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史论
200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唐宋词史论》是2000年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兆鹏。本书是作者运用“代群分期”理论和方法,讲述了关于宋词流变的过程。
内容简介
王兆鹏“流变论”的精髓,20世纪以来,学者们对宋词分期提出的意见都没有遵循最基本的历史原则,没有完全顾及作家的时代先后,词史的发展有时被割裂、颠倒,难以完整地把握词人个体和群体的心态、词境、词风的变化。而著者认为,“历史活动的中心是活动的主体——人,文学历史活动的中心自然是创作主体——作家。”从这一认知出发,著者主张宋词分期应以作家群体为中心,以词人的生活年代、创作年代为依据,将同一年龄组(同一世代)、生活和创作又基本同时的词人划分为一个代群。以此为准,则两宋三百余年的词史,先后共出现过六代词人群体,宋词的发展也相应地经历了六个阶段。王兆鹏这一崭新的“代群分期论”,跳出了近世研究者因用一元的、单向的思维方式去考察多元、多维的古代词史而陷入的历史误区。
此书上篇的第二个理论闪光点,是“定量分析”的成功试验。“定位论”一章,首先运用“数据统计”和“数据分析”对宋代词人历史地位进行了量化的、动态的考察。接下来,此章即用同一方法探测宋词繁荣昌盛的“量化”标志,从“词作倍增”、“词调大备”、“名家辈出”、“名作如林”四个方面来证实和描绘了宋词作为“一代之文学”的繁荣昌盛面貌。再次,此章又用定量分析考察“名词”与“和词”的关系,证实了名家名作在文学史上有相当的地位和影响。
此书上篇的第三个理论闪光点,是著名的“范式论”。著者就借鉴过西方科学哲学家和文艺批评家的“范式”理论来进行词学批评与研究,将一部唐宋词史总结为“花间范式”、“东坡范式”和“清真范式”这三大抒情范式的产生、发展与更迭的历史。于今,此书特设专章对于在古典文学和词学中运用“范式批评”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层面的系统探讨,并以东坡词和易安词为示例,证实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和可操作性。可以看出,著者在范式批评上的理论思考正在深入和趋向成熟。
作者简介
王兆鹏,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1959年生于湖北鄂州。1982年于武汉师范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85年至1987年在湖北大学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师从曾昭岷教授学习唐宋文学。1987年赴南京师范大学师从唐圭璋先生研治词学,199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后回湖北大学任教。1992年破格晋升教授,1997年至1999年任湖北大学人文学院院长。2000年调至武汉大学任教。现为教育部高等学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韵文学会副会长、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湖北省古代文学学会会长、《宋代文学研究年鉴》主编。已出版《张元干年谱》(南京出版社1989)、《宋南渡词人群体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两宋词人年谱》(文津出版社1992)、《唐宋词史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全唐五代词》(合作。中华书局1999)等词学著作,发表学术论文100馀篇。其中《宋南渡词人群体研究》获夏承焘词学奖一等奖。曾先后主编《词学通讯》和《词学研究年鉴》。1995年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图书目录
上篇 史论
第一章 流变论
第一节 从代群分期看宋词的演变
第二节 从审美层次看唐宋词的流变
第二章 定位论
第一节 宋代词人历史地位和定量分析
第二节 宋词繁荣昌盛的“量化”标志
第三节 从“和词”看“名词”的地位
第四节 从比较看唐宋词的“通俗文学”特性
第三章 范式论
第一节 论东坡范式
第二节 从抒情范式看李清照词
第三节 宋代咏物词的三种范型
第四章 个性论
第一节 易安爱情词的特质
第二节 稼轩词的特质
下篇 考据
第五章 词籍考
第一节 《岳要望江南》考
第二节 《花草粹编》考
第三节 《天机馀锦》考
第四节 《乐府纪闻》考
第六章 词人考
第一节 王以宁生平事迹考
第二节 两宋十六家词人生卒年小考
附录
后记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25 15:28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