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锦江学院(Sichuan University Jinjiang College),位于四川省眉山市。是由四川省教育厅主管,经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由
四川大学和
四川旭峰实业有限公司合作举办
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连续多年位居校友会网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第1位。
历史沿革
2006年4月12日,经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
四川大学与
四川旭峰实业有限公司合作试办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2012年5月31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同意,学校增列为
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2016年12月,学校被评为全球互联网多语种域名技术应用示范单位。
2020年12月,学校成为
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高校团体会员;同月,学校继续保留“四川省文明校园”称号。
2024年4月,学校当选
全国人工智能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4月,学校设有12个二级学院、4个产业学院,40个本科专业、12个专科专业,涵盖理学、工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7大学科门类。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四川省地方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四川省民办高校特色(骨干)专业9个,有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2个,四川省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四川省民办高校重点特色专业提升计划项目6项;有四川省一流课程、应用型示范课程、创新创业示范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省级课程26门,“课程思政”示范标杆院系1个;获批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四川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示范基地2个,四川省创新性实验项目1个;建有建筑信息与仿真、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76个实验中心和实验室,以及商科、融媒体、文化创意等校内实训基地,与泸州老窖、宁江机床集团、四川华西集团等企事业单位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70余个。
2020至2021学年,学校有1079名学生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695项,其中国家级奖项131项,省级奖项564项。其中,获第十六届“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5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二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2项,省级二等奖7项,三等奖10项;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大赛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二等奖5项,三等奖8项;2020四川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省级一等奖2项,三等奖5项。
截至2024年4月,学校学生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内外学科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615项,其中在“挑战杯”竞赛中多次名列四川省参赛高校前10位,并两次捧得全省“优胜杯”(全省前7位)。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113项、省级255项。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入选四川省首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
截至2024年4月,学校获批四川省教改项目、四川省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等省级教改项目19项,获四川省教学成果奖多项。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000余人,其中90%以上具有研究生学历,1/3以上为副教授、教授;有教育部教指委委员、四川省教指委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突出贡献专家、全国模范教师、四川省教学名师、高校“宝钢奖”优秀教师56人次。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4月,学校与科大讯飞、用友新道、京东等知名企业合作,联合开展人工智能、财务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眉山市共建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围绕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培养应用型智能制造专业人才。与通威太阳能、德恩精工、信利高端显示等15家优质企业联合建有“新工科”人才技能实训平台,开展新型“师徒制”人才培养;牵头成立了泸州老窖、水井坊、四川食品研究院等30余家酒企、科研单位参与的“酿酒工程人才与技术产学研创新战略联盟”。
截至2024年4月,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日本、泰国、马来西亚等20多个国家的6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开展了“2+2”、“3+1”本科人才联合培养项目,“3+1+1”、“3+2”、“4+2”等本硕联合培养项目,以及“3+1”、“3+1+1”专升本、专本硕连读项目;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短期出国交流项目,如交换生、暑期赴美带薪实习、出国夏令营、冬令营等项目;搭建“锦江东方论坛”国际交流平台,每年举办学术年会。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24年4月,近年来,学校获批省级科研平台2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1个(四川省民办高校首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4月,学校获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奖7项,其中,四川省第十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四川省民办高校唯一)。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四川省社科基金项目、四川省科技厅科研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市级科研项目75项。教职工发表SCI、EI等高水平科研论文156篇,获得各类专利授权、软件著作权360项。
学术资源
2020至2021学年,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36万册,电子期刊和电子图书约218万种,数字资源总量为19338GB,拥有同方知网、超星电子图书等各类中外文文献数据库22个。
校园文化
形象标识
精神文化
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
以人为本,求真务实,追求卓越
学校校歌为《锦江之歌》。
(注:歌词暂无)
社团文化
据2022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次元动漫社、天行工艺协会、心理协会、羽毛球社、锦墨汉字社、锦江乐团、音乐社、民乐社、锦江日语社、大衍书画社、高尔夫球社、跆拳道社、瑜伽社、DTD Crew街舞社、锦江魔术社等学生社团,开展了草坪音乐节、校园歌手大赛、五四合唱比赛、植树活动、篝火晚会等学生活动。
行政管理
校园环境
学校南门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的南门是校园里最气派、最醒目的地标。
第十教学楼
第十教学楼别称十教,又称智慧教室,拥有虚拟仿真、多屏互动、全息投影等功能,是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最具科技感的地方。
第八教学楼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第八教学楼,拥有独有的凹字形建筑风格,是学院的颜值担当。
所获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