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湖水库位于浙江省余姚市梁弄镇,甬江流域姚江上游。坝址以上
流域面积103.1平方公里,水库总
库容1.2272亿立方米,正常蓄水位16.28m,相应库容0.7946亿立方米,灌溉面积33.5万亩,防洪保护人口32万,防洪保护农田面积20万亩,电站总
装机容量640kW,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供水、发电、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大(2)型水库。水库直接保护8个乡镇以及杭甬铁路和高速公路等重要基础设施,间接保护姚江中下游的余姚城区和宁波市区。
水库简介
形态描述 四明湖水库(浙江), 面积1.140万亩, 平均深度7.30米。
生态特征 水质营养状况属于富营养类型。
浮游生物(毫克/升)
浮植现存量5.770, 浮植优势种硅藻, 浮游动物量1.470。
水库枢纽
水库枢纽包括拦河大坝、泄洪闸、自溃式非常溢洪道、输水隧洞、新建放空供水隧洞及电站等建筑物。
拦河大坝为粘土斜墙土坝,坝顶高程21.13m,最大坝高16.85m,坝顶长600m,坝顶宽5.5m,上游坝坡为1:2.8与1:3.0,下游坝坡为1:2.2与1:2.5。该坝于1958年动工,1959年7月蓄水,曾于1959年、1960年、1963年发生3次坝坡坍滑(下游坝坡2次,上游坝坡1次),经增设、加长镇压层等处理后,1966年达到设计规模。运行期观测资料表明:坝体渗流状态明显恶化,上游斜墙局部已渗透破坏;下游坝坡沉降速率加大,大坝变形尚未稳定。2000年开始全面除险加固,其标准按10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0年一遇洪水校核。经加固后的坝顶高程、长度、宽度以及下游坝坡均不变,仅将上游粘土斜墙拆除重建,同时将坝坡改缓到1:3.7,并在斜墙底面铺设PE
复合土工膜,膜之顶部、及两岸坡分别与防浪墙、锚固槽和混凝土趾板连接,使之形成一道辅助的封闭防渗系统。
原泄洪闸为潜孔式,位于大坝左岸,共6孔,每孔净宽2.50m,为宽顶堰,堰顶高程10.73m,采用
钢筋混凝土拼装闸门控制泄流。由于启闭设备陈旧,启闭力不足,混凝土结构碳化、剥裂,钢筋及金属结构锈蚀严重,已难于安全运用,2002年拆除重建。新建闸室下移18.50m,每孔净宽5.50m,共3孔,堰顶高程不变,采用露顶式弧形钢闸门及固定
卷扬式启闭机控制泄洪。闸室长20.50m,后接纵坡1:2.53的泄槽,槽后为消力池,采用底流消能。
自溃式非常溢洪道位于泄洪闸左侧约500m处,启用标准为500年一遇洪水,为粘土斜墙砾石坝,溢流前缘净宽194m,分3级自溃,第一、二、三级长分别为50m、65m、79m,溢流堰底高程(即自溃坝基础)为16.28m,坝高分别为2.97m、3.27m、3.57m,坝顶宽均为2.50m,上、下游坝坡分别为1:1.75和1:1.5。自溃坝在较高水位挡水时,基础渗漏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同时,由于校核洪水标准由PMF降为10000年一遇,泄洪闸重建后泄流量加大,故自溃坝的启用标准可由500年提高到1000年一遇洪水,启用洪水位可由原来18.95m提高到19.35m;因此,自溃坝必须加高加固。自溃坝加固时对基础渗漏问题进行了处理,坝顶宽增加到3.97m,第一、二、三级坝高分别提高到3.37m、3.47m、3.57m,上游坝坡改为1:1.847、1:1.844、1:1.842;粘土斜墙水平向顶宽由0.60m加厚到1.10m,底宽由1.50m加厚到3.50m。溢流前缘宽度、堰顶高程、下游坝坡均不变。
原输水洞位于左坝头。进口底板高程4.63m,进口设置简易插板门。改建设计将进口端以后13.40m(0-004.85m~0+008.55m)段拆除原插板门;新闸门井中心线后移14.15m(0+022.70m),井长5m,井内设孔口尺寸3m×3m的事故钢闸门;井的上游外墙面以上5m由3m×3m的城门洞型渐变为3m×3m的方型断面,井的下游外墙面以下5m,则由方型渐变为城门洞型;下游渐变段末至原输水洞出口闸门井(0+046.00)长16m,凿除原衬砌扩建成3m×3m的城门洞型,纵坡为2.5%;出口闸门井及其下游保持原状不变。
放空供水隧洞为新建建筑物,位于原输水隧洞左侧30余m,竖井式,进口底板高程6.70m,闸门井上游外边墙距井口端18m,井长7.50m,高度16.40m,内设2m×2.50m事故平面定轮钢闸门和活动拦污栅各一道。闸门井下游外墙面至出口长40.5m,隧洞直径2.0m,出口以上18m为钢板衬砌,其余均为混凝土衬砌。隧洞出口接Y型钢岔管,主管直径2m,支管直径为1.60m及1.20m,由
电动蝶阀控制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