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1995~2008年,原四川省林业学校(2001年整体并入四川农业大学)1995年开始招收森林旅游专业中职学生;原林学园艺学院2001年开办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本科专业;原都江堰分校2002年招收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科生;原人文社科学院2003年开办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同年原都江堰分校开始招收旅游管理(教育)本科生;2004年原都江堰分校招收旅游管理本科生。
2009年,学校根据都江堰校区地处具有“都江堰·青城山”世界文化遗产地的都江堰市独特地理位置,旅游专业办学历史、办学条件及旅游学科专业建设发展需要,调整原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文理学院部分专业建立了旅游学院,下设旅游管理、资源保护与生态旅游、教育技术3个系。师资按学校部署进行调配,由原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文理学院、政治与法学院、林学院部分教师组成。进行旅游管理、旅游管理(教育)、林学(教育)、生物技术(教育)、教育技术等专业办学。
2010年,生物技术(教育)专业停办;新开办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景区管理方向)。
2011年,新开办酒店管理专科专业。
2012年,招收农业推广(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获评“国家西部乡村旅游人才培训示范单位”。
2013年,新开办产品设计(旅游产品方向,美术类本科)、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会展策划与管理(专科)专业;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景区管理方向)、应用化工技术(专科)专业停止招生。撤销教育技术系,成立“旅游产品与教育技术系”。
2014年,申报成功MTA(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新开办酒店管理本科专业,林学(教育)、教育技术学专业停止招生。获批教育部“计算机动漫与游戏”职教师资培训专业点建设。
2015年,被四川省旅游局遴选为“生态旅游研究基地”;增设酒店管理系、会展经济与管理系,成立生态旅游研究中心。
2016年,正式设立旅游管理二级学科硕士点。
2017年,经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批准,建立“大小凉山彝区旅游扶贫促进中心”。
2018年,MTA(
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通过教指委组织的专项评估。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19年10月,旅游学院下设3个系,有5个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10月,四川农业大学旅游学院有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点1个。
专业硕士(1个):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旅游规划等方向)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旅游管理
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个):旅游管理
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10月,学院有教师72人,其中专任教师59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7人,中级职称的3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4人,硕士学位的23人;博士、硕士生导师20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人、全国休闲农业专家委员会专家1人、全国旅游业青年专家1人、四川省旅游业青年专家4人。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王刚
全国旅游业青年专家(1人):郭凌
四川省旅游业青年专家(4人):李悦、陶长江(名单不全)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王刚
四川省学科带头人后备人选(3人):杨启智、李悦(名单不全)
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1人):王刚
四川省教学名师(1人):王刚
教学建设
2010年至2019年10月,旅游学院完成教改项目8项,校外实践教学、实训基地28个。
2010年至2019年10月,旅游学院获校级教学成果奖2项,1名教师(个人)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并主(参)编教材十余部。
2017年6月,学院李雨柯参与研究省级课题《“1+3+2”渐进式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探索》获四川农业大学第八届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7年6月,学院孙根紧参与(排名4)的课题获四川农业大学第八届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截至2019年10月,旅游学院与
英国埃塞克斯大学开展“2+2”、
台湾辅仁大学开展“3+1+1”联合培养。
根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建设有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和产品设计(旅游产品方向)4个综合实验室,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设备及专业软件总投入430余万元。具体有:旅游规划与信息化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旅游资源调查实验室、旅游环境监测实验室、动植物标本馆、会展综合实训室、会展场馆实训室、会展策划实训室、酒店信息化管理实验室、酒店管理案例分析室、茶艺插花与调酒实训室等14个实验(实训)分室。
学术研究
科研成果
2010年至2019年10月,申报成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3项,部省级项目54项,在TM、旅游学刊等期刊中发表收录论文120篇,发明专利8项,主(参)编专著近30部,2个项目成果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个项目成果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3名教师(个人)分获省级二等奖、三等奖。承担旅游规划设计、旅游策划、旅游扶贫、森林公园规划、林业调查规划等横向合作科研项目和技术服务项目91项,经费1800多万元。
科研平台
根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旅游学院拥有生态旅游研究中心、大小凉山彝区旅游扶贫促进中心等科研平台。
四川省旅游局“生态旅游研究基地”(1个):生态旅游研究中心
文化传统
尚旅尚学,至善至远
“尚旅尚学”,寓意旅游学院师生在育人、求知的道路上,弘扬“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发扬“紧密团结,顾全大局,无私无畏,积极工作”的旅游学院传统,热爱专业,热爱学院,崇尚旅游,助力旅游及现代农业的发展;注重学习,崇尚学术,追求真知,推动旅游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至善至远”,取词与“致远”近义的“至远”一词于院训中,寓意旅游学院师生坚持永恒展示学院“齐努力,做贡献,共发展”的团队风貌,笃仁笃行,学以至善,行以至善;志存高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在不断践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使命中,在不断拼搏奋斗的人生道路上,成就事业抱负,实现远大理想,体现旅游学院师生“知旅、爱旅、育人、兴旅”的高尚情怀和特色强院的不懈追求。
现任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