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山鵟
鹰科鵟属鸟类
喜山鵟(学名:Buteo refectus):是鹰科、鵟属鸟类,曾经是欧亚鵟亚种之一,属中型猛禽。体长45-53厘米。整体棕色,胸部有斑点图案,腿上部和肘部有深色覆羽。上体主要为暗褐色,下体主要为暗褐色或淡褐色,具深棕色横斑或纵纹,尾淡灰褐色,具多道暗色横斑。飞翔时两翼宽阔,初级飞羽基部有明显的白斑,翼下白色,仅翼尖、翼角和飞羽外缘黑色(淡色型)或全为黑褐色(暗色形),尾散开呈扇形。翱翔时两翅微向上举成浅‘V’字形。
物种学史
喜山鵟学名是(Buteo refectus),曾经包含在欧亚鵟(Buteo buteo)中,2014年从欧亚鵟中划分出来,成为独立物种。
形态特征
喜山鵟为中型猛禽,体长45-53厘米,翼展112-118厘米。体重575-1073克。上体深红褐色;脸侧皮黄具近红色细纹,栗色的虹膜黄色至褐色;鸟喙灰色,端黑,蜡膜黄色;脚黄色。
喜山鵟是一种“典型”的大秃鹰,整体棕色,胸部有斑点图案,腿上部和肘部有深色覆羽。幼鸟尾巴上的条纹更细,后缘更苍白。与极为相似的高地和东部鵟相比;体型比例要小一些,同时腿部长覆羽的颜色略深一些,后缘比东部鵟更突出。
栖息环境
繁殖期间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和林缘地带,从400米山脚阔叶林到2000米的混交林和针叶林地带均有分布,有时甚至出现于海拔2500米以上的山顶苔原带上空,秋冬季节则多出现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
生活习性
常见在开阔平原、荒漠、旷野、开垦的耕作区、林缘草地和村庄上空盘旋翱翔。多单独活动,有时亦见2-4只在天空盘旋。活动主要在白天。性机警,视觉敏锐。善飞翔,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空中盘旋滑翔,宽阔的两翅左右伸开,并稍向上抬起成浅‘V’字形,短而圆的尾成‘扇’形展开,姿态极为优美。叫声为响亮的咪叫声peeioo。
以森林鼠类为食,除啮齿类外,也吃蛙、蜥蜴、蛇、野兔、小鸟和大型昆虫等动物性食物,有时亦到村庄捕食鸡等家禽。捕食方式主要通过在空中盘旋飞翔,通过锐利的眼睛观察和寻觅,一旦发现地面猎物,突然快速俯冲而下,用利爪抓捕。此外也栖息于树枝或电线杆上等高处等待猎物,当猎物出现于眼前时才突袭捕猎。
分布范围
原产地:中国、印度、尼泊尔和巴基斯坦;非繁殖地:不丹。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通常营巢于林缘或森林中高大的树上,尤喜针叶树。通常置巢于树冠上部近主干的枝桠上,距地高7-15米。也有营巢于悬岩上的,有时也侵占乌鸦巢。巢结构较简单,主要由枯树枝堆集而成,内垫有松针及细枝条和枯叶,有时也垫有羽毛和兽毛。巢的大小为外径60-90厘米,内径20-30厘米,高40-60厘米,深10厘米。5-6月产卵,每窝产卵2-3枚,偶尔也有多至6枚和少至1枚的,卵为青白色、被有栗褐色和紫褐色斑点和斑纹,大小为50-61毫米×41-48毫米。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以雌鸟为主,孵化期约28天。雏鸟晚成性,孵出后由雌雄亲鸟共同喂养,经过40-45天的巢期生活后,雏鸟即能飞翔和离巢。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种群现状
该物种的分布范围非常大,因此不会接近范围大小标准下的易危阈值(发生范围<20,000平方公里,结合范围大小、栖息地范围的质量、种群大小、少量位置或严重碎片化)。物种数量趋势未知,但据信数量减少的速度不足以迅速接近数量趋势标准下的阈值(十年或三代减少30%以上)。种群规模尚未量化,但据信未接近种群规模标准下的脆弱阈值(<10,000个成熟个体,截止2020年,估计在十年或三代内持续下降>10%,或具有特定的物种数量结构)。
鉴于最2015年后的分类分裂,全球种群规模未知。趋势论证:由于栖息地改造对物种数量规模影响的不确定性,很难确定数量趋势。
发现记录
2023年1月,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在日常巡护监测中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喜山鵟。
参考资料
Buteo refectus.The IUCN Red List.2021-02-01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 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官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0 14:40
目录
概述
物种学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