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说
针对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教育和教学的学说
针对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教育和教学的学说。儒家的重要教育教学原则之一。
背景介绍
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孔子是第一个运用“因材施教”原则而获得巨大成功的教育家。在教学中,孔子注重启发、诱导、有的放矢,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注重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对象确定不同的教育内容,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因此,北宋程颐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九)南宋张拭说:“圣人之道,精粗虽无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焉。”(朱熹:《论语集注·雍也》引)朱熹说:“夫子教人,各因其材。”(《论语集注》)
发展历史
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为孟子所继承和发展。孟子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孟子·尽心上》)他将教育对象分为五种不同类型,并指出对不同类型的人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他认为,对于优秀的学生,只要稍加引导,就会像及时的雨露滋润草木一样,很快地成长起来;对于在德行或才能方面表现较突出的学生,如能针对特点,加以化育,就会使他们成为有高尚德行之士或有通达才能之人;对于一般的学生,则可用问答的方式来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疑难问题;对于那些不能直接及门受业的学生,则可以用“闻道以善其身”的方式进行教育。
继孔、孟之后,《礼记·学记》的作者进一步提出了“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的观点,所谓:“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在这里,“知其心”,就是说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才能。“救其失”,就是说要在了解学生心理特征的基础上纠正他们各自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汉代董仲舒认为,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对受教育者的“气”、“声”、“行”、“物”等生理及心理状况是否有较深入地了解,若能如此,便能“引其天性所好,而压其情之所憎”,从而做到“食其志”,“扶其精”、“遂其形”、“别其情”,所谓:“故知其气矣,然后能食其志也;知其声矣,而后能扶其精也;知其行也,而后能遂其形也;知其物矣,而后能别其情也。”(《春秋繁露》)这是对先秦儒家因材施教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唐代韩愈对因材施教的思想则进行了形象的描述。他说:“大木为杗,细木为桷,欂栌侏儒,椳阒扂楔,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功也。”(《昌黎先生集·进学解》)意思是,人的才能大小各有不同,就像树木的材质不同一样:有的能承担屋室的栋梁,有的只能成为屋室的户枢、门限、户牡和门旁的木柱。匠人要因其材而造作,就能使其各有所用。如果教师能像工匠一样因其材而教之、用之,就能造就出各式各样的人才来。
宋代张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说:“教人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若教人“不尽材,不顾安,不由诚,皆是施之妄也”(《张子全书·语录抄》)。所谓“尽其材”,就是要充分发展学生的才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能“因材施教”,不顾学生的内心要求,就不能使学生的智力才能得到充分发展,甚至会误人子弟。
明代王守仁则提出了“随人分限所及”而施教的思想。他说:“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躐等”(《王文成公全书》卷一《传习录》上)。他以“良医治病”为喻,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因材施教”观:“夫良医之治病,随其疾之虚实强弱,寒执内外,而斟酌加减,调理补泄之,要在去病而已,初无一定之方,不问症候之如何,而必使人人服之也。君子养心之学,亦何以异于是。”(《王文成公全书》卷五《与刘元道书》)他强调教学应因人而异,“圣人教人,不是束缚他通做一般,只如狂者便从狂处成就他,狷者便从狷处成就也。人之才气,如何同得”(《王文成公全书》卷三《传习录》下)。
明清之际的王夫之说:“君子之教因人而进之,有不齐之训焉。……斯造就人才之深心,不得不出于此,而岂一概之施,成乎躐等之失也哉。”(《四书训义》卷十)他认为:“教者因人才之不齐,而教之多术。”(《四书训义》卷三十二)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情况“各如其量”地进行教学,做到人无不可教,教无不可施。他说:“吾之与学者相接也,教无不可施。吾则因其所可知,而示之知焉;因其所可行,而示之行焉。其未能知,而引之以知焉;其未能行,而勉之以行焉。未尝无有以诲之也。”(《四书训义》卷十一)
清代教育家戴震认为,教育者要像医生给人治病一样,应根据学生不同的特质进行教育。如“医家用药,在精辨其气类之殊”,若“不别其性,则杀人也”。不从学生的个别特点出发进行教育,往往会有相反的结果,故“知其性者,知其气类之殊,乃能使之硕大蕃滋”(《孟子字义疏证》)。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而施教。他说:“言乎其异谓之材,因材而善之,谓之教。”(《原善》)戴震认为,人的材质虽有“等差”,也并非绝对不可变,若“因材质而进之以学,皆可至于圣人”(《孟子字义疏证》)。
孔子及历代儒家结合各自的教育教学实践,对因材施教进行了理论的阐发和总结,使因材施教成为中国古代儒家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优良传统之一。(李如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31 11:10
目录
概述
背景介绍
发展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