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前身是1973年创刊的《四川师范学院学报》(文理合刊),1978年
文理分开,自然科学版创刊.1991年由季刊改为
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国内统一刊号为CN51-1295/N。
本刊是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以
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理论为指导,贯彻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主要反映本校的两个文明建设,刊发学术文章,反映科研成果,指导教学实践,交流科教学术信息,促进科教学术的繁荣发展。
国际标准连续刊号为ISSN1001-8395,本刊于1989年获四川省高校自然科学优秀学报二等奖,1990年获四川省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1992年获省高校优秀学报二等奖,1993年获四川省优秀期刊二等奖,1995年获四川省优秀期刊,1999年荣获四川省自然科技期刊二等奖,2000年荣获四川省优秀期刊二等奖,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这是新闻出版总署第一次在全国评选出的省部级以上的优秀(最佳)期刊,并被《中国出版》列为中国精品期刊.我刊为综合性的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科技发展,繁荣学术研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提高学术水平,为教学、科研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经济振兴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贡献.我刊自创刊以来,始终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坚持论文的学术水平,经我刊发表的文章,未出现过政治和学术等方面的错误.我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先后加入《中国科技期刊(光盘版)》、《
中国期刊网》、《
万方数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报刊索引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自1985年以来,我刊先后被中国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
中国数学文摘》、《
中国物理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等著名文摘列为核心检索期刊源.我刊注意以质量推动交流,以交流促进发展,除国内有关情报中心、省市图书馆及高校图书馆和资料室订阅交流外,还先后与美国、德国、英国和俄罗斯等国家以及香港和台湾地区的著名数据库和文摘期刊建立了长期交流关系.据
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2002年不完全统计,我刊被以下国外著名文摘期刊或数据库列为检索期刊源。为了提高学报整体质量,我刊特别注重编排校印质量,为求稿件达到标准化、规范化,不断提高学报内在质量.我刊还注重编排一体化,配置了计算机、
数码复印机、激光打印机和激光扫描等先进的照排系统,为编排高质量学报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高校文科学术文摘》等转摘,多篇文章获各级奖励。
(一)注释注释是对论文篇名、作者及论文中特定内容作必要的补充、解释或说明。篇名注包括论文产出背景、基金项目等。作者注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或住址、职称、学位、研究方向等。篇名、作者注置于论文首页地脚。文内有关特定内容的注释,本刊采用文末注的形式。文末注包括释义性注释和引文注释。释义性注释是对论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引文注释包括各种不宜列入文后参考文献表的文献信息,如:未公开发表的私人通信,档案资料,内部资料,书稿,古籍(1911年以前出版、无现代版本的各种版本),仅有中介文献信息的“转引自”类文献,待发表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会议发言,以及文后参考文献的节略形式。文末注采用
顺序编码制,即按注释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序号顺序编码,置于标注处的右上角,注释条目按顺序集中罗列于文章末尾参考文献前。
(二)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指论文引用、参考的文献资料,包括引文出处和观点出处。参考文献著录采取顺序编码制,即按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带方括号的阿拉伯数序号顺序编码,如[1],[1,3],[1-3]。同一文献被反复引用者用同一序号标示。参考文献表列于文章末尾注释条目之后。引用文献的确切出处,如页码、卷数、章节、篇名等,以上标形式标注在正文中的参考文献序号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