成高温气冷堆关键技术研究,2013年前后示范电站建成 并试运行。加强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安全技术支撑和核电站乏燃料后处理科研攻关,保障核电安全。
7.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
围绕“三河 三湖一江一库”重点流域,重点攻克重污染行业废水全过程治理技术、重污染河流和富营养化湖泊综合治理技术、面源污染控制技术、适用于不同水源水质的净化技术、水环境风险评估与预警遥感监测等关键成套技术300项以上。重点研发监控预警设备、饮用水水质净化及输配管网检漏设备等80套以上,关键材料、设备国 产化率达到70%以上,成本降低30%以上。在太湖、辽河等重点流域开展综合示范,示范流域水环境质量提高一个等级并消除劣V类,基本建立流域水污染治理 和水环境管理技术体系。
8.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
针对保障食物安全和发展生物育种产业的战略需要,围绕主要农作物和家畜生产,突 破基因克隆与功能验证、规模化转基因、生物安全等关键技术,完善转基因生物培育和安全评价体系,获得一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基因,培育 一批抗病虫、抗逆、优质、高产、高效的重大转基因新品种,实现新型转基因棉花、优质玉米等新品种产业化,整体提升我国生物育种水平,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 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9.重大新药创制
针对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用药需求和培育发展医药产业的需要,突破一批药物创制关键技 术和生产工艺,研制30个创新药物,改造200个左右药物大品种,完善新药创制与中药现代化技术平台,建设一批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基本形成具有中 国特色的国家药物创新体系,增强医药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和产业竞争力。
10.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
针对提高人口健康 水平和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需求,重点围绕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突破检测诊断、监测预警、疫苗研发和临床救治等关键技术,研制 150种诊断试剂,其中20种以上获得注册证书;10个以上新疫苗进入临床试验。到2015年,重大传染病的应急和综合防控能力显著提升,有效降低艾滋 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的新发感染率和病死率。
11.组织实施大型飞机等其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新兴产业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 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必须把突破一批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作为科技发展的优先任务。在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 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域,集中优势力量进行攻关,为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奠定坚实基础。充分发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核心引 领作用和高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推进创新成果的集成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和支柱性产业的步伐。
1.节能环保
大力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循环应用等关键技术、装备及系统。实施半导体照明、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蓝天”工程、废物资源化等科技产业化工程。加强技术的集成和推广应用,快速提高我国节能环保领域整体技术能力及产业竞争力。
2.新一代信息技术
推动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云计算物联网、智能网络终端、 高性能计算的发展,实施新型显示、国家宽带网、云计算等科技产业化工程。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加快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创新,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着力发展集 成电路、智慧城市、智慧工业、地理信息、软件信息服务等相关技术,促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3.生物产业
大力发展创新药物、医疗器械、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等关键技术和装备。实施生物医药、生物医用材料、先进医疗设备、生物种业、农业生物药物、先进生物制造等科技产业化工程。推动传统产业制造过程的绿色化、低碳化,加快发展绿色农用生物产品,促进优质高效农业发展。
4.高端装备制造
重点发展大型先进运输装备及系统、海洋工程装备、高端智能制造与基础制 造装备等。实施高速列车、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服务机器人、高端海洋工程装备、科学仪器设备等科技产业化工程。研发高速列车谱系化和智能化、绿色产品设 计、机器人模块化单元产品等重大关键技术,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5.新能源
积极发展风电、太阳能光伏、太阳能热利用、新一代生物质能源、海洋能、地热 能、氢能、新一代核能、智能电网和储能系统等关键技术、装备及系统。实施风力发电、高效太阳能、生物质能源、智能电网等科技产业化工程。建立健全新能源技 术创新体系,加强促进新能源应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和模式的研发,有效衔接新能源的生产、运输与消费,促进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6.新材料
大力发展新型功能与智能材料、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纳米材料、新型电子功能材 料、高温合金材料等关键基础材料。实施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先进稀土材料等科技产业化工程。掌握新材料的设计、制备加工、高效利用、安全服役、低成本循 环再利用等关键技术,提高关键材料的供给能力,抢占新材料应用技术和高端制造制高点。
7.新能源汽车
全面实施“纯电驱动”技术转型战略。实施新能源汽车科技产业化工程。坚持 “三纵三横”的研发布局,建立“三纵三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全面掌握核心技术,加快整车系统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和规模示范,形成整车及零部件工业体 系,建设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产业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系统,使我国跻身新能源汽车产业先进国家行列。
技术突破
紧紧围绕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改善民生的重大需求,以突破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和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为重点,引导产业链向高端延伸,为形成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有力科技支撑,大力发展惠及民生的科学技术。
(一)加强农业农村科技创新
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改善农村民生,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加强农业关键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应用,为粮食单产年增长率达到0.8%提供科技支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建立健全信息化、社会 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立一支20万人左右的科技特派员队伍,推进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创业。
1.攻克农业和村镇发展的关键技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继续推进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加强农林动植物高产高效新品种创制,加快发展农作物种植技术、畜禽水产健康养殖技术、林业资源培育与利用技术、牧区畜牧业和 草地保护技术、海洋农业技术等,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强先进多功能农业装备、食品绿色和安全加工、农产品贮藏与物流、现代农用物资、生物质能源与生 物质综合利用等技术研发,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加强农副产品高值化深加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研发,促进健康食品生产。加快农林 生态和循环农业技术的集成应用,发展节水农业,开展农业生境控制、污染农田修复利用、农林生态工程、农业重大灾害防控关键技术等研究,提高农业生态保护能 力。加强农村信息化、城镇化动态监测、村镇规划、土地节约利用与管护、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宜居社区与安居住宅建设、农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等科技工作,推进 城镇化健康发展,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2.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能力,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把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体系建设作为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关键环节。继续加强星火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的实施,促进涉农科技型企业的健康发展, 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大型种养户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科研单位同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等开展多种形式技术合作。积极培育涉农科技型中小企业、 科技合作组织,加强涉农产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大力支持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和就业。
3.深入开展农村科技创业行动,促进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构建   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大力支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基地建设,加快发展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建设北京现代农业科技城、山东黄河三 角洲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加强农村信息化技术集成与示范,构建覆盖全国的公益性推广服务、社会化创业服务、多元化科技服务三位一体相互促进的农村科技服务 新格局。建立以现代农业龙头企业为中心、农民专业组织为依托、科技特派员服务站为中介、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型社会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继续完善农业高等学 校和科研机构农技推广、农业专家大院、农村科技合作组织、星火科技12396等各具特色的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模式。继续推进科普惠农兴村,加强农村基层科 普队伍和科普能力建设。
(二)促进重点产业技术升级
围绕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强产业关键 共性技术研发,加快行业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创新成果推广应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支撑重点产业振兴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促进产业整体技术水平明显提高, 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能力不断增强,重点产业能耗和排放进一步下降,在关系国计民生的若干重点领域基本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技术体系。
1.强化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提升重点产业核心竞争力   加强技术研发与产业发展的结合,提高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加强设计技术、可靠性技术、制造工艺、基础零部件和电子元器件、大型铸锻件、仪器仪表、计量测 试设备等方面基础性、共性技术研发。加快突破机械、钢铁、有色、石化、纺织、轻工、建材等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强化新品种、新工艺开发,重点发展重大工程和 重大装备急需的新型高附加值材料。加大精密加工技术及装备、百万吨乙烯/精对苯二甲酸(PTA)关键工艺与装备、硬岩推进机装备及关键技术、碳纤维及复合 材料加工关键装备、发光二极管制造关键装备、高效率低成本洁净钢生产技术等研发力度,提升系统集成水平,促进装备制造高端化。推动制造业信息化服务增效和 制造装备及产品“数控一代”创新应用示范,提高制造业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
加强信息产业关键技术和基础软硬件的研发,重点突破高端容错计算机 系统、大量数据存储服务系统、集成电路及关键元器件、新型传感器和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高性能网络、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导航与位 置服务技术等关键技术。加强信息与空间技术产品的集成创新,培育新技术和新业务,推动信息与空间产业发展,全面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
加强现代交通运输业技术攻关。突破重大运输通道建设工程、综合交通枢纽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技术。加大内河航运综合能力提升关键技术研发,提升内河航 运技术水平。推进交通核心重大装备研制,重点发展汽车节能减排、高性能船艇、安全高效民用飞机等关键技术,深入推进高速铁路重大装备、绿色船舶装备等现代 交通领域重大装备发展。加快交通信息系统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应用,有效支撑各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提高综合运输效能。
2.加大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力度,促进技术转移和成果产业化应用围绕促进行业节能减 排、提高生产效能、改善工艺流程、降低生产成本,重点研发工业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自动检测与控制技术、计量测 试技术、环保材料规模生产技术、新型高效催化技术、绿色化无害化资源回收再利用处理技术等量大面广的行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动技术创新成果在全行业的推广应 用。结合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加强工程装备制造、系统优化和控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等工程技术的研发、集成和推广应用。充分发挥科技中介机构、企业技术研发 机构、工程中心等在技术转移、工程化试验和产业化应用中的作用,加强技术的测试、验证认证许可体系建设和产业化配套能力建设。
(三)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
发展知识和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加强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技术攻关,加大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出一批系统解决方案,建设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大力提升我国现代服务业创新能力,加快形成现代服务业集群,显著提高现代服务业比重和水平。
1.加强技术集成与模式创新,发展知识和技术密集型服务业   大力开展服务模式创新,加强网络信息技术集成应用,着力推进网络化、个性化、虚拟化条件下服务技术研发,建立支持服务全过程的技术体系,形成若干行业技 术解决方案、技术平台和标准规范。重点发展电子商务、工业设计、现代物流、系统外包、制造业服务等,改造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化教育教学、数字 文化、数字医疗与健康、数字生活、数字旅游、空间位置信息服务等,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兴服务业;重点发展研发设计、技术转移转化、创新创业、科技咨询和科技 金融等服务,推进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在现代服务业的若干重点领域加强应用示范,建设一批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示范城市、示范园区、示范企业和产业化基地, 构建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
2.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构建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   围绕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方向,鼓励产学研合作开展共性工程技术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鼓励现代服务业企业通过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等措施,增强现代服务业模 式创新和技术集成应用的能力。发挥现代服务业科技园区(基地)在技术转化、创业孵化和企业发展服务的系统功能,打造科技园网络创新服务平台,实现创新要素 的在线集成和共享。
3.加强制度创新和支撑体系建设,优化现代服务业发展环境拓宽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金投资现代服务业科技创 新。探索建立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学科体系。支持现代服务业科技相关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企业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的知 识普及。适应现代服务业创新特点,加强对促进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发展、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制度建设。
(四)大力加强民生科技
重点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重大民生科技问题,集成适合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人们需求的民生改善技术解决方案,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为载体强化技术成果的示范和推广,全面提升科技服务民生的能力。
1.加快人口健康科技发展,提升全民健康保障能力   针对慢性病、传染病、精神心理疾患等重大疾病,强化临床医学和转化医学研究,突破一批早诊早治技术、规范化诊疗方案和个性化诊疗技术,系统推进转化医学 平台、临床协同研究网络、队列研究基地等建设,优化临床研究组织模式。针对妇女儿童、老龄人群、职业人群、残障人群以及基层常见多发病,加强综合防控方案 的应用推广、新型诊疗技术研究及生活保障辅具开发。加强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传承、治未病、优势诊疗技术等研究,促进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发挥和推进中西医融合发 展。加强优生优育、避孕节育技术产品开发。发展数字化医疗、健康管理、健康普及等技术,支撑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全民健康科技行动,大力推进创新医 疗器械示范应用、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公众健康知识普及等工作。
2.加强公共安全科技发展,提高公共安全和防灾减灾能力加快提 升自然灾害应对技术能力,建立基本地理国情监测技术体系,重点开发地震、滑坡、泥石流、台风、水灾、旱灾等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制重大自然灾害紧 急救灾重大装备,建立重大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技术平台。继续强化生产安全保障技术能力,重点开发煤矿及非煤矿采掘、油气开发、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等重点行 业生产事故与职业危害防控技术,研发事故灾难应急处置技术及装备。开发交通安全保障和救助关键技术和设备。全面发展食品安全保障技术,逐步建立从源头到餐 桌的食品生产全过程安全检测、控制及管理技术,完善食品安全保障及应急处置技术体系。大力提升国境检验检疫科技能力,加快质量安全关键技术创新。研制维护 社会稳定、防范和打击犯罪、提高执法能力的技术及装备,构建社会安全保障及应急处置技术体系,强化社会安全保障能力。
3.强化绿色城镇关键技术创新,促进城市和城镇化可持续发展   加强城镇区域规划与动态监测、城市功能提升与空间节约利用、城市生态居住环境质量保障和城市信息平台等技术研发,大力推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发与 示范应用。重点开发绿色建材、可再生能源材料及其与建筑一体化的应用技术,形成我国绿色建造技术体系和管理模式。发展低碳城镇规划、绿色建筑设计、建筑节 能等技术。优化绿色施工控制指标体系与标准,开发大型建筑施工过程动态管理与资源配置优化仿真平台。
(五)建立支撑可持续发展的能源资源环境技术体系针对能源 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全球气候变化等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迫切需求,大力加强能源资源勘探开发与清洁高效 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综合利用、污染控制与生态改善、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气候变化减缓与适应等技术开发与集成应用,提升科技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和引导能力。
1.发展能源勘探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以提升传统能源勘探开发技术能力为目标,重点发展复杂油 气藏勘探、煤炭和海洋油气安全开采、油气高效安全集输等技术,加强煤层气、页岩气、油页岩、天然气水合物等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研究,保障传统能源有效 供给。以提升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能力为目标,重点发展煤炭的气化、液化、煤基化工品加工等清洁转化技术,发展超高参数超临界发电、煤气化整体联合发电、节 能型循环流化床发电等技术,发展智能电网、先进核能以及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海洋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利用技术,加强能源利用关键部件和装备研发。
2.发展水资源和矿产资源开发技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以强化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技术能力为目标,重点发展数字化流域、水资源合理调配和特大水利工程群联合调度技术,加强南水北调、三峡等重大水利工程 建设与安全保障技术研发,强化城市节水与工业节水技术开发,加强海水淡化、雨洪利用、人工增雨、再生水等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关键技术开发。以提升矿产资源勘 探开采与综合利用技术能力为目标,发展深部与复杂条件下矿产资源高效勘查技术,加强三维立体勘查技术集成,扩大矿产资源有效探明储量。发展矿产资源高效开 采、绿色选冶、高效利用等重大技术与装备,强化稀贵金属资源开发利用。加强海洋及极地矿产资源综合调查技术、非常规矿产资源勘探技术研究,推动矿产资源绿 色可持续开发。
3.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技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提升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的技术支撑能力为目标,重点发展重污染 行业的清洁生产工艺、大宗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多层次循环经济构建技术。发展烟气治理、机动车尾气净化等技术,饮用水安全保障、污水高效处理与回用等技术, 土壤污染治理技术,生活垃圾与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智能环境检测和监测技术,城市与工业生物质废物集中化燃气利用技术,核放射性污染防护与处置技术。发 展近海污染防治技术、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化学品风险控制技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技术,推动减排约束性指标的实现和环境质量的改善。
以提升生 态保护和脆弱生态修复技术能力为目标,重点发展典型生态脆弱区生态保护与恢复技术,重大工程建设区生态保护与恢复技术,城市生态保护与建设技术。开发大尺 度生态系统监测技术,发展多载体新型生态环境监测与遥感技术,提升退化土地防治技术支撑能力,不断强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开发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安全保 障、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风险控制等技术,提高我国履行国际环境公约能力。
4.加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和技术集成,全面提高应对能力加 强全球气候变化规律和观测技术研究,开发多源、多尺度观测数据同化、融合与集成技术,发展全球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及气候事件预测技术,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的 监测、统计和核查技术体系。加强不同尺度和相关领域气候变化影响和脆弱性评估研究。强化气候变化适应技术研发、集成与示范应用。发展林草固碳等增汇、土地 利用和农业减排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技术。加强应对气候变化重大战略与政策研究,围绕气候变化领域热点问题深入开展应对措施研究,为国家应 对气候变化提供支撑。
技术研究
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是提升我国原始创新能力和科技长远发展能力的重要基础,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源泉,必须依据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趋势,予以强化部署。
(一)继续加强基础研究
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瞄准世界科学前沿,进一步完善学科布局,大力推动学科交叉和融合。积极营造有利于自由探索的学术环境,引导兴趣驱动的科学研 究聚焦于国家战略需求。加强在若干科学前沿和事关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方向的战略部署,突破一批关键科学问题,取得一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显著增强我国在世界 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为科技长远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1.推动学科协调均衡发展,促进学科交叉融合重视基础研究基本理论和学 科建设,结合当前我国学科发展态势,全面协调基础学科发展。继续保持数学、材料科学、工程科学等学科在国际上的优势地位,重点支持代数数论与代数几何、材 料科学基础理论、深部资源绿色开发和绿色冶金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加大对空间科学、动植物分类学、流行病学、工程海洋学等弱势学科的扶持。加强基础学科之 间、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科学与技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支持医学、纳米、生物信息学等综合交叉学科的发展,积极扶持新兴学科,推动学科 整体水平的提高。
2.探索科学前沿,超前部署若干重大科学问题研究继续深化基础科学前沿领域研究,包括生命过程的定量研究与系统 整合、凝聚态物质与新效应、物质深层次结构和宇宙大尺度物理学规律、核心数学及其在交叉领域的应用、地球系统过程与资源环境和灾害效应、新物质创造与转化 的化学过程、脑科学与认知科学、科学实验与观测方法、技术和设备创新等重点研究方向,加强在合成生物学、暗物质等新研究方向的部署。
3.坚持需求导向,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   围绕国家战略需求,重点部署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基础研究、能源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信息科学技术基础、地球和环境系统关键过 程和规律、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基础研究、基础材料改性优化和新材料设计探索及服役失效机理、制造与工程的科学基础、多学科综合交叉的基础研究、空间科学和航 空航天重大科学问题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研究。
4.集中优势力量,推进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实施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管理机制,推动蛋白质研 究、量子调控研究、纳米研究、发育与生殖研究、全球变化研究和干细胞研究六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实施,力争在未来五年内取得重大突破。以参加国际热核聚变 实验堆(ITER)装置建设为契机,启动实施核聚变能研究专项。根据国际科学发展前沿和我国科学发展实际需要,力争启动相关研究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研究专 项。
5.加强科技基础性工作,持续增强科学研究积累
加强对三极(南极、北极、青藏高原)、三 深(深海、深地、深空)、极端环境以及西部干旱地区等重点区域的生态、资源、环境等科学考察调查,积极开展对我国周边及典型区域的综合科学考察。支持对动 物志、植物志、孢子志和地理志等重要科技文献、志书、典籍和图件的编研。加强对相关科学数据的采集和保护,进一步完善不同领域和行业的科学数据库建设,扩 大数据汇交试点,促进科学数据共享,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为深入开展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支撑。
(二)强化前沿技术研究
前沿技术是高技术领域中具有前瞻性、先导性和探索性的重大技术,是未来高技术更新换代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大对代表世界高技术发展方向、对国家 未来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引导作用的前沿技术的前瞻部署和研发力度,积极抢占前沿技术发展的制高点。对有利于重点产业技术更新换代、实现跨越发展的前 沿技术,要集中力量予以攻克,力争形成一批重大产品和技术系统。
1.信息技术
突破光子信息处理、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太赫兹通 信、新型计算系统体系、网构软件、大量数据处理、智能感知与交互等重点技术,攻克普适服务、人机物交互等核心关键技术。研发未来网络/未来互联网、下一代 广播电视、卫星移动通信、绿色通信与融合接入、高性能计算与服务环境、高端服务器、大量存储与服务环境、高可信软件与服务、虚拟现实与智能表达等重大技术 系统和战略产品。
2.生物和医药技术
重点研发基因组学及新一代测序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干细胞技术、生物合成技术、生物治疗技 术、分子诊断和分子影像技术、生物信息技术、药靶发现与药物分子设计技术。大力开发诊断试剂、疫苗、抗体药物、灵长类疾病动物模型及血液制品、组织工程技 术和产品、工业生物技术、生物能源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关键部件和生物医学应用材料。发展生物资源开发保护、生物安全监测防控技术及装备。建立基因测序、蛋 白质组学、转化医学等研发平台、抗体库和疫苗研发基地。
3.新材料技术
抢占微电子/光电子/磁电子材料与器件、新型功能与智能材 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纳米材料和器件、超导材料、高效能源材料、生态环境材料、低碳排放材料等前沿制高点。开展材料设计制备加工与评价、材 料高效利用、材料服役行为和工程化等关键技术的研发。攻克稀缺材料替代与高效利用、生物医用新材料及表面改性、高性能光电子材料与器件集成、先进晶体与全 固态激光材料、国家重大工程用关键材料等核心关键技术。
4.先进制造技术
围绕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在微纳制造技术、重大装备技 术、智能机器人技术、系统控制技术、制造服务技术等五个方向进行前沿及核心技术攻关。重点研发面向制造业的核心软件、精密工作母机设计制造基础技术、面向 全生命周期的复杂装备监测与服务支持系统、现代制造物联网服务平台、控制系统的安全防范与安全系统、工程机械装备、矿山机械装备、人工器官制造、基于微纳 制造的绿色印刷技术与装备和远洋渔业装备等。
5.先进能源技术
重点探索面向第四代核能、氢能与燃料电池、海洋能、地热能、二氧化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方向的前沿技术。围绕节能减排、能源材料和装备、生物质能、储能等战略必争领域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突破核心关键技术。针对可再 生能源、节能技术等重大战略技术方向进行重点部署,开发一批重大战略产品和技术系统。
6.资源环境技术
攻克一批矿产资源与油气资 源高效勘探开发与集约化利用核心关键技术与装备,提升重大关键装备的研发能力和行业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我国战略性资源勘探与开发利用效率。加强新型污染 物治理技术与装备开发,加快推进清洁空气技术与土壤修复技术研发,强化环境事件应急技术与装备开发。大力发展先进环境监测仪器与智能化生态环境监测技术, 强化环境污染风险识别与阻断技术开发,提升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水平。
7.海洋技术
以形成海上高技术作业能力为目标,强化核心技术开 发和装备研制,推进海洋技术由近浅海向深远海的战略转移。围绕海洋环境监测、海洋油气与矿产资源开发、海洋生物资源利用、深海运载与作业等方面,大力发展 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深海潜水器、深远海海洋环境监测和海底观测网等核心技术,研制一批海洋开发重大装备,初步具备深海油气勘探开发重大装备的设计与制造能 力,推动国家深海公共试验场建设。
8.现代农业技术
重点攻克农业生物功能基因组学、动物干细胞、靶标发现与药物分子设计、食品营 养品质靶向设计和农业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着力突破分子设计育种、食品加工与生物制造、海洋农业、数字农业与智能装备制造以及农产品生境控制等核心关键技 术。创制优良动植物新品种、液体生物燃料、生物反应器、新型生物农药、基因工程疫苗和药物、农业智能装备、健康食品、海水养殖等重大产品。
9.现代交通技术
重点发展大运量高速载运、新能源载运、一体化交通系统安全等技术与装备,实现高效运输服务。重点突破汽车动力系统、重型直升机和船用中速柴油机等制约交 通装备发展的重大技术。重点发展交通系统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和安全高速的交通运输技术,提高运网协同能力和运输效率。突破交通运输安全保障、资源节约与环 境保护、智能化养护等方面的关键技术。
10.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
大力开展先进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导航定位、深空探测等前沿技术 研究。重点建立全球二氧化碳监测、遥感感知网、全球空间信息主动服务、导航定位与位置服务等重大技术系统,培育以授时、导航与位置服务为核心的空间信息产 业,形成遥感信息、导航定位和移动通信卫星新兴产业增长点。
平台建设
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是支撑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物质基础。要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目标,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基本建成满足科技创新需求的资源和条件支撑体系。
(一)加强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布局
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继续完善现有各类创新基地建设布局。加强分类指导,引导各类创新基地按照各自功能要求良性发展。推动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设。
在能源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空间和天文科学、粒子物理和核物理、工程技术科学等领域,布局建设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科学装置。
在能源、信息、资源环境、农业、人口健康、先进制造、交通运输和公共安全等国家战略需求领域,以及基础前沿领域和新兴交叉学科领域,按照择优布局的原 则,继续在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打造国际水平的基础研究骨干基地。结合技术创新工程实施,加强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积极推 进港澳地区国家重点实验室伙伴实验室建设。促进军民共建国家实验室建设。支持部门和地方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围绕重大科学工程和重大战略科技任务,建设若 干国家实验室。继续稳步推进国家野外科学研究观测研究站(网)建设。加强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先进技术研究中心、军民共建实验室建设。
在关键产业技术领域,结合区域特色和优势科技资源,建设一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加强考核评估,调整优化建设布局。加强国家大型科学 仪器中心、国家级分析测试中心、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国家实验动物种子中心、国家计量科技创新基地等综合实验服务基地建设。
进一步加强大学科技园、企业技术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转移示范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等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和布局。推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创新联盟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
(二)加强科技条件资源的开发应用
加强科学仪器设备自主研发和应用。以新原理、新方法为突破口,研发若干前沿重大科研仪器设备。集中力量攻克若干科学仪器设备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研发一 批重要通用科学仪器,提升科学仪器设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强科学仪器的小型化、专用化研究,加快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学仪器的应用示范和产业化。
着力推动科研用试剂、优势实验动物资源、实验动物新品种(系)的开发与应用,加强重要分析测试技术研究和应用。加强科技文献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 建立高精确度和高稳定性的计量基标准和标准物质体系,加强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民生改善以及其他重点领域的计量基标准、计量方法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 加强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研究,强化创新方法的应用推广。加强科技条件资源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推动科技条件资源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三)推进科技平台建设和开放共享
进一步完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布局,强化支撑服务能力建设,更加突出平台的开放运行和为研发创新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在信息、生 物、新材料、航空航天、能源、海洋、节能减排等重点领域以及新兴、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推动多学科交叉集成、面向社会开放服务的共享平台建设。继续加强科 学仪器设备、计量基标准装置、科技文献、科学数据、网络科技环境、自然科技资源等各类科技资源的整合和开放共享。建立健全平台运行服务的评价体系、管理模 式和支持方式。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向社会开放科技资源。
加快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网络建设,构建国家科技资源调查的长效机制,加强科技资源整合与共享的标准化工作。按照分层建设、分级管理的要求,加速中央和地方优质资源的衔接互动。
科技人才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规模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是加 快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根本保障。把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摆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以培养、引进和用好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核心,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营 造人才成长良好环境,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一)壮大和优化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继续增加科技人力资源供给,进一步优化科技人才结构,提升科技人才质量。重视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世界一流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的培养。 加大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发现、培养和资助力度,建立适合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用人制度。加强面向生产一线的实用工程人才、卓越工程师和专业技能人才的培 养。加强对实验技师等科研辅助人才的培养和培训。重视科技管理、科技服务和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专业人才队伍培养。通过进一步调整和优 化科技人才队伍布局,形成各类人才衔接有序、梯次配备的人才队伍结构。
(二)造就一批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以高端人才为 引领,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组织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深入推进“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百人计划”等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重点培养和引进各类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2.5万人以上。推动科学家工作室建设,凝聚一批世界科学家。瞄准世界科技 前沿和我国产业发展需求,重点支持和培养2000名左右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加强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在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和相关科技计划中,加大 对优秀创新团队的引导和支持。
(三)改革完善创新型人才的教育培养模式
深入推进科技教育结合,着力完善适应国家科技发 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创新型教育方式方法,把创新教育环节融入国民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体系。把提升科学研究能力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 节,支持研究生参与承担科研项目,为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创造条件,突出培养各级在校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根据国家科技和经济发展需要, 及时引导高等学校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的人才优势和创新潜力,加强交叉学科、新兴学科领域专业人才培养。加强高等学校工程技术类专业的实践 教育,推行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和“双导师”制,促进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培养科技人才。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 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等为依托带动人才培养。鼓励高新区、大学生创业园等机构开展高等学校毕业生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进一步弘扬科技工作者求真务实、勇于 创新的科学精神。
(四)支持科技人员创新创业
重点依托高新区、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行业协会等,扶持和鼓励科技人员的创 新创业活动。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和发展的政策支持,积极为创业人才提供服务,培养杰出的创新型企业家和高级管理人才,充分发挥企业家和科技创业 者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支持重点产业领域中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盟、研发组织、技术平台等创新团队,为其共性技术研发、公益服务等活动提供支持。
参考资料
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12 08:38
目录
概述
形势与需求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