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古称恒水、呕夷、滱水、唐水等,《大清一统志》载:因流经唐县后水流增大,而得名。
海河流域
大清河上源或支流。发源于
山西省浑源县南部的
翠屏山,历史上称唐河为大清河的正源。经山西省
灵丘县,
河北省保定市的
涞源县、
唐县、
顺平县、
定州市、
望都县、
清苑县、
安新县,在安新境内汇入北方内陆名湖
白洋淀,后入大清河。全长273公里,流域面积4990平方公里。
干流概况
唐河干流,发源于
山西省浑源县南部的
翠屏山,流经山西省
灵丘县,出
太行山入河北省
保定市的
涞源县、
唐县、
顺平县,以下河段历史上河道几经自然及人工变迁,1966年人工开辟新河道,唐河及其支流在唐县通天河、三会河、逆流河诸水汇集于
西大洋水库,出西大洋水库后东流经
定州市、
望都县、经
清苑县、
安新县,在安新境内汇入北方内陆名湖
白洋淀。全长273公里,流域面积4990平方公里(一说全长333公里,流域面积8390平方公里),其中西大洋水库控制面积4420平方公里。
在山西省境内,源于浑源县境内的翠屏山枪风岭东北7.5公里的东水沟,有大小支流43条。由浑源县王庄堡进入灵丘县境内,西东走向横贯灵丘盆地,从门头峪折向东南经红石塄乡下北泉村进入河北省涞源县境内。该河灵丘县境内干流流经东河南、唐之洼、城关、高家庄、落水河、红石塄6个乡镇,境内河长58公里。包括6条支流,境内流域面积2071平方公里。河宽50—200米。
在唐县境内,唐河是流经境内的主要河流,为常年性河流。向东南经倒马关、洪城、二道河流入顺平县境,曲折而南经神南村南复入唐县境。再由东折而西南经唐梅、白合、明伏、东庄湾,汇入通天河水,汇集于西大洋水库。流经唐县境内长109千米。西大洋水库以上96公里。汇集上游51条大小支流汇积于
西大洋水库。
水文特征
唐河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520毫米,西大洋水库多年平均径流量6.94亿立方米,最大年径流量为1956年的14.7亿立方米,1963年8月洪水最大洪峰流量7940立方米每秒,洪水总量达902亿立方米。
据山西省灵丘县水文资料,唐河多年平均天然经流量为1.16亿立方米/年,河水基流量为2.41立方米/秒。在河北唐县,水量加大,河床逐渐加宽到100—400米。常年流量12立方米每秒,最大流量1620立方米每秒。
主要支流
山西灵丘县境内
赵北河,源于县境西北部王成庄寒风岭、西山沟和广灵县海子。有大小支流11条,上游源头有岭底、西山沟、漫山三条支流。河长38公里,河宽50—90米,流域面积310.8平方公里,河道纵坡24.6%。清水流量为0.23立方米/秒。该河流经王成庄、赵北、东河南3个乡镇,上游在王成庄乡养家会村下潜入地下,于东河南镇古树村、燕家湾村一带与唐河汇合。
华山河,源于县境北部史庄乡窑沟、北水泉一带,流经史庄、城关两个乡镇,全长27公里,有大小支流15条,流域面积136平方公里,河道纵坡24%,清水流量0.25立方米/秒。在史庄乡韩坪村下变为渗潜流,于城关镇白房南一公里处汇入唐河。春、夏、秋三季可用于灌溉,上游有小水库一座。
大东河,源于县境东北部石家田乡西山、温北堡、温东堡及柳科的塔地一带。流经石家田、柳科、落水河3个乡,于落水河乡南庄村汇入唐河。有大小支流9条,全长32.8公里,河宽60—100米,流域面积27.86平方公里,河道纵坡21.3%,清水流量0.17立方米/秒。属季节河,可引洪灌溉。
塌涧河,源于石家田乡义泉岭、太那水、马头关一带,有支流两条,流经石家田、城关、落水河3个乡镇,全长21公里,于落水河乡北水芦村汇入唐河。流域面积66.9平方公里,河道纵坡19.2%。属时令河。
招柏河,源于县境东部招柏乡西、腰站北沟及云彩岭沟,南北走向纵贯招柏乡全境。于红石塄乡下北泉村西汇入唐河。全长23.3公里,流域面积125.9平方公里,河宽50—100米,河道纵坡34.3%,是境内最大的时令河。
上寨河,源于县境南部上寨镇庄子沟、串岭、石矾及狼牙沟乡狼牙沟一带,大小支流17条,流经上寨、狼牙沟、红石塄3个乡镇,于红石塄乡马头关汇入唐河,全长33.7公里,流域面积193.5平方公里。河宽50-10米,河道纵坡8.9%,清水流量0.29立方米/秒,比较稳定。
河北境内
雹水西北部为
西大洋水库,除唐河入水库外,另有通天河(民国改名,古恒水)、三会河(长星沟)、逆流河等主要河流注入。
通天河,发源于
大茂山东麓,海拔1792米,全长54.9公里。历经岳岭口(今称大岭口)、北岳行宫、石门、担(旦)里、和家庄、军城镇、娘子神,在贤(献)表,从柏岩山西入
曲阳县界,经灵山镇国际友人何明清故居宋家庄、定窑遗址、聚龙洞,从横河口出曲阳。在十八渡入
唐县,与三会河(长星沟)会合,至东庄(张)湾入唐河。该河在古代曾是军事重地,也是祭祀北岳恒山的路线之一。
三会河,发源于大茂山东南曲阳、唐县、阜平交界处的青山村北三角界山,河源海拔853米,全长33.5公里。河有三源,一在三角界山(青山村北),一在红冈西北分水岭,一在下阁尔。三水在葫芦汪村会合,历经野北、聚龙洞西、灵山镇,在南镇与通天河相会,出曲阳县,由唐县十八渡入西大洋水库。
逆流河,因从东向西流,俗称倒流河。发源于唐县城北东杨庄西偏北粟山(中山城)东部,流经北城子村东,北店头村南,向西北经南张各庄村,在明伏村南入唐河,全长22公里。明伏村石窟寺在唐河南岸,依山凿壁而成,俗称千佛洞,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清水河,古称悬水,俗名北岭子沟。该水源于涞源县白石山南麓,海拔1573米,全长42公里。历经涞源银坊,过玉皇沟入唐县,历周家堡等村,在花塔村西南入唐河。
河道变迁
唐河从
西大洋水库出山后,河道屡经迁徙。唐河自清嘉庆六年(1801)改道后,旧道成支流,新道为主流。新道通过今京广铁路后东南流,在清风店、定州城之间东流,经
望都县南境至
清苑县顾家营,经大李各庄、东西王力、罗家营、温仁、王盘,屈曲东北流,经草桥、耿家桥,在涝淀入
安新县境,经沈家坯,在老河头会府河,以下入淀。清道光五年(1825),由罗家营北、张登北入阳城河,东北流至营头、草桥。同治九年(1870),自罗家营改道向东南流,由张登南经良寨、王盘趋大庄镇。民国期间,唐河主流在北和庄村东、南王庄村西、全昆村东、东闾村西、营头村东、耿家桥以西。唐河在清苑境时而右滚,时而左移,屡分屡合,变动频繁。原阳城河(清水河)入唐河,先在张登村北,后在耿家桥。由于白洋淀水顶托,泥沙逐年淤塞,洪水面积扩散。温仁以下,白洋淀以上,四门堤以西,一片汪洋。水深两米左右,即是“唐河泛区”,给清苑人民造成深重灾难。
1966年对唐河下口进行改道治理,将清水河纳入唐河,开辟了
唐河新道。废除了旧道。唐河新道首起
清苑区东石桥村东南、保沧公路大桥向东北,进入
安新县牛角村,经李良甫庄、北青、磁白至韩村南入羊角淀,河道全长17.4公里。
水利工程
河流治理
1972年,山西省灵丘县水利部门组织实施治理唐河的工程。设计坝高2.5米,水深2米,基础砌深2米,背水边坡1:1,迎水边坡1:0.25。此年7月县、乡(流经乡)成立了根治唐河指挥部,村成立了指挥组。6个乡镇农忙时出劳力30%,计2650人;农闲时出劳力80%,计7050人,至1973年4月共修石坝54210米。
河北省的唐河泛区无堤埝约束,河道变化无常,北流侵占清水河道,顶托清水河及府河洪水下泄,淹没大片良田。1946年夏,冀中行署工务局唐河办事处,修筑上起温仁,经北邓村至东闾长约12公里的唐河右堤。1960年修筑温仁以下唐河固槽,并筑两堤。1965年从东石桥改道入府河,从连环闸向东北,穿漕河堤入藻杂淀。1966年春,开辟
唐河新道,从清苑区东石桥村东南、保沧公路大桥向东北,穿四门堤,在
安新县同口村北入马棚淀。
唐河及其支流通天河、三会河、逆流河诸水汇集于西大洋水库。西大洋水库在唐县西雹水村北一公里处,控制唐河流域面积的88.7%,库容10.7亿立方米,保定市四大水库中仅次于
王快水库,对保定市的工农业生产、防洪、生活用水有重要作用。
河道治理
1960年上游建成西大洋水库,库容10.71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4420平方公里,同年在从清苑县温仁以下建了唐河固槽工程,河道从莲花闸开始向东北穿漕河堤入藻杂淀。为了解决藻杂淀各河泄水水畅的问题,1966年对唐河下口进行改道治理,将清水河纳入唐河,开辟了唐河新道,废除了旧道。唐河新道首起清苑区东石桥村东南、保沧公路大桥向东北,进入安新县牛角村,经李良甫庄、北青、磁白至韩村南入羊角淀,河道全长17.4公里,河底宽1000米左右。结合筑两岸堤另挖了两道深水河槽,南槽长1772公里,北槽长17.4公里,两槽底宽约30米至100米,中间滩地西宽东略窄约650米至1000米,设计过水能力2000立方米每秒。1973年至1974年综合治理白洋淀时按过流量4000立方米每秒校核加固了两岸堤防,防洪标准达到二十年一遇。
1975年治理白洋淀污染,沿唐河两堤修了南、北污水库,挤占了两个深水槽,由于南污库没启用,污库小堤和北污库仍挤占河道宽约200米。
水库工程
唐河水库,位于山西省灵丘县东河南镇韩淤地村西500米处,控制流域面积47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4419万立方米,原设计坝底高程1050米,最大坝高35.5米,河床以上坝高27.5米,坝顶高程1077.5米,总容量3000万立方米,灌溉控制7.05万亩(保灌率75%)。1971年9月动工,经两年施工已完成土坝建筑。1973年12月暂停。1977年经省委批准列为山西省水利基本建设项目。1978年1月灵丘县委制定《唐河水库修改初步设计计划》,1979年4月又制定出《唐河水库修改初步设计》(补充部分),是年9月,经省委核定,定为缓建工程。唐河水库从开工到停建,总投工182万个,总投资769.54万元。
西大洋水库,位于河北省大清河南支唐河出口处唐县西雹水村北一公里处,控制唐河流域面积的88.7%,4420平方千米。水库是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发电、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大(1)型水库,总库容:11.092亿立方米。
灌溉工程
北跃渠1961年正式动工,1964年竣工。位于唐河两岸,西起韩淤地村西,东至白家房。流经东河南、唐之洼、城关3个乡镇的17个村庄,全长28.72公里。干渠控制面积3.45万亩,有效面积3.51万亩。渠首建有拦清引洪工程,可以清洪两用。
北跃灌渠区位于灵丘县城西部,西起韩淤地,南临唐河,北接丁山山麓,总控面积44平方公里,水控耕地面积3.4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52万亩。因主要水源来自唐河的清洪水和赵北河的洪水,所以属清、洪水两用灌区。全灌区共有26个受益单位。农田灌溉包括东河南镇、城关镇、唐之洼乡辖的26个自然村,县办农技学校、镇办农场各1个,工业用水方面主要是灵丘县化肥厂。灌区干渠北跃渠1958年开始修建,1964年列人国家计划,开通设计流量20米3/秒的总干渠道8公里(韩淤地村至东窖村),与原东胜渠汇合修建干渠建筑物21座。到1985年建成干、支、斗、农四级渠道447条,长241.7公里,已防渗10.81公里。截止1984年底,国家投资193.65万元。同年修成总干渠浆砌石防渗50米,沉沙池一座,水工建筑物五处,新修防渗渠100米,人行桥一座。改善灌溉面积0.5万亩,共完成建筑工程74处。1985年完成南干清水渠10.1公里,防渗9.1公里;配套建筑物33座,通讯线路10公里,闸房一处,农田水利配套工程6处。完成南干洪水渠跌水五座,防渗3公里,建筑工程11项,改善灌溉面积1.24万亩。1989年已配套机井35眼,机电灌站两个,装机2台1179千瓦,固定渠道长度177.5公里,已防渗15.7公里。量水设施21处,渠道建筑物184处。北跃渠道有效灌溉面积达2.86万亩,其中园田化面积0.78万亩。
补水记录
2023年2月28日
河北省水利厅印发《河北省2023年主要河湖生态补水实施方案》,调度安排
西大洋水库向唐河补水0.2亿立方米,补水时间2023年3月1日~6月30日和10月1日~12月31日;
南水北调中线通过唐河退水闸相机向唐河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