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天鱼雷
自杀式武器
回天是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间使用的一种未完成的由人直接操舵的鱼雷,是日本海军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期的特攻作战中使用的自杀式武器。别称有人间鱼雷、的(てき)、〇六(マルロク)。“回天”的名字来自当时逆转战局的愿望。
发展沿革
回天鱼雷由特殊潜航艇的乘员黑木博司大尉,仁科关夫中尉于 1943年(昭和18年)构想,1944年(昭和19年)8月正式被采用为兵器。同年9月于山口县大津岛的基地实际开发。由水面舰用的匿迹鱼雷(九三式鱼雷)改造。完成的“回天”直径1米,鱼雷内部可装载乘员1名,乘员可由小型潜望镜确认敌舰的位置与操纵鱼雷,目的为增加对敌舰的命中率。“回天”所装载的炸药量比一般鱼雷多3倍。完成后,黑木大尉自身搭乘回天于黑髪岛海域训练时因事故死亡(后升为少佐)。
(回天鱼雷操纵困难,至日本投降为止接受过回天操纵训练的海军兵学校、海军机关学校、予科练、予备学生共1,375人,出击与战死者实际仅有106人。战果亦不大。)
摘录
早期型的回天鱼雷设有乘员逃逸系统,被设定为:可容许乘员在鱼雷的最后攻击加速段启动之前,自鱼雷中弹出。然而,未有任何记录显示:有乘员成功从释放后的鱼雷中逃生,并返回潜艇或其他载具。后期的回天鱼雷放弃了乘员逃逸系统的设定;一旦鱼雷攻击失败,一个自毁系统可容许乘员手动自毁鱼雷。
战后,美军在日本四岛沿岸发现大量回天鱼雷,全部将其拆毁。
技术特点
“回天”直径1米,全长有14.75米,鱼雷内部可装载乘员1名,乘员可由小型潜望镜确认敌舰的位置与操纵鱼雷,目的为增加对敌舰的命中率。“回天”所装载的炸药量比一般鱼雷多3倍。
型号
回天共开发了五种不同型号,1-4型由九三式鱼雷改造,10型由九二式鱼雷改造。2、4、10型只制造了少量而且不曾投入作战,3型还只是在概念阶段。实际使用的1型有炸药量1,360kg的弹头,大约制造了400枚,实际使用了100多枚。
缺陷
回天鱼雷设计为放置于潜舰与水面舰的甲板上。一只潜舰可以载运3-6只回天鱼雷。虽然可以在潜航时使用,但其设计大大限制了搭载潜舰的潜航深度。其操纵员必须于潜航之前进入鱼雷,使潜舰无法于距离敌舰较远时开始潜航。
性能数据
参考资料
回天鱼雷.环球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19 16:19
目录
概述
发展沿革
摘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