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炳麟(太炎)办国学讲习会,前后有四次。第一次是光绪三十二年(1906),他在东渡日本任《民报》主编之时。三十四年,《民报》一度被日本政府查封,太炎寓居报社,于门口署“章氏国学讲习会”,以文会友,主讲“说文”、“尔雅”诸书,听讲者达数百人,著名的如钱玄同、马幼渔、沈兼士、周豫才、周启明、朱希祖、朱宗莱、龚宝铨、钱家治、任鸿隽、汪东、余云岫等。第二次是为反对袁世凯阴谋称帝,章太炎只身到北京,被袁世凯禁锢。民国二年(1913)8月至五年6月,先后在禁处共和党本部、龙泉寺和钱粮胡同开办章氏国学讲习会,听讲者100余人,大都为北京各大学教员。其中著名的有吴承仕、金毓黻等。第三次即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
章炳麟(太炎)办国学讲习会,前后有四次。第一次是光绪三十二年(1906),他在东渡日本任《民报》主编之时。三十四年,《民报》一度被日本政府查封,太炎寓居报社,于门口署“章氏国学讲习会”,以文会友,主讲“说文”、“尔雅”诸书,听讲者达数百人,著名的如钱玄同、马幼渔、沈兼士、周豫才、周启明、朱希祖、朱宗莱、龚宝铨、钱家治、任鸿隽、汪东、余云岫等。第二次是为反对袁世凯阴谋称帝,章太炎只身到北京,被袁世凯禁锢。民国二年(1913)8月至五年6月,先后在禁处共和党本部、龙泉寺和钱粮胡同开办章氏国学讲习会,听讲者100余人,大都为北京各大学教员。其中著名的有吴承仕、金毓黻等。第三次即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
民国21年夏,李根源(印泉)、金天翮(天羽、松岑)请章炳麟(太炎)来苏州讲学,座设吴县县立图书馆(馆址大公园内,
抗日战争初被日机炸毁),吴中俊秀翕然向从。于是成立国学讲习会,推张一麐(仲仁)为会长,李根源、陈衍(石遗)任副会长。李、陈门生遍天下,一号召而入会的会员近千人,遍及18个省。时在“九·一八”事变以后,国家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对于国学会的创办及讲学之举,章太炎在《国学会会刊宣言》中说:“深念扶微业,辅绝学之道,诚莫如学会,”“昔范公始以明节励俗,顾先生亦举‘行己有耻’为士行准。举国所宜发,微独苏州。”可知“励节明耻”乃国学会及其讲学的宗旨,目的在于激扬民族精神,救亡图存。会员缴会费大洋2元,为印行会刊和论著耗费颇大,因而入不敷出,金松岑与章太炎因会费纠葛,两人产生裂痕,加之谗毁交构,虽经李印泉、陈石遗弥缝斡旋,无济于事,终于导致章太炎退出国学会。
民国23年某天,章太炎与夫人汤国梨路经锦帆路看到正在新建一幢西式小洋房,很感兴趣,入内一问,始知为一官员所建,但接赴陕西任职的通知,有低价出售此房之意,章太炎遂购下,后面且有空旷大园,全家遂由沪迁苏定居。这年的冬季,便有第四次举办章氏国学讲习会之举,李印泉(根源)、陈石遗、金松岑仍参加主办。接着发布《章氏国学讲习会简章》。
民国24年3月,蒋介石为笼络并控制章太炎,派丁惟汾来苏探视,由黄侃陪同,携来1万元作医疗费,后用作办学经费。学会加紧筹备,国内外贺电贺函纷至沓来,马相伯老人还撰文祝贺。询问上课日期、预订讲义者遍及全国。因锦帆路50号太炎寓所后园内建筑的学会讲堂、宿舍,一时不能完工,于是从4月起先举行章氏星期演讲会,由王謇、吴契宁记录整理,出版星期讲演记录;后又有他人作记,文字则有异同。同时组织读书会,集弟子于一室,逐章逐句,通读一书。民国24年9月,校舍落成,正式开学,各地来学寄宿学会内的有100余人,太炎主讲通论之部,听讲者有来自沪、宁、杭等地者,最多时近500人。内有大学教授、讲师、中学教师、中文系学生等,另有沈瓞民、金毓黻等辅讲《易经》、《中国史学史》等,由于所讲者程度较高,所讲内容高深,凡高中毕业或相当程度者不易入门。因增设预备班,招收高中程度学员50名,均寄宿班内,学习一年,进行基础训练。地址在侍其巷18号章氏双树草堂内,由章夫人汤国梨任班主任,徐复任总务主任,讲师有孙世扬、诸祖耿、汤炳正、金德建等。
民国25年,章太炎逝世后,章氏国学讲习会推马相伯为董事长,汤国梨为理事长,讲学不辍。金松岑到
上海光华大学执教,曾设国学会分会,在光华师生中发展会员,举行过二次集会,严崇威、吕思勉、包天笑及金氏弟子范烟桥、王欣夫、王謇、金云宪等都参加集会。抗日战争开始,部分预备班学员介绍至峨嵋山马一浮所办复性书院深造。日本侵略者侵占苏州,学会移至上海河南路五洲大楼。学会下设太炎文学院和附属中学。《制言》改为月刊,继续编印,仍由3人负责。30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学会停办,《制言》共出63期,亦随之停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