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会请愿同志会为清末
立宪派的政治团体。1909年(
宣统元年)12月江苏、浙江等十六省咨议局代表在上海开会成立。
发起人张謇,主要人物有孙洪伊、杨廷栋、罗杰、陈登山、刘崇佑、蒲殿俊、罗纶等人。创刊《
国民公报》,以鼓吹舆论、游说社会、继续请愿,以促国会之成立为宗旨。
1910年1月、6月和10月,先后联合各省政团、商会及海外华侨、旗籍代表聚集北京进行了三次请愿。清政府被迫允许缩短“
预备立宪”期限,同时又下令遣散各地请愿代表。1911年7月,在国会请愿同志会的基础上组成了宪友会。
1909年10月,各省
谘议局同时开幕(新疆除外)。立宪派的活动分子差不多都成了谘议局议员,他们觉得具备了不同以往的发言资格。那时,执掌朝政的摄政王
载沣,为稳固自己的地位,正极力标榜开明,多次重申坚持立宪的宗旨。立宪派认为这是个很有利的时机,发起了国会请愿运动。
这一次是江苏谘议局带头发起。当选谘议局议长的张誊同
江苏巡抚瑞澄商议:由张謇出面联络各省谘议局,由瑞澄出面联络各省督抚,分别请朝廷速开国会和速设责任内阁。张謇派出孟昭常、方还、杨廷栋三人分途到各省与谘议局联络,邀请他们派出代表到上海共商请愿进行办法。这时,张謇还发表了《请速开国会建设责任内阁以图补救意见书》,以为鼓吹。
12月间,奉天、吉林、直隶、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省代表陆续抵沪。加上江苏省共十六省五十多名代表,经过多次会议,组成了请愿代表团,公推直隶的孙洪伊为领衔代表。此后三次请愿高潮中,孙都是请愿团的主持者。孙洪伊等依上海会议期间的成议,着手组织国会请愿同志会,决定设总部于北京,在各省设立分会。该会所定的《简章》,明确以“请求政府即开国会为目的”。并宣称,该会“非到国会成立之日,不得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