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连碓造纸作坊,位于浙江省
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境内,主要分布在石桥、横垟、唐宅三个村,是明代文物遗存。
历史沿革
温州造纸业始于唐代,盛于宋代、明代。
四连碓造纸作坊建于明代。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永瑞土纸生产合作社”在泽雅成立,在温州城内建立了“永嘉县纸类运销处”,以及一批当时老字号纸行,产品有四六屏、九寸、松溪、长镰、生料纸等。屏纸运销一度远至上海、江苏、山东、江苏、福建、台湾及东南亚等地。
20世纪末期,为了解决温州市区饮水而营建水库后,屏纸生产全面衰落。
2006年7月,四连碓造纸作坊一期维修工程竣工。
2018年1月,瓯海区文物部门对四连碓3号碓房进行了修缮。
遗址特点
泽雅镇造纸作坊主要分布在泽雅镇石桥、横垟、唐宅三个村。石桥村位于泽雅镇以西约5千米,主要遗存为四连碓水碓作坊,坐落于石桥村西面,东南面紧靠南斗山,西北面为泽雅龙溪。横垟村位于泽雅镇西南约4千米,主要遗存为纸槽作坊,作坊密集区坐落于横垟村西面,东北面为民居,西南面为西岸大溪。唐宅村位于泽雅镇西南3.5千米,主要遗存为纸槽作坊,作坊密集区坐落于唐宅村南面,东临西岸大溪,西靠泽西公路。2003年4月调查现存水碓19所(包括其他配套设施、水渠、水坝)腌塘292个、纸槽126座,这些遗存的作坊设施较多一部分已经弃置不用,另一部分也处于半弃置状态。还在从事屏纸手工生产的有石桥、林岸、唐宅、横垟、垟坑、水碓坑、黄坑、上潘等村。现存水碓主要分布在沿龙溪两岸和西岸大、小溪两岸,作坊则主要分布在沿龙溪和西岸大、小溪边的村落里。空间布局呈现溪——水碓——纸槽——民居——山的分布特点。
主要遗迹
四连碓造纸作坊位于龙溪之上,明代纸农为了反复利用水力资源,顺流分级连建四座水碓,故名“四连碓”。四连碓顺着龙溪建造水渠,分布水轮、碓坊、纸坊。水坝顺流而建,自东向西逐渐升髙,以引进上游溪流。碓坊分成两组:第一组,共三座碓坊紧连在一起;第二组为一座碓坊和纸坊连在一起,便于连续生产。
唐宅村保留着活态的古法造纸技艺,纸槽、水碓、堰坝、腌塘遍布溪流两岸。现存纸槽40多个,腌塘50多阁,纸烘1座,水碓4所。
建筑遗存
作坊(纸槽)
作坊内置纸槽是捞纸和压纸的场所,数量较多,大小不一,作坊里主要布置着大小纸槽两个和压纸的设备,小的用于踏刷,大的用于捞纸,捞纸的工具主要为纸帘。作坊体量小,数量多,平面多呈长方形,单开间,一面石墙,三面通透,石墙有明显的收分,石墙上开有储物的墙洞,木结构为四架五檩,屋面覆小青瓦。
作坊(水碓)
作坊内置水碓,风格较为粗犷,注重实用性,木结构形式也因地制宜不拘泥于固有的形式。该类型建筑一般平面呈长方形,单开间,开间4.5米左右,进深3.5米左右,三面或两面石墙,上覆小青瓦。水碓是用于捣刷这道流程的,通过水碓对“刷”进行舂捣,同时加水搅拌,形成絮状的纸绒。水碓所用木、石材料均为自然材,注重实用性。
腌塘
腌塘是用石头砌成盛水的腌刷的池,规格大小不一,因地制宜,腌塘底部会开一排水口。
烟囱
烟囱是用于爊刷的工具。爊刷(蒸煮),即把腌熟的刷整齐地堆集蒸煮软化。从造纸学原理讲,就是利用高温加速木素等杂质分解,提纯纤维素。
工艺遗存
四连碓造纸作坊把竹造成纸,要经过竹、料、刷、浆、纸五个环节,斫竹、做料、腌刷、爊刷、洗刷、捣刷、踏刷、淋刷、烹槽、捞纸、压纸、分纸、晒纸、理(叠)纸、拆纸、捆纸、印记17道工序,109步流程。生产工艺与明代科学家
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的记载基本吻合,有些工艺甚至较之更为古老。
第一步:斫竹,泽雅竹纸以温州水竹等丛生竹子作为造纸原料,选择生长期2到4年的竹子,用柴刀砍断,集中起来。第二步:做料,斩下竹子,剔枝除叶,将竹竿截成一米来长,锤裂竹竿,晒干扎成捆。第三步:腌刷,把成捆的竹料排好,叠在砺灰水塘中浸泡、压腐,腌熟的竹料称“刷”;扳塘,“刷”在腌塘中浸泡50至60天才能沤熟,期间要人工上下翻动,扳塘是重活,因皮肤怕石灰腐蚀,工作时腿上要涂上自制的土药。第四步:爊刷,把腌熟的“刷”整齐地堆集到烘桶中蒸煮软化。第五步:洗刷,就是把腌熟的刷搬到清水中洗干净。第六步:捣刷,利用水力驱动的水碓对腌熟爊透的“刷”进行舂捣,同时加水搅拌,形成絮状的纸绒。第七步:踏刷,把捣细的刷绒放入纸槽的小槽中加水,利用人工用双脚在纸槽踩踏成湿刷浆。第八步:淋刷,把小槽中踏透的刷浆加满水,双手并排拿着“烹槽棒儿”和“竹爿儿”,将“刷浆”搅拌均匀。第九步:烹槽,把小槽中踏好的湿刷浆搬到大槽里,用竹竿搅打,讲湿刷浆彻底化开,均匀地分散在水中,成悬浮状纸浆。第十步:捞纸,把分散悬浮在纸槽中的纸浆用“纸帘”搞成纸。第十一步:压纸,用三米多长的压杆、绳缆、檑杆,利用杠杆原理压干纸岸中的水分。压干后,将纸岸掰成三节或四节。第十二步:分纸,把纸岸中的纸分成5-7张一蒲,叠在一起。第十三步:晒纸,把分出的纸张挑到野外分蒲晒干。第十四步:理纸,把纸蒲整理平直,并按质量分成甲乙丙丁,剔除次品。理纸,纸山方言称“叠纸”。第十五步:拆纸,把晒干的纸蒲拆分成刀,100张为一刀,折角后整齐叠放一起。20刀为一单元,称“一重”。第十六步:捆纸,把两“重”纸即40刀用竹篾困成一条。第十七步:印字,纸捆好后,把字号(纸印)印到没有竹篾的一边。解放以前,各家有各家的字号,字号一般用家长的名字。其中腌刷在腌塘里完成,爊刷利用爊烘完成,爊烘由泥灶、大铁镬、大木桶、大烟囱四部分组成。捣刷在水碓里完成。流程第七至十一步在作坊内完成。
文物遗存
《唐宅曹碓路下驮潭创造水碓碑》
《唐宅曹碓路下驮潭创造水碓碑》,1990年夏天发现,是整个纸山唯一的文字碑水碓。碓碑刻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二月,记载了当时该水碓合建共用的原则,是了解先民水碓使用历史和古代造纸文化的重要文物。
主要展览
传统造纸专题展示馆
唐宅有一座传统造纸专题展示馆,由20世纪60年代建造的红旗大礼堂改建而成,面积约600多平方米。该馆的展示内容主要包括:中国传统造纸发展史、温州及泽雅的造纸历史与中国其他地方代表性手工造纸等三大部分。通过文字资料、图片和造纸工具实物及各种衍生品的展示,配以视频、流程演示等多种媒体形式对纸文明的传播、泽雅造纸的工艺流程、纸的应用延伸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历史文化
温州竹纸历史
四连碓造纸作坊的纸产品属竹纸系列。竹纸的最早的文献记载是在唐代。9世纪的
李肇在《唐国史补》中谈到:“纸则有越之剡藤,蜀之麻面……韶之竹。”韶即韶州,今广东韶关,这一带盛产竹,明清时仍以竹纸闻名。温州造纸始于唐代,当时所产为蠲纸,是一种质量上乘,适合书画,堪与江南澄心堂的皮纸相媲美的竹纸。宋代周辉在《清波别志》里说:“唐有蠲府纸,凡造纸户免本身力役,故以蠲名。今出于永嘉,士大夫喜其发越翰墨,争捐善价取之,殆与江南澄心堂等。”1965年,在瓯海区的白象塔里发现一张北宋大观三年(1109年)的《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用纸残页即为温州蠲纸,推测是考古已发现的最早的竹纸标本。自20世纪30年代初始,由于温州近代经济大发展的大环境的影响,温州商人向外扩展市场的行动活跃,这时,王仁兴、永嘉纸行等店铺在上海打开了温州纸的销路,继而又逐步运销至山东、江苏、福建、台湾等地,销量可观。据统计,解放初期整个“纸山”有“槽户”约三万户,从事造纸的纸农约十万余人,占当地人口的80%,经济收入占当地经济收入的85%,可见其规模之盛。当时生产的纸品种多,有较“四六屛”“六六屏”“小刀包”“方高”等20多种。除了“四六屏”可供包装、引火、卫生日用外,其他大多数是祭祀、丧葬用纸。解放后,人民政府大力扶植土纸生产。1951年,在中共温州地委的领导下,召开了土纸专业会议,成立“温州地区土纸产销协商委员会”。从此,温州纸的生产、销售走上了正轨。1952~1995年,土纸生产情况时有升降,但总体稳定。1995年以后,由于土纸工艺陈旧、产品形象和质量不高,被新型的优质美观的现代纸逐渐取代,加之当地居民大量外迁,,土纸生产走向萧条,今余少数居民零星生产。
文物价值
温州四连碓造纸作坊是“中国造纸术的活化石”,是中国造纸术的一个实物例证和现实证明,是温州竹纸历史的直接见证,温州近代经济史的重要历史遗存。它完整地保留和记录着古代造纸科学的技术手段和各项技术资料,是中国造纸技术史一个组成部分。水碓、作坊等建筑的选址布局和堰、渠等引水构筑物的修建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利用水力资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意识和方法,在水利学和环境生态学方面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对中国古代机械制造工艺技术、完善机械制造史料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观价值和研究价值。
保护措施
2001年06月25日,四连碓造纸作坊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四连碓造纸作坊位于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
交通信息
唐宅造纸展示馆
公交:72路(瞿溪站始发)
自驾:温州市区—温瞿公路—天长岭隧道—泽雅镇—瓯海线—吴坑桥—龙西线(纸山景区方向)—唐宅村
四连碓景区
公交:12路、135路(瞿溪站始发)泽雅旅游巴士(泽雅—庙后)
自驾:温州市区—温瞿公路—天长岭隧道—泽雅镇—通景路—林岙—石林环线—石桥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