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绒藏戏
四川省金川县传统戏
嘉绒藏戏,唐天宝十四年(755年),蕃夏尔嘉莫查洼绒祁侵部落(今四川省金川县境内)第二十五代首领克窝崩尔甲与著名法师赞巴兰卡为举行部落宫殿“列维坡让伊哲”(今勒乌土司官寨)和“雍忠拉顶林”(今广法寺)的落成庆典,特从部落的色康庙和嘎尔安寨中挑选了雍仲、年尔甲、兰卡初等数名能歌善舞的僧侣艺人组建“嘉绒促侵陆嘎尔巴”(藏戏戏班):戏班在民间歌舞、滩戏的基础上,根据当地流传的历史故事和藏历年的传统礼仪创编了《郭董特青》戏目,并于当年在部落举行的“斯格任青波”供施法会和宫殿落成的竣工庆典上演出。
唐永贞元年(805年),嘉绒藏戏得到著名语言、文学、编译大师毗恭遮那的传播推广,在原有促侵戏班的基础上又发展了绰斯甲(今金川县周山)、赞拉、汪日(今小金县境内)等戏班,新创作出《曲斯古赞里》、《阿祁来》等剧目,并开始向嘉绒十八部落流传。明天顺二年(1459年),甲卡(今理县境内)戏班排演了《阿晶在阿太尼查阿》。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党坝(今马尔康县境内)戏班著名戏师让索·格菇编创的《老夫与少妇》剧目传播至整个嘉绒藏区。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松岗(今马尔康县境内)戏班根据佛经故事编排厂《泽让兰支并(六长寿)》,并由苍旺扎尔甲等人修建了“斯布拉让”戏场。乾隆二十年,梭磨(今马尔康县境内)戏班根据《米拉日巴传》创编了《祁骁娃贡波多吉》,后由第九代土妇若马初献给拉卜楞寺活佛旦白卓米,进而传播安多地区。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阿桂将金川促侵戏班中的部分艺童带到北京,在太和殿和保和殿为朝廷演出。乾隆皇帝曾在题为《四月八日会紫光阁凯宴成功诸将士》一诗的类注中写道:“阿桂等所俘番童,有习锅庄及斯甲鲁者,即番中滩戏也。”《清史稿》(中华书局出版)则将金川艺童表演的藏戏称为“番子乐”。嘉绒藏戏演出之前,先在戏场正中挂一幅墨尔多山神的唐卡,再由几名艺僧戏师念诵吉祥经和烧香、奏乐,鸣枪后由一位戴“阿扎侥”面具的吉祥老人(全剧主持者)美言一番,宣布开演,扮演雄狮、猛虎、野牛和丑角者陆续登场,其主要内容是缅怀先祖英雄豪杰,赞美家乡锦绣山河;整戏内容多为英雄降服妖魔、光明战胜邪恶,或以佛经故事劝人行善积德,或反映生产、生活习俗;尾戏的内容一般为祝愿天下太乎、五谷丰登、人畜兴旺、万事如意,并谢幕向观众致意。嘉绒藏戏的表演类似旦、净、丑角色行当,是以习惯人物身份扮演角色,多为男扮女装。表演的步态主要取材于当地民间的各类舞蹈和宗教神舞,其步法有缓步、欢步、平步之分。服饰按人物身份区分,但剧中的主角与动物则需戴面具。武打设计主要取材于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其器械有弓、剑、刀、矛、盾、棍、枪等,表演技法有“九持”、“六功”、“七情六欲”等。唱腔根据当地山歌、民谣、说唱曲艺和宗教诵经等编排,其正面人物的唱腔清脆明亮,反面人物的唱腔浑厚粗哑,群体配角的帮腔委婉圆润。调式多为F、G、C、D调,板式多为散板。乐曲分为开场曲、间隙曲、气氛音乐、鼓钹经等,其中鼓钹贯串全剧。伴奏乐器由藏族民间的打击乐、吹管乐和弦索乐组成,并糅合了宗教法器的蟒筒号、蒙古族的长号以及汉族的“三当七”(组锣)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2 13:00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