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噎废食是一则来源寓言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吕氏春秋·荡兵》。
成语出处
秦·吕不韦《吕氏春秋·荡兵》:“夫有以噎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
后人据此概括出成语“因噎废食”。
成语故事
从前有一个很有钱的财主,他家有很多良田,还有不少房产。每天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有一次过节,那个财主在家摆了很多桌酒席,邀请了许多亲朋好友,大家在一起吃吃喝喝,非常快活。也许是酒喝得太多了,那个财主有点晕晕乎乎的。这个时候,厨师端上来一盘刚烧好的牛肉。财主平时最喜欢吃牛肉了,看到这盘红烧牛肉色泽鲜亮,香气四溢,他连忙伸出筷子,夹了一大块。他把牛肉放到嘴里,还没有嚼烂,就往下咽了。这时候,他又喝了一口酒,谁知道喝得太猛,呛到了,牛肉也卡在喉咙里了。这下坏事了,他咽不下去,也吐不出来,简直要喘不过气来。
不一会儿,他大汗淋漓,翻着白眼,捂住脖痛苦地咳,在场的人纷纷过来,大家一看就明白是回事了。有的说快灌一杯冷水,有的说要再吃一块肉,有人使劲地掰开财主的嘴巴,拿着筷子准备往下戳……大家七嘴八舌,手忙脚乱,把财主折腾得十分痛苦。
最后,有一个医生朋友走上来,他让大家散开,说自己有办法。只见他从背后两手抱住财主的肚子,让财主弯下腰,然后手使劲一勒,只见那个财主“哇”的一声,就把牛肉吐出来了。经过这一折腾,那个财主坐在地上,爬都爬不起来。大家也都没有兴致继续吃饭了,于是宴会就这样结束了。
晚上,那个财主想:“以后要是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不就要被噎死了吗,太可怕了。看来吃饭是一件危险的事情,以后只能喝水喝粥,不可以再吃饭吃菜了。”于是,他立刻就下令,把厨房所有饭菜全部扔掉,以后再也不吃饭了。
成语寓意
故事中的大财主为了避免食物卡人之悲剧再次发生,居然下令把厨房所有的坛坛罐罐全部打碎,柴米油盐一律放火烧掉,既浪费自己的财和物,又把来客的盎然情趣降到了冰点,真是愚蠢之举。要引以为戒,无论做什么事情时,尽心尽力,争取给事情一个完美的结局,当然最好不过。倘若竭尽全力之后,仍未能避免一些错误的发生,悲伤之余,自当冷静沉思,分析个中缘由,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致重蹈覆辙即可,没必要因噎废食。
成语用法
成文用法
“因噎废食”原义是因吃东西卡住喉咙,从此就停止吃东西。后比喻要做的事情由于出了点小毛病或怕出问题就索性停止不干。在句子中可充当作定语、谓语、
宾语;含贬义。
运用示例
唐·陆贽《
奉天请数对群臣兼许令论事状》:“昔人有因噎而废食者,又有惧溺而自沉者,其为矫枉防患之虑,岂不过哉!”
清·吴趼人《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一回:“若是后人不问来由,一律的奉以为法,岂不因噎废食了么?”
清·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四月初一》:“若谓学步不易,而虑终不能胜人,是因噎废食也。”
清·陆陇其 《三鱼堂日记》:“偶思不贰过之境界,其难处有二:一则因循怠忽牵制,过往复生;一则虽有心改过,而见识未到,如因噎废食,矫枉过正,亦是贰过。”
茗荪《地方自治博议》:“或谓改良之责,是在吾辈,不可因噎而废食。”
成语辨析
“因噎废食”的“噎”读yē,不读作yī,也不读作yè。噎、咽,音近易误,噎不能写作“咽”。噎:食物卡住食管,吃东西不要太快,小心噎住了。咽:使嘴里的食物或别的东西通过咽头到食道里,细嚼慢咽,狼吞虎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