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龙塔
湖南省永州市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回龙塔,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城北回龙塔路潇水东岸。明万历甲申年(1584年),由邑人右佥都御史吕藿为镇水患而建。
历史沿革
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由邑人右佥都御史吕藿为镇水患而建回龙塔。
2016年,回龙塔修缮加固工程完工。
2017年,零陵区文化文物部门请专业公司编制回龙塔亮化和绿化方案。
建筑格局
回龙塔塔基立于天然石矶之上,坐北朝南,占地面积400平方米,通高38.06米,砖石结构,呈平面八角形,共分七层。塔底层用青石条建造,门额题有“廻龙宝塔”行书四字,为钦差巡抚湖广都御史闽人陈省所题。塔二层以上,为砖石结构,二、四、六层上均设平座,三、五层设腰檐。平座面用八方石板铺作,平座和腰檐下设斗拱,斗为砖制,拱为石作,从塔身上层层挑出,成为支承平座和腰檐全部重量的组合悬臂梁,同时对塔身起到艺术装饰效果。顶檐及腰檐盖绿色琉璃瓦,八方檐脊角上堆塑云龙,角下悬挂风铃。塔顶置铁相轮,铁相轮上置宝葫芦,宝葫芦上置有铜针。
回龙塔塔身中空,由两个直径不同的砖砌筒体组合而成,内外筒体之间又有很厚的砖墙相连,空隙部分设置青石或青砖阶梯,可拾级而上,盘旋至于塔顶,平座和腰檐下设有五铺作斗拱,斗为砖制,拱为石作。
建筑特点
回龙塔塔内设制独特,有如迷宫,初登者如踏入八卦之阵,难觅出处。回龙塔内设置的众多佛龛,虽是明代建筑,但却保存了诸多宋代建筑手法和艺术风格,充分体现了湖南建筑特色,是古塔建筑上的独创和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及工程技术上的一大奇迹。
历史文化
据《永州府志》载,明朝万历时,外地做大官的零陵人吕藿(吕藿,字沈卿,号日州,零陵人,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是朝廷要员。)巡视零陵,见零陵田园荒芜,人们饥不果腹,就来到民间了解情况。老百姓说:都是潇水里的一条孽龙在作怪。传说潇水里的这条孽龙,好吃懒做,还专干坏事。每年的上半年,它都要去参加在东海龙宫里举行的比武。龙王爷规定,凡打赢了的龙,就可以留在东海成精,享受龙宫里的荣华富贵,打输的龙就回到原地继续修练。这条孽龙参加了十几年的比赛,每年都惨输而归。回到潇水时,它恼羞成怒,大发脾气,搞得潇水洪波滚滚,泛滥成灾,淹田淹地淹房舍,害苦了永州的老百姓。一位风水先生说,永州是一块龙地,可喜可贺,但有了这样一条孽龙,使永州这块宝地不得安生。若要永州太平,必须在河边建一座宝塔,镇住孽龙的这股邪气。作为巡抚的吕藿听了人们活灵活现的诉说,当然也不能无动于衷。为了让家乡人民能安居乐业,吕藿慷慨解囊,捐出重金,又请来能工巧匠,在潇水的东岸边建起了这座宝塔。待宝塔建成后,这条为妖的孽龙驯服得多了,它潜心修道,不再兴风作浪,并为永州之野办了大量的好事,每当暴雨成灾、洪水泛滥时,它积极疏浚河道以排水;每当天旱庄稼需要雨水时,它不失时机地将潇水吸入自己的腹中,然后飞到天庭再吐将出来,浇灌干枯的庄稼和树木,使永州之野粮丰林茂。东海龙王得知小龙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要召它回龙宫成精。小龙回东海的那天,人们备了三牲九礼来欢送。由于永州的奇山异水与物华天宝,令小龙有些恋恋不舍,在游至湘口馆时,小龙将头冒出水面,回过头来望了一眼矗立在阳光下的宝塔,然后就往东海龙宫去了。以后人们就将这座宝塔叫做回龙塔。塔底层朝南镇门上方嵌“廻龙宝塔”石匾,是另一个钦差巡抚湖广右佥都御史的福建人陈省所题。
文物价值
回龙塔是湖南明代砖塔中的典型代表,对于研究永州地方物质文化史、建筑艺术史和民俗风物人情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文物保护
1959年、1983年,回龙塔两次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回龙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回龙塔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城北回龙塔路潇水东岸。
永州市内乘坐公交车13路、15路、25路可到达。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22 20:36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建筑格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