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
四川大学下设二级学院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的前身是仁济医院(华西医院前身)制药专修学校,由加拿大人米玉士博士(E.N. Meuser,1880—1970)创建于1918年,是全国公认的5所历史最为悠久的药学院系之一,也是中国最早开展药学教育和最早设立药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授权的单位之一。
学院历史
华西药学院前身为米玉士(E.N.Meuser,1880~1970)创建于1918年的制药专修学校。
1932年华西协合大学理学院在米玉士的主持下开办制药系,是中国最早的全日制本科高等药学院系之一。
1953年,更名为四川医学院药学系,随后设立药学和药物化学两个专业。
1985年,四川医学院药学系随学校改名为华西医科大学药学系。
1987年3月,在原药学系和药物研究所的基础上建立药学院。
1989年,在国内率先招收临床药学专业的本科学生。
2000年10月,原华西医科大学与四川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四川大学,随之更名为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
办学条件
学科建设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是中国最早开展药学教育和最早设立药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授权的单位之一。学院现有本科招生专业两个:一是四年制药学专业,为首批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首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二是五年制临床药学专业,为1989年在全国率先开办,首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19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排名第1。
学院设置有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生药学临床药学药事管理学共9个药学二级学科,其中药剂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药物化学为四川省重点学科,形成了从先导化合物发现、药物先进制造与新药研发,到药物临床管理及政策研究等药学各领域的全覆盖,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学科设置最为齐全的药学院校之一。
学院办学实力雄厚,声誉蜚声中外。药学学科2019年软科排名全国第四、综合类大学第二,QS排名全球51-100位,药理和毒理学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第四轮学科评估药学位列全国A-类,是四川大学重点支持的“双一流”建设学科。
科学研究
学院在生物活性分子的发现及构效研究、靶向药物合成新技术及活性分子高效合成研究、手性药物关键合成技术研究、新型药物新型载体材料研究、大分子药物靶向传递系统研究、靶向药物体内外评价研究等方向积淀深厚,优势和特色突出。特别是在复杂天然产物和药物合成、不对成催化合成、纳米靶向传递系统等领域产生了一系列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形成了较高的国际学术声誉。
近年来,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项、国家“973”项目5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高端人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1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
近年来,发表SCI论文1200余篇,包括Cell姊妹刊和Nature子刊(Chem. 、Nat. Chem.、 Nat. Chem. Biol.、 Nat. Commun.)5篇和一级学科顶级期刊近60篇。出版专著及教材60余部,其中主编35部。申请专利140余项,授权近100余项。获批1类新药临床批件1项,实现重大成果转化5项,累计产生经济效益超过100亿元。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第二),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5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四川省科技进步奖20项、第二十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1项等。
师资队伍
药学院党政领导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学院现有教职工136人,专任教师97人,其中教授29人、研究员5人,副教授34人,副研究员4人,特聘副研究员5人,博士研究生导师37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1人(不含博导)。人才队伍中有双聘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人;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教育部重要人才计划入选者3人;国家级重大人才项目入选者2人;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指导教师4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7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6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4人,四川省人才计划入选者10人,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四川省卫生计生首席专家1人,四川省卫生计生领军人才8人,四川省级教学名师1人,四川省卫计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成都市突出贡献专家1人。学院师资队伍结构日趋合理并已形成学术梯队,符合学院发展目标定位要求,为今后学院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交流合作
华西药学院近年来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迄今已与19个国家(地区)的86所大学建立了国际交流合作关系,并与美国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埃什尔曼药学院、日本东北大学药学院、香港中文大学药剂学院等国际知名学府签订合作办学/交流备忘录或协议,在师生互访、高端学术会议、项目合作等多方面开展了深度合作。
近五年,每年邀请20余位来自美、英、日、德、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知名专家学者来学院访问和讲学,其中数名在“四川大学国际课程周”开设为期两周的全英文课程。
通过“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出国项目”、四川大学“大川视界”大学生海外访学计划以及学院自主设立的“米玉士教育发展基金”海外访学项目,每年不定期选派优秀本科生到国际及港澳台百余所知名大学访学交流,并在经费、学分认定等多方面给予支持。目前,共计有59名研究生获资助赴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荷兰、瑞士等国家的知名高校进一步深造或联合培养。研究生出境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或学术交流活动或短期交流活动共计90余人次,同时也有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药学院、密歇根大学药学院、匹兹堡大学药学院、俄亥俄州立大学药学院等著名高校的24名外籍学生来访,参与四川大学国际周交流项目。
学院领导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范 瑾
院长:秦 勇
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章 程
副院长:何 勤,何金汗
历任领导
汤腾汉(1939-1946代理系主任)
陈思义(1947-1950代理系主任)
李兴隆(1950-1965在任)
肖倬殷(1965-1984在任)
郑 虎(1984-1993在任)
王锋鹏(1993-1998在任)
张志荣(1998-2017在任)
章观德(1956-1958在任)
唐开正(1958-1960在任)
吴 蓬(1960-1986在任)
钟裕国(1986-1993在任)
魏德模(1993-2001在任)
王素霞(2001-2010在任)
方云(2010-2017在任)
黄园(2017-2022在任)
参考资料
学院简介.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
现任领导.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
概况.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5-03-04 14:06
目录
概述
学院历史
办学条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