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骨花灯又称仙居皤滩花灯,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之一。起源于唐朝,据当地宗氏堂薄记载,明朝万历年间,皤滩民间就有盛大的闹花灯活动。唐太宗李世民曾下诏每年进贡仙居“皤滩花灯”十对,曰:“十全十美”。唐之后的宋、元、明、清(至同治)各以十对花灯为数进贡皇上。仙居皤滩花灯造型别致,工艺独特,制作精美,小巧玲珑,古朴典雅。更奇的是,灯身没有骨架,全由用绣花针刺成各种花纹图案的纸片粘贴而成,且轻巧能飞。
“
仙居皤滩花灯”起源于唐朝,据当地宗氏堂薄记载,明朝万历年间,皤滩民间就有盛大的闹花灯活动。当时人们把花灯称为“唐灯”,也有人叫它“神灯”。此灯造型别致,工艺独特,制作精美,小巧玲珑,古朴典雅。更奇的是,灯身没有骨架,全由用绣花针剌成各种花纹图案的纸片粘贴而成,且轻巧能飞。民国时期有一对“仙居皤滩花灯”在杭州展出时,外宾看后,赞不绝口。由于这种花灯没有骨架,全灯由十几片(最多的五十八片),刺有各种花纹图案的纸片粘贴而成。所以,外宾又称它为“神奇的无骨花灯”。民间制作这种花灯的工艺也比较复杂,要经过绘图、粘贴、烫纸、剪样、装订、凿花、拷背、刺绣、竖灯、装饰等十道主要工序。 96年10月份获“96中国民间艺术作品展览会”国际金奖。同年12月份又荣获“96澳门第四届国际艺术品博览会”金奖。97年12月份浙江省电视台在“文化时空”里,专题播放了“浙江一绝、皤滩花灯”。这种古花灯的式样现已发展到20多种。
在仙居无骨花灯
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中,王汝兰年纪最大,2015年79岁了。王汝兰30多岁学做花灯,钻研图案。2004年,杭州宋城召开全国绝艺大赛,王汝兰拿了个金奖。2006年,王汝兰回到皤滩,她带了许多徒弟。
在皤滩古街,还有一位老艺人叫李湘满,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1984年,他见民间手艺针刺无骨花灯零散,便成立了针刺无骨花灯协会,后来又促成建立仙居针刺无骨花灯博物馆,就设在皤滩古街上。
仙居县皤滩乡中心学校将针刺无骨花灯文化挖掘出来,编写了《古街古灯》校本教材,配有专门的针刺无骨花灯教师。2009年,仙居职业中专也开设了针刺无骨花灯选修课程,授课老师陈建伟还专门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向王汝兰学习制作花灯。
在新时代,花灯的传承也与创新结合,2017年“百科校园”官方微博发起了一场主题为非遗百科的网络直播,直播中介绍了仙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针刺无骨花灯的制作工艺。在研究所的花灯制作室,县级无骨花灯继承人刘红娟在直播中热情地为全国观众讲解了花灯的历史和制作工艺,并现场展示了绘画、剪样、凿花、刺绣等几道工序。“学习无骨花灯是需要耐心、细心的,制作花灯步骤多,手艺精细,沉不下心来是学不好的。”刘红娟说,“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传统文化,并且愿意走进、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本次活动全权由
仙居城峰中学高三学生张钰漾操办。作为百度百科校园大使,他说:“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为非遗的保护做点事情。”当提到举办这次活动的初衷时,张钰漾说,“我们年轻人有责任去传承祖辈留下来的的宝贵财富,把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出去,让更多人知道!”非遗的保护离不开更多年轻人的参与。
仙居针刺无骨花灯自挖掘与公众亮相以来,先后多次获奖、与外界交流,近年深度挖掘出27个传统品种、52个分支品种,造型小巧、美观。1996年,仙居针刺无骨花灯荣获“中国民间艺术作品金奖”、“澳门第四届国际艺术博览会金奖”。2000年,仙居县被文化部命名为“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针刺无骨花灯)”。
2006年3月,仙居针刺无骨花灯被
中国艺术研究院收藏,6月被批准为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作品龙凤灯被国家邮政总局入选为“中国灯彩”特种邮票。2011年、2012年元宵期间,仙居针刺无骨花灯赴美国展出,2014年2月赴宝岛台湾参加元宵灯展。2014年8月,仙居针刺无骨花灯荣获由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评审的“2014世界杰出手工艺品徽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