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怒哀乐,
汉语成语,拼音:xǐ nù āi lè,泛指人的各种不同的感情。出自《礼记·中庸》。
【
三国 魏】
嵇康《
声无哀乐论》:夫喜怒哀乐,爱憎惭惧,凡此八者,生民所以接物传情。
【
唐】
元稹 《
论教本书》:“脱或万代之后,有若 周成王 中才者,而又生于深宫
优笑之间,无 周 邵 保助之教,则将不能知喜怒哀乐之所自矣,况稼穑之艰难乎?”
【
清】
陈忱《
水浒后传》第三十一回:虽是海外之邦,不过言语不同,衣服有异,那喜怒哀乐的人情,原是一样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一回:喜怒哀乐未发之时,便是个性;喜怒哀乐已发,便是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