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粮于敌,古代一种用兵作战思想。意思是指取之于敌,以战养战。源于《孙子·作战篇》。
语出《作战》篇:“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在冷兵器时代战争中,军队消耗的各类物质以粮食所占比重最大。而当时交通条件落后,输送手段简陋,组织大批量的粮食运输,往往需要多次征发民夫,甚至强行征集民众家中的粮食草料,是国家极为沉重的负担,同时运输线也是敌人袭击的重要目标。《孙子》为解决粮食消耗和输送困难的矛盾,除了提倡速战速决的方针外,还从后勤保障的角度提出了“因粮于敌”的思想。其主要内容是:①尽量从敌方获取粮草,“掠于饶野,三军足食”,以减轻本国负担和后勤输送的压力。②把“因粮于敌”作为削弱敌人实力、增加敌方军粮供应困难的有效措施。“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萁秆一石,当吾二十石”(《孙子・作战》)。③将“因粮于敌”与“取用于国”等措施结合起来。粮草不妨从敌国境内获取,而作为“用”的武器装备则主要依靠国内供应。因为武器制式要求规范统一,平时要加紧制造和储备,并训练将士熟练地运用它,战时才能发挥效力。当然,在战场上缴获敌人的战车,也同样可以“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达到“胜敌而益强”(同前)的目的。《孙子》的这一思想对后世影响颇大,以至有人认为“古之名将,内必屯田以自足,外必因粮于敌”(《宋史・李邴传》);有人则进一步申明了“因粮于敌”的种种措施,如“分众掠地,取其秋谷;破地降邑,取其仓粮;或德盛而恩深,民咸馈献;或以权而济世,抄获为资”(《草庐经略》卷三)。同时,人们也认识到它的局限性,如抢掠扰民容易激起敌国民众的反抗情绪,在敌人坚壁清野的情况下无可掠取,从而使军队补给缺乏有效保障。故《兵法百言・粮》称其“间可救一时,非可常恃”,显然只是将其作为后勤保障的临时性措施,而非唯一的、长远的措施。
发布者: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