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伴嫁歌,主要流传于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嘉禾伴嫁歌起源于湖南嘉禾境内,李天富等《走进嘉禾伴嫁歌堂》一文根据民间传说,楚义帝熊心的女儿楚玉帮助嘉禾逃婚女陈线云一事,认为那是“伴嫁歌”的雏形。传说楚怀王的孙子义帝熊心的女儿楚玉偶遇嘉禾逃婚女陈线云,在了解陈线云的不幸婚姻后,在其出嫁的前一天晚上,领着一群仙女从天而降,来到陈家。当晚,陈线云和公主楚玉一唱一和,连唱了数百首当地流传的“哭嫁歌”。众仙女踏着节拍,边歌边舞,不时还与线云、公主相互对唱。直到天亮时分,楚玉才率众仙女踏着彩云而去。从此,唱伴嫁歌、跳伴嫁舞的习俗在嘉禾沿袭下来。
基本特征
演唱程序
第一晚叫“伴小嫁”(贫困人家唱一晚)。连续唱三个晚上算是大排场,叫“伴大嫁”,整个伴嫁分八层内容。“伴小嫁”当日晚饭后开始,先由四个伴娘布置好歌堂,随即众伴嫁姑娘依次入坐,然后由歌头起唱《安席歌》,然后唱《耍歌》,接着唱《射歌》。而后唱叙事歌《长歌》,长歌之后便跳《伴嫁舞》,此时黎明将至,郎家花轿将临,众姐妹分离,新娘出来唱《哭嫁歌》,新娘上轿后,女伴们即唱《送姐》惜别歌,相送到友亲亭,歌声便止。婚后三日新郎携新娘拜回门,女家姑嫂姐妹采用《徒歌》恭维和戏谑新郎,至此整个伴嫁程序圆满结束。
结构特征
1.嘉禾伴嫁歌的长歌及其结构:长歌由于其起歌词部分较长,平均为100多句,一般由老歌手演唱。其曲式结构悠长,节奏感不是较明显,舒缓地将曲艺展示出来,因此只有艺术功底较强的人,才能完美地驾驭长歌。
2.嘉禾伴嫁歌的耍歌及其结构:耍歌在嘉禾伴嫁歌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作品量占到嘉禾伴嫁歌总集的70%。耍歌曲调短小,适合咏唱,节奏十分鲜明,有明显的特征。耍歌的句式结构短小,表达手法精悍。一般情况下,耍歌是4句1首,也有3~6句1首的。
3.嘉禾伴嫁歌的哭嫁歌及其结构:哭嫁歌是以哭为唱的核心,用哭的形式来表达曲目中的思想情感。哭嫁歌的结构不容易把握,它是随着哭声大小的变化而变化的。它的哭声与曲词是即兴发挥的,充分体现了即哭即编和即编即唱的艺术特点,已有17首哭嫁歌列入嘉禾伴嫁歌总集。
4.嘉禾伴嫁歌的徒歌及其结构:徒歌的表现内容以戏弄新郎为主,通过讲述如何戏弄新郎的故事,表达了新婚少女对爱情的期待。徒歌的结构简单,句式并不复杂。它分为前4句和后4句。前4句是约定俗成,而后4句不做过多要求,可以即兴填词。已被收集和整理的徒歌有20余首。
5.嘉禾伴嫁歌的伴嫁舞及其结构:伴嫁舞是一种以耍歌为音乐背景的舞蹈。伴嫁舞的结构没有固定性,它是人们随意随心自由编创的舞蹈动作,通过与耍歌音乐结合,将各种思想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调式特征
1.长歌:长歌的调式注重舒缓,没有过长的语气谐音。由于其歌词过长,需要顿挫结合的调式。长歌调式艺术明显,它利用正确的节奏以及犀利的声谱,将曲调内在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充分表现了委婉、深沉的艺术特色。
2.耍歌:耍歌与长歌不同,其歌词、句式短小精悍,所以只能用较短的音阶来谱曲。在调式上,耍歌具有不断变化的音节特征,通过结合相应的音型,将重复、引申、变化等特征展示得淋漓尽致。
3.哭嫁歌:哭嫁歌是即兴发挥的歌曲,主要以哭为主,唱为辅。它的声音调式有高有低。例如,在表达极度愤恨、愤怒的情绪时,需要用撕心裂肺的哭声,体现心中的痛苦;在表达哀愁时,哭声要铿锵有力,绝不低沉;在表达埋怨、惜别的情感时,哭声要适度,不能过于高亢,也不能过于低沉。
4.徒歌:徒歌的调式是欢快自由的,它在嘉禾伴嫁歌中是以喜庆为主的曲目。它的调式体现了“移宫换调”和“清角为宫”两大艺术手法。在高潮时,它的调式高昂激进,在低谷时,它的调式平缓自如,通过相应的音节,展示了人们的喜悦之情。
5.伴嫁舞:伴嫁舞的调式特征是以耍歌为依托的。在热烈欢快的氛围里,伴嫁舞体现的是人们对美好婚姻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
代表作品
嘉禾伴嫁歌的代表作品有《半升绿豆》《娘喊女回》《蛾眉豆》《日头出来晒杨家》《孟姜女》《梁祝歌》《抗日歌》《把盏舞》《香火舞》《美酒舞》《推磨舞》《挑水舞》《划船舞》《娘喊女回舞》《走火舞》《青布罗裙白布头》《十八满姑三岁郎》等。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艺术价值
嘉禾伴嫁歌是以歌表情的一种惜别活动,其内容、题材丰富多样,反映出人类女性内心的思想感情,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从音乐表现形式上看,它的曲调淳朴简炼,优美动人,节奏性较强,在调式上多运用羽调式,节拍节奏上变化多样,衬词的搭配润腔更是灵活婉转,别具地方特色。
历史价值
嘉禾县为典型的古代南方汉民族的伴嫁习俗婚姻状况,而流传的嘉禾伴嫁歌,提供了以直观的活态形式认知历史的条件,呈现了一幕鲜活生动的古人婚嫁场景,重现了一部古近代社会群体的生活历史,它本身也成为南方汉族民俗历史、艺术历史的一部分。
文化价值
嘉禾伴嫁歌在千百年儒家“礼”的学说规范下,形成了一种特定的文化模式。
1.婚礼文化模式:主要特征即男女双方家族必尊礼而行,包括礼仪的复杂、程序的严格、长幼的分工等。
2.特定的女性文化形态:全部活动由女子主持、女子参加。反映出近代社会男女不平等的文化特质,在那种“男入学堂,女进歌堂”的文化环境年代里,女性只能自幼在属于自己的文化空间——歌堂中,接受“三从四德”的礼仪教化与各类文化知识的传授。
3.女性文化智慧:在“礼”的赏识下,展露了女性文化智慧,创作的自由、形式内容的丰富,无不反映着女性的思维与审美方式。
4.平民文化观念:在“礼”的包容下,树立了平民文化观念,无论何种政治、经济、教育、民族背景的人家都能运用、享受这一文化权利资源,哪怕经济条件再差也要“伴小嫁”唱一晚。
5.文化传统:在“礼”的强调下,形成了“男唱山歌,女唱伴嫁”的文化传统。许多女孩子3—5岁起就开始学唱伴嫁歌。
精神价值
伴嫁歌是嘉禾劳动妇女用歌舞的方式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它在教育和陶冶人的思想、道德、情操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传承状况
嘉禾伴嫁歌线下传承形式比较单一,且传承效果不佳,这就反映出了相关部门对伴嫁歌传承的宏观调控不够、力度有待加强。长时间发展以来,嘉禾伴嫁歌大多是以群体性传承为核心,忽视了个体传承性。和个体传承比较,群体性传承在人员召集和条件提供等方面有较多不方便之处,继而传承效果不佳。在部分群体性传承中,由于未能掌握好适度性,会导致嘉禾伴嫁歌表演商业化,从而造成其本真特色扭曲和文化底蕴丢失等。除了人际口耳相传,伴嫁歌对大众传播媒介利用不足。针对嘉禾伴嫁歌的专门网站却较少,一些网页虽有介绍,但是并不集中,比较杂乱,与此同时内容更新缓慢。部分流动的社会组织尽管发挥出了宣传推广作用,但是大多限制在嘉禾县城,未辐射到县境内大部分农村,整体影响力较小,缺乏号召力。纸媒传承基本上停滞不前,有关书籍少之又少,书籍编订缓慢。伴嫁歌面临着传承危机。
传承人物
郭求知,1936年出生,湘潭韶山人,嘉禾伴嫁歌的开拓者、传承人。在郭求知翻印的由中国音乐研究所编的《湖南音乐普查报告》一书中,收录了她第一手记录的嘉禾民歌中的7首长歌。
保护措施
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先后有四次大的采风编纂活动,即1952年冬、1958年“大跃进”前期、1952年冬、1958年“大跃进”前期、1977年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编纂时期、1978年“嘉禾民歌演唱会”时期。
1956年,较早整理出版了歌曲《嘉禾民歌选》,其中也包括部分伴嫁歌。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编纂时期,也收集了不少伴嫁歌歌词。
1986年,汇编伴嫁歌《打起锣鼓闹起台》《半升绿豆》等301首,编辑出版《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湖南卷)嘉禾县资料本》一书。
1989年,郴州地区出版了中国民间歌谣集成湖南卷《郴州地区分卷》,分上下两册,上册为《嘉禾伴嫁哭嫁歌》。
2003年,嘉禾县举办了以民歌为主的首届文化艺术节。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专业音乐院校把嘉禾民歌(即伴嫁歌)作为教材。在《芙蓉镇》《山道弯弯》《梦牵故乡》《乡镇锣鼓》等影片中,均采用了原汁原味的嘉禾民歌。《中国歌谣集成》《中国民歌集成》《中国曲艺志》等书刊,均收入了大量的嘉禾民歌。
2021年5月24日,湖南省郴州市
嘉禾县申报的嘉禾伴嫁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嘉禾伴嫁歌”项目保护单位嘉禾县文化馆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2004年,嘉禾伴嫁歌以专题片的形式在中文国际频道播出,逐步走向世界。
2023年6月19日22时,嘉禾伴嫁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登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走遍中国》栏目。
2024年2月24日,嘉禾伴嫁歌在吉林卫视综艺节目《高手在民间》非遗匠心季播出。节目中,嘉禾县市级非遗传承人张曼玉带领4位伴嫁歌传唱人组成了嘉禾伴嫁团,登台演绎了《喜歌堂》《一对白鹤冲天飞》等传统伴嫁歌舞以及创新填词版伴嫁歌舞《团团圆圆唱起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