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山鹧鸪是雉科山鹧鸪属鸟类,别名砣砣鸡、笋鸡。它全长约300毫米。雄鸟前额白;头顶栗红,向后颈渐变为橙褐色,具黑色细纹;背部橄榄褐色,密布黑色横斑;翅上覆羽暗褐色具栗色羽缘;尾羽绿褐色具黑色横斑;眼周裸皮鲜红,其外围黑色形成大块黑斑;黑色眉纹上方有白斑;耳羽栗色;上喉黑色有白色纵纹,下喉白;上胸及胁部灰色具栗色斑,下胸至腹部白色;尾下覆羽白色有纵纹;嘴黑;脚红褐色。雌鸟羽色似雄鸟,但额基黑色,头、颈、胸羽色较淡。
形态特征
四川山鹧鸪
雄鸟体长29-32厘米,体重350-470克。前额白色,头顶栗棕色。眉纹和两颊黑色,耳羽栗色。上体以暗绿色为主,具较宽的黑色横斑和不规则的细纹。喉白色,上喉具黑色纵纹。上胸和两胁灰色,杂以栗斑。胸部的栗斑连成一大块栗色的胸带。下胸和腹白色。尾羽茶绿色,具4-5道黑色横斑。
雌鸟的额基和眉纹黑色,具浅黄色纵纹,头顶和枕部橄榄褐色。上体橄榄褐色,具黑色横斑,上喉淡黄色,具卵圆形黑色端斑,下喉淡赭橙色。胸棕灰色。腹白色。两胁灰色,具窄的灰白色和锈栗色纹。
虹膜灰褐色,嘴黑色,腿、脚赭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410-470克,♀350-380克;体长♂303-320毫米,♀285-295毫米;嘴峰♂18-21毫米,♀18-19毫米;翅♂148-158毫米,♀143-145毫米;尾♂68-74毫米,♀64-71毫米;跗蹠♂40-44毫米,♀37-40毫米。(注:♂雄性;♀雌性)
生活习性
栖息在海拔1000-2000米之间的常绿阔叶林中,尤以林下植被丰富的地带较为常见。常单独或组成5-6只的小群活动。
常单独或组成5-6只的小群活动。性情机警,善于藏匿。在地上奔跑迅速,受惊后常静伏不动或以奔跑逃避敌害,仅在危急和迫不得已时才起飞,但飞不多远又落下,很快钻入草丛、灌丛或竹丛中逃跑。通常在林下落叶层较厚的地方刨食。主要食物有栎、胡颓子、悬钩子等。白天常在地面上觅食,夜间在竹枝或灌丛上过夜。
在繁殖期,领域内最常见为单音节鸣声,鸣声持续时间长;其次是双音节鸣声,持续时间一般;最后是多音节鸣声,持续时间较短。但是警戒鸣声除外,因为警戒鸣声的持续时间长短与外界干扰和天敌压力有关。四川山鹧鸪在繁殖期一旦领域确定,雄性在领域内鸣叫,用以警戒和保护领域不受干扰,防御同种和在资源利用上有竞争的异种个体进入领域,从而保证整个繁殖期内有足够的空间和食物资源。求偶鸣声可以使雌体容易定位雄体位置,提高配对率。研究中录制四川山鹧鸪的一种频次较快的求偶鸣声,在不同领域内回放,发现均有雌体向鸣声方向靠近的现象。雄性上树前后,下树前后均发出单音节和双音节啼叫声,犹如雄性公鸡。
分布范围
没有亚种分化。是中国特有的鸟类。分布范围极狭窄,迄今仅发现于中国四川省的屏山、甘洛、马边、峨边、沐川等县。
繁殖方式
繁殖期为4-6月,营巢在海拔1300-1500米之间的山地森林中的林下地面上,大多在被砍伐后的枯树椿的基部,由枯枝、树叶、竹叶等构成,近似球形,从侧面开口,看上去很像一堆烂树叶,很难被发现。每窝产卵3-7枚,颜色为纯白色,大小为43-48×31-34毫米,卵重23-24克。孵卵主要由雌鸟承担,雄鸟负责警戒。雏鸟孵出后不久即可随亲鸟活动。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2年 ver 3.1——濒危(EN)。
列入中国《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一级。
种群现状
四川山鹧鸪是分布区狭窄、数量非常稀少的种类,在数量最多的
马边县数量尚不足1000只,在典型栖息的密度也仅有每公顷0.01只左右。人类经济活动是四川山鹧鸪致危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过度地砍伐森林,已严重破坏了它的栖息环境。此外,人为捕杀是其数量下降的又一重要因素。
四川山鹧鸪是产于
中国西南地区的珍稀特有雉类,分布区域十分狭窄,仅局限于川南
小凉山等地,在
麻咪泽自然保护区见于麻咪泽、长河林区海拔1200-2300米的原始常绿阔叶林及次生阔叶林内,2005年CI保护项目四川山鹧鸪巡护、监测过程中多次收集到四川山鹧鸪鸣叫声证明了四川山鹧鸪在保护区的存在,但未见到活体拍到照片是较大的遗憾,此次的发现,为保护区了解四川山鹧鸪的种群分布及数量变化等,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为促进区内四川山鹧鸪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及栖息环境向着良性方向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0年后,中国政府颁布的长江上游禁伐令全面执行。当地的林业工人改行在森林植被破坏的陡峭山坡上重新种植树木,绿化率已经达到25%(中国日报,2000年1月20日)。少数土地种上了CRYPTOMERIA之类的商业植被和其它松柏科的树种,但大部分山地则种播了本地的阔叶树树种,其结果是阔叶树
次生林重新回到了山坡,四川山鹧鸪在这些次生林地带数量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