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即《
易经》,《
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
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
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
卦辞、
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
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
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
十翼》》,相传为
孔子所撰。《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
西周初年至
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
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
南陔、
白华、华黍、由康、崇伍、
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
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
孟子、
荀子、
墨子、
庄子、
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
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诗经》内容丰富,题材涵盖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
庄子》又名《
南华经》,是道家经文,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到了
汉代以后,便尊之为《南华经》,且封
庄子为南华真人。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哲学、艺术、美学与人生观、政治观等等。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学意境,文笔
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庄子之语看似夸言万里,想象漫无边际,然皆有根基,重于史料议理。
鲁迅先生说:“其文则
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被誉为“钳揵九流,括囊百氏”。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并且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
刘向乃编辑成集。东汉王逸作章句。原收战国楚人
屈原、
宋玉及汉代
淮南小山、
东方朔、
王褒、刘向等人辞赋共十六篇。后
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以其运用楚地(注:即今湖南、湖北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